2025-03-26
郭美懿
近日天氣變化劇烈,忽冷忽熱天氣讓不少人感冒狂咳,近來便盛傳鎮咳神飲「無糖綠茶+半糖紅茶」溫溫喝3天,能緩解咳嗽,引發上萬網友討論,還有連鎖茶飲店順勢推出相關產品。不過這真有醫學上的根據嗎?中醫師解析「紅茶+綠茶」或許具有「寒溫並用」的潛在效果,但治療上有侷限性,另外坊間常見的檸檬水、蜂蜜水、陳皮水、枇杷膏等止咳偏方,其實都不如一杯「溫開水」有效。
閱讀更多
2025-03-24
郭美懿
3月山難頻傳,玉山、合歡山共有4名山友山難墜谷,遺體於3/23同日尋獲;而3/15也有17人登山團在攀爬奇萊山時,發生山難造成1人死亡。據消防署統計發現,自2021年起,山難事故連續3年創下新高,統計2024年至8月底為止,山難死亡人數就高達51人,創下22年來新高。發生事故年齡層以50歲到59歲的中高齡自組隊伍最多,其次則是60至69歲,專家呼籲,中高齡山友就算是爬「郊山」、「中級山」也應做好登山「風險管理」,包括自己當天的身體機能、天氣狀況、危險地形等。
閱讀更多
2025-03-20
郭美懿
冬、春之際適逢流感季節,加上日夜溫差大,許多民眾一不小心就出現呼吸道症狀,紛紛到診所、醫院報到。不過明明感冒都好了,為什麼還是咳不停?中醫師指出,咳嗽是身體的自我保護機制,當呼吸道的黏膜受到刺激時,身體會自動地引發咳嗽反應來將異物排除。不過若咳超過8周就屬「慢性咳嗽」,可能是肺部以外的臟腑功能失調而引起,應找出病因做適當的治療。
閱讀更多
2025-02-07
郭美懿
近期流感疫情升溫,統計第4週(1/19~1/25)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達16.2萬,創近10年同期最高,預估開工後1至2週還有上升趨勢。民眾搶打流感疫苗之餘,近日赴中醫門診希望增強免疫力的人數也增加,中醫師特別提供5招養生法,讓民眾在接受現代醫學治療的同時,也能夠輔以中醫調理,抵抗病毒入侵。
閱讀更多
2024-12-31
郭美懿
寒冷冬季,許多人都會進補養生,但其實常見的麻油、肉桂、乾薑並非適合每個人,若是沒吃對,可能造成反效果。一位43歲男子為了預防冬季感冒,晚上吃了2碗麻油麵線,沒想到隔天一早起床卻發現喉嚨「燒聲」發不出聲,還出現便秘現象。求助中醫才知道他屬於實熱體質,食用麻油會加重體內的燥熱火氣導致喉嚨失聲。經醫師開立除燥降心火的藥材如:梔子、蓮子等服用,2天後才恢復聲音。
閱讀更多
2024-10-18
蔡曉萱 整理
隨著年齡增長,不僅皮膚會出現鬆弛、關節變得不靈活,我們的嗓音也會悄然變化。亞東醫院耳鼻喉部語言治療師林峯全提醒,嗓音老化可能導致聲音沙啞、微弱,甚至失去原有音色,不僅影響日常溝通,還可能引發自卑、焦慮等負面情緒。然而,透過適當的保健措施,我們不但能延緩聲帶老化,還能改善嗓音品質。
閱讀更多
2024-10-17
郭美懿
進入秋天後,許多人常會覺得眼睛酸澀、眼屎多到黏在睫毛上,有些人甚至會出現紅目腫脹的問題,讓人好不困擾。中醫師指出,這是因「秋燥」引發的乾眼症,建議日常可以枸杞和菊花煮泡飲用,多食用富含維他命A、B和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胡蘿蔔、茼蒿、魚油和亞麻籽油等,有助於滋潤眼睛,減少乾澀感。
閱讀更多
2024-10-14
NOW健康
一名50多歲的男性,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已2年,近期出現呼吸喘、咳嗽、疲累等症狀,起初以為這些不適是因為關節炎所引起,儘管使用了類固醇和抗生素治療,但症狀仍未見改善。經過電腦斷層檢查,才發現出現間質性肺炎、肺部嚴重浸潤的情況,所幸發現得早,在透過抗肺纖維化藥物及搭配免疫製劑治療6個月後,症狀已大幅改善,原本出門得帶著製氧機,甚至坐輪椅,現在已經能夠自由活動,也順利重返工作崗位。
閱讀更多
2024-06-14
郭美懿整理
近來確診人數暴增,疾管署示警新冠(COVID-19)疫情再度捲土重來!這次新冠疫情流行期為Omicron變異株以來的第6波,預估高峰將落在8、9月。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周慶明則觀察到,近期快篩陽性率變高,而且與前5波流行期相較,這波新冠確診者症狀表現明顯嚴重,「10個人有7個發燒」、全身痠痛,「病毒似乎變得比較凶!」提醒民眾多留意。(原文刊載於2022/5/5,更新時間為2024/6/14)
閱讀更多
2024-04-19
郭美懿
一般人都知道肝臟會纖維化,卻少有人知道肺臟也會纖維化!2個月前一名病患因跌倒骨折就醫,住院時照X光才發現他有「菜瓜布肺」,也就是「特發性肺纖維化」。醫師指出,「菜瓜布肺」雖然罹患率低,但如果沒有及早發現並適當治療,5年存活率比許多癌症還要低,是致死率很高的疾病,值得大家留意。
閱讀更多
1/ 5
第 1頁,共 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