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1
林芷揚
現年80多歲的阿祥(化名)在60多歲時罹患大腸癌,治療完成5年後復發,在第一次復發後,接下來每兩、三年就復發一次,總共經歷了四次的肝轉移。幸好在妥善治療與積極追蹤之下,目前已控制住病情。醫師提醒,過量攝取受到污染、高溫燒烤的動物性飲食是大腸癌的風險因子,除了調整飲食習慣,也要配合定期檢查,及早揪出病灶。
閱讀更多
2020-03-08
生活i健康
武漢肺炎、流感等疾病來犯,如何強壯地擊退?免疫力是要維持平衡的,不能太強也不能太弱,所以不是靠藥物來補充就能讓免疫維持平衡,而是要靠飲食來促進健康。免疫力一旦維持好,就能有效避免細菌、病毒來侵擾。
閱讀更多
2020-03-02
林芷揚
大腸癌高居我國罹癌人數第一位已超過十年,但其實根據美國癌症研究協會指出,21-25%的大腸癌可以透過運動 、體重控制來預防;而透過定期大腸癌篩檢,早期癌的治癒率和5年存活率都可超過8成5,大腸癌可說是最可預防的癌症類型之一。
閱讀更多
2020-02-16
國健署
媒體曾報導有民眾長年茹素仍罹患大腸癌,部分民眾疑惑自己吃素這麼多年並且食用自家有機的蔬果,為何還會得到大腸癌?
閱讀更多
2020-01-19
林芷揚
農曆新年即將到來,數天的慶祝活動都與吃有密切關係,尾牙、春節團聚和春酒,若連續每天都放縱大吃,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恐怕會大幅上升。
閱讀更多
2020-01-03
華人健康網
「蒜」你厲害!提到吃大蒜的好處,真是一籮筐,令人津津樂道的是,吃大蒜能防大腸癌、抗發炎、抗老化、防感冒與腹瀉等。但是,每天要吃多少才有效?是生吃大蒜好,還是吃烤蒜比較好?兩種吃法的養生功效差別在哪裡?來聽中醫師解答。
閱讀更多
2019-12-10
華人健康網
大腸癌是典型「病從口入」的癌症別,與「高脂肪、低纖維」的飲食習慣有關,醫師表示,國內流行西化飲食之後,更多人嗜吃高脂肪紅肉、精緻甜食、燒烤炸物,這類飲食讓國人累積了高單位動物性脂肪,造成肥胖問題,也讓大腸癌的發生率持續攀高。
閱讀更多
2019-11-08
林芷揚
立冬怎麼補最好?現代人普遍營養充足,加上許多民眾屬於燥熱體質,若大魚大肉進補,恐怕適得其反適。營養師推出高鈣的「豆腐起司丸蔬菜湯」,天然好喝,又能補充現代人缺乏的鈣質,吃進滿滿健康!
閱讀更多
2019-10-24
NOW健康
綜藝主持人賀一航歷經艱辛8年抗癌後,仍不敵病魔逝世,與之前秀場好友豬哥亮一樣,2人均死於大腸癌。賀一航於2011年確診罹患大腸癌第3期,卻在開刀後放棄化療,日前大腸癌細胞轉移至肝、肺,不幸病逝於臺北榮民總醫院,享壽64歲。
閱讀更多
3/ 6
第 3頁,共 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