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9
林靜芸醫師
世間父母普遍希望子女幸福快樂,所以讓子女受教育,要子女努力賺錢。但是快樂是什麼呢?
閱讀更多
2022-07-15
今周學堂
錢夠用就好。退休前要好好工作賺取資本,學習投資理財而致富。不懂的東西不要亂投資, 投資要量力而為不要想一夜致富。退休後,財務上要保守應對。終身學習是關 鍵,培養帶著走的能力,人生才會多采多姿。
閱讀更多
2022-07-01
林恩如
「『跌得越深,就要蹲得越低』,每一次的失敗都是累積經驗值,曾數次在股海中大起大落的我,在最後一次慘賠之際,決定重新檢視每一個交易環節,記得當時每天睡不到3小時,靠著手繪K線圖,研究台股歷年走勢,終於打造屬於自己的『超簡單投資法』,重新出發之後,不再整天盯盤,就能輕鬆獲利。」
閱讀更多
2022-06-09
好險網/王永才
編按:許多夫妻婚後會將收入集中管理,但萬一負責管錢的一方遭遇不幸,恐怕會衍生財產分配問題!安侯建業(KMPG)家族稅務辦公室主持會計師洪銘鴻日前分享案例,表示一名丈夫因為愛老婆,而將財產都擺在太太名下,未料妻子因病驟逝,辛苦賺來的錢全變成太太遺產,只能跟岳父、岳母均分。據《蘋果新聞網》報導,這位先生對賺錢很有一套,因為知道太太娘家財務上並不優渥,為了讓她過安定生活,所以將歷年賺來的錢都轉移到妻子名下。兩人婚姻生活 甜蜜 ,但多年來膝下無子,沒想到太太卻突然身患重病,短短3個月就離世。由於夫妻倆沒有子女,太太名下資產雖是丈夫多年辛苦打拼而來,依法規卻只能拿到兩人財產的一半,另一半資產變成由岳父岳母繼承,形成爭議。後來經雙方協調,丈夫提出夫妻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得以取回夫妻財產差額的一半,再與岳父母共同分配剩餘的遺產。這個案例彰顯夫妻間應該提早做財務規劃或設置遺囑信託,千萬別因年紀輕而搪塞推遲,造成憾事重演。但究竟什麼是「夫妻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如果大多數的財產都在亡者名下,未亡人拿得到財產嗎?還可以怎麼節省遺產稅?(原文刊登於2019/2/18,更新時間為2022/6/9)
閱讀更多
2022-05-25
蔡侑霖
Amy 是我一位投身醫界的好友,當她工作4年時,父親因糖尿病併發中風,她於是向公司辭職,全心全意照顧父親。身為好友,我們認為她非常孝順,而她的孝心可能感動上蒼,父親越活越健康,身體也更加硬朗。按時吃藥回診,已11個年頭過去了,現今37歲的她打算回到醫院工作,卻被嫌棄年紀太大、技術能力不足,薪資和年齡不成正比,一路跌跌撞撞地求職。她無奈地陷入自我懷疑,思考起初照顧父親的決定是否錯誤,不僅目前身上沒有存款,而同儕朋友也怕她借錢而沒有意願往來。我自己同步「換位思考」,如果我是 Amy 的話,我的決定將會是什麼?
閱讀更多
2022-05-06
陳詩慧
在我人生的關鍵階段,讓我有想改變自己、完成夢想的動機,最主要的核心是「脫貧」,在本書Part 1 有完整敘述我個人的故事,如何展開學習投資的旅程。
閱讀更多
2022-04-14
夏綠蒂
0050 即便每年買在最高價,長期持有報酬率依然是正數。因此,比起什麼時間點買進,更重要的是有紀律的投入資金,什麼時候投資都行,沒有進場就是不行!這時你可能會覺得,不可能每次都買在最高價啊!因此如果是以定期定額投資,比較符合實際狀況,獲利情況會是怎麼樣呢?
閱讀更多
2022-04-14
趙士懿, 陳秋華(採訪撰文)
Dear baby:謝謝妳來到我的生命。謝謝妳在知道我有憂鬱症的狀況、很大男人主義,又足足大妳十八歲的情況下,年輕可人的妳,居然還是願意接受我的一切,成為我的人生伴侶。
閱讀更多
2022-03-29
Peter Su
曾經有網友 這樣問我:「我很好奇,你有放不下過嗎?」我:「當然有,但我也會儘量去享受放不下的那段日子。」網友:「為什麼?這樣不會讓自己更難受嗎?」我:「對我來說,每一種感受,無論是正面、負面,都是能與它共生共存的。」
閱讀更多
2022-03-18
留佩萱
好的親密關係是雙方都能處在「自我領導」狀態─彼此是兩個獨立的個體,而我們在一起不是因為我需要討愛,而是因為我喜歡和你相處,所以選擇讓你進入到我的生命中。
閱讀更多
7/ 19
第 7頁,共 1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