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2
松浦彌太郎
人與人之間保持適度的距離,才能良性互動。但,不是消極的對應,而是由衷尊重對方,信賴對方。尊重與信賴是保持良好人際關係的智慧。
閱讀更多
2024-01-29
謝金河
天上的爸爸,地上的爸爸!十六日在花蓮參訪海洋深層水的考察途中,參觀台肥廠區內日治時代一座鳥居,神社,附近有一座迷你防空洞,我從防空洞走出來,突然絆了一跤,爬起來看到妹妹秋月傳來簡訊!爸爸危急,已叫救護車!很快地,爸爸失去生命跡象,我知道這是我們與他告別的時刻。
閱讀更多
2024-01-25
丁菱娟
我們常因為是家人所以覺得不需要拐彎抹角,直指對方的弱點核心,令其無法辯駁,這樣的結果只會造成更大的衝突和裂痕。
閱讀更多
2024-01-19
我年過60,又怎樣? 黎兒人生相談室之105
Q:我是千惠,今年59歲,老公64歲,34歲的兒子已婚。我1年多前為照顧81歲臥床母親提前退休,轉為約聘職員,只做上午半天,其他時間都得照顧母親,累得喘不過氣來,而且也只好搬去跟母親住在一起。老公即將退休,原本就因職務調動長住台中,他已在台中買了一個小套房,快活地獨居,現在我不住家裡,他乾脆不回北部,變成過年才見面的壓歲夫妻!我已習慣老公不在身旁,現在氣的是兒子4年前結婚,就完全聽任兒媳擺布,不但不理我,想見面也說工作太忙,同樣住在新北,1年卻見不到2、3次。枉費我顧慮兒子揹房貸,還開了帳戶補貼他零用錢,至今也匯了近百萬元,看來都被媳婦花掉了,讓我越想越氣,還得吃安眠藥才能睡,整個人為了媳婦都快崩潰!我覺得兒媳只會花兒子的錢,因為我從臉書看到,她即使疫情期間也跟兒子到處旅遊,最近1年還去了沖繩、首爾,雖然都是3天2夜旅行,但還PO出許多美食照,讓我覺得很不滿。我也喜歡看韓劇、我也很想去首爾呀!尤其幾個月前跟兒子碰面,才知道我匯款給他的帳戶提款卡在媳婦手上,她就是家裡的財政部長,讓我完全抓狂,要求兒子至少把那張提款卡拿回來,但看起來兒子還是沒做到。兒子也因為媳婦而閃躲我,說要跟我見面卻總藉口延後。他婚前很依賴我,很孝順、很聽我的話,尤其老公不在,他常主動幫忙做些粗活或解決電腦、手機上的問題,每次都很耐心教我。但婚後完全變了一個人,他完全沒自覺被媳婦洗腦,有沒有方法能讓他離婚?否則我覺得人生無望,我該怎麼辦才好?
閱讀更多
2024-01-17
詹慶齡
幾位同輩友人,近年生活出現了類似的變化,例如:行程表不約而同多了個固定造訪的場所-安養中心。
閱讀更多
2023-12-18
南宮仁
安靜的夜晚,一個乾瘦的中年男子進到了急診室裡。他以緩慢的動作,坐到了我身前的圓形椅子上。近看才發現,他因病態看起來更瘦弱了。陳舊的衣袖下,他伸出了纖細瘦長的手臂。他的衣物與身體相比過於寬鬆,比起穿上,更像是披上了一塊布料。
閱讀更多
2023-11-30
林暐鈞
「熟齡夫妻在孩子成年後,多半都面臨過不知道怎麼和另一半相處的過程。」若夫妻各自忙碌,長年沒有共同愛好、話題,甚至連對方平常做些什麼事都不知情,成了熟悉又陌生的伴侶,「這時就要自問,你們如何失去對彼此的興趣?」諮商心理師石瀝新說。
閱讀更多
2023-11-24
金雅拉
處於焦慮狀態的人,最大的特徵就是會不斷地產生擔憂,即使沒有讓自己不安或恐懼的特定對象,腦海中也會接二連三地浮現憂慮的想法,導致身心都處於緊張狀態。其實,這種擔憂隨時隨地都有可能發生,亦即每個人都會為緊繃和不快的狀況感到擔心與焦慮。然而,誇大性的思維模式,就是焦慮最典型的症狀。首先,我們要探討的焦慮思維就是「過分高估」。
閱讀更多
2023-11-21
黃育清
人類歷史上最重視老年期的時代來了!一群人的老後,他們這樣過,我們想怎麼過?作者以養老院資深住民的身分,用文字娓娓描繪長輩日常,藉著這一群人生學長姊的故事,提早知道老後的樣貌,看著別人的故事、規畫自己的人生下半場,從熟齡慢慢走向初老、中老、老老的旅程中,預先準備好行李與心理,做好老後人生設計,趁早往嚮往的老後人生前進。
閱讀更多
2023-11-17
優照護
秋傑是家中獨子,從小就備受父母寵愛,讓他受最好的教育,並且出國深造。但他並沒有因為這份「寵」,就忘了父母的辛勞,即便留學回國找到高薪的工作,也堅持每兩三天就回老家探視父母。如今,他更體會到自己的責任重大,因為父 親近 年失智需要人照顧,而他身為獨子,父母除了他還能依靠誰呢?
閱讀更多
5/ 29
第 5頁,共 2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