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支出

顯示第 112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家族遺傳」肺癌發生率竟高抽菸1倍!免費篩檢救近千家庭…肺癌名醫:肺結節沒超過●公分就別太擔心

tCol 2024-01-16

郭美懿整理

「家族遺傳」肺癌發生率竟高抽菸1倍!免費篩檢救近千家庭…肺癌名醫:肺結節沒超過●公分就別太擔心

2021年癌症登記報告中,肺癌首度成為我國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同時也是也是台灣及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癌症;其中2022年肺癌標準化死亡率為每十萬人21.8人,相較2021年每十萬人26.0人,已下降16.2%,卻仍占當年度所有癌症死亡人數的五分之一(19.4%)。國健署自2022年7月1日起,將肺癌篩檢納入我國第五癌篩檢,補助肺癌高風險族群每2年1次免費低劑量電腦斷層(簡稱LDCT)檢查,也成為世界第一個針對具肺癌家族史及重度吸菸者提供肺癌篩檢的國家。上路500多天以來,已有78,000位民眾接受檢查,並找出956名確診肺癌個案,其中早期(0及1期)個案占了85.1 % (813人),顯示LDCT肺癌篩檢確實有助於早期發現肺癌,讓民眾儘早接受治療,提升肺癌存活率並拯救個人生命。

閱讀更多

把爸媽送安養是不孝代名詞?專家4點解析「安養院vs看護」比較:還有這方案可選擇

tCol 2024-01-09

優照護

把爸媽送安養是不孝代名詞?專家4點解析「安養院vs看護」比較:還有這方案可選擇

編按:台灣是全球老化速度最快的國家,據國發會統計,2022年扶養比為42.2,每4個青壯年就要扶養1位老人;而推估至2030年高齡人口增加、工作人口更少,平均每2.7人就要扶養1位長者,到了2050年,扶養者更只剩下1.4人!面對扶養比陡升,一旦家中長輩需要照護,恐怕人力調度成難題。曾有網友表示長輩在家沒人顧,容易發生意外,但想把老人送到安養院,卻淪為「不孝」的代名詞,甚至被指為「遺棄」,引發兩派論戰。網友在PTT八卦版發文,指「不知道曾幾何時開始,在台灣把老年人送往安養院是一件被認為子女不孝、父母丟臉的事情。明明在事實上,是怕他一個人在家,沒人照顧會發生意外,也避免一個人胡思亂想才送去的,何況安養院也是要付錢的,怎麼會淪為不孝的代名詞?」對此,有網友認為把長輩送到安養機構「像是被遺棄」、「餘生在一個不認識的環境、沒有家人陪,你覺得可以嗎」、「如果有能力就請外籍看護,加食宿一個月也才3萬,多站老人家的角度想想吧」。另一派人則認為,「安養院24小時有護士和長照師隨時顧著,不會離開視線,對長輩來說反而比較安全」,而且外籍看護其實也不是很專業,「動作粗魯還要看運氣,求遇到好一點的」。更有人直言:「說要自己顧的,24小時顧個3天就知道了」。難道居家親顧才是「真孝道」?究竟選擇居家照護、安養機構、外籍看護等各種方案時,怎樣做比較好?

閱讀更多

放大你的年終紅包!2024數位帳戶「高利活存」在哪裡?一文看懂哪個方案優:這家最高年息8%

tCol 2024-01-08

黃明惠 整理

放大你的年終紅包!2024數位帳戶「高利活存」在哪裡?一文看懂哪個方案優:這家最高年息8%

又到領年終獎金的旺季,國內多家銀行端出新台幣高利活存優惠專案,不只要吸新用戶,也瞄準了農曆過年紅包放大術。究竟「錢存哪家銀行,利息賺最多」?《今周刊》整理2024年各家銀行推出的數位帳戶最新專案,一次看懂把錢存哪裡最優!

閱讀更多

他擁新北千萬房產,40年來單身獨居,為何60歲後賣房住樂齡宅?「以房養老vs賣房養老」怎麼選

tCol 2024-01-05

高小鳳

他擁新北千萬房產,40年來單身獨居,為何60歲後賣房住樂齡宅?「以房養老vs賣房養老」怎麼選

對大多數人來說,退休不只代表收入減少,也包括體力、應變力衰退。專做資產信託的識河國際財務顧問總經理洪紹剴,遇過一位年過60的委託人,早年單身自在,退休後發現存款不足,在「以房養老」和「賣房養老」之間掙扎,兩相權衡下,最後決定賣房申請入住樂齡宅,剩下現金做理財信託,「趁有體力前處理好房產,不用擔心被詐騙,安心展開新生活。」

閱讀更多

「實支實付醫療險」大改革,我手上有2張保單還能全額賠嗎?金管會出手,可能理賠標準一次看

tCol 2023-12-27

工商時報 戴瑞瑤、魏喬怡

「實支實付醫療險」大改革,我手上有2張保單還能全額賠嗎?金管會出手,可能理賠標準一次看

實支實付醫療險邁向改革,民眾擔憂手中既有的實支實付醫療險保單,未來理賠難超過醫療 支出 金額。金管會26日表示,改革不會溯及既往,改革後新的實支實付險保單,會在保單條款中約定損失分攤原則。至於上路時程,尚待與壽險業討論,還未定案。

閱讀更多

建立永續、充足、公正的退休金制度, 國家退休基金永續轉型刻不容緩

tCol 2023-12-25

廣告企畫製作

建立永續、充足、公正的退休金制度, 國家退休基金永續轉型刻不容緩

國家退休基金永續轉型是我們對世代承諾的體現。台灣退休基金長期不足額提撥,缺乏台幣的長期債券投資標的,加上人口結構急劇轉變,少子化、高齡化和超單身世代,對我們國家退休金的永續性和充足性帶來巨大的挑戰。隨著2024年總統大選白熱化,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呼籲三黨候選人正視我國退休金制度問題、並啟動轉型改革,為年輕世代謀取更美好的生活水準及老後退休的富足人生。

閱讀更多

她80歲,沒有三高或失智,被告知「大腦有白質病變」!這是中風嗎?

tCol 2023-12-15

劉秀枝

她80歲,沒有三高或失智,被告知「大腦有白質病變」!這是中風嗎?

兩位朋友自費接受高階健檢後,分別傳來腦部磁振造影(MRI)的影像,問我的意見。一向活躍的A女士八十歲,沒有三高或失智,被告知「大腦有白質病變」。她問:「是什麼意思?需要服藥嗎?」

閱讀更多

30歲的三明治世代該如何投資?專家分享2種市場獲利策略,如何選擇,得從認識自己開始

tCol 2023-12-15

陳啟祥

30歲的三明治世代該如何投資?專家分享2種市場獲利策略,如何選擇,得從認識自己開始

踏入投資市場其實就如同出航,尋找獲利的契機,同時也會伴隨著風險的存在,因此好好了解並思考自己所處的情況,才能達成理想的財務目標。這不是一條輕鬆的道路,我想這世界上也不存在著輕鬆賺錢的方式。

閱讀更多

只花5年就月領10萬股息!他48歲提早退休:我都靠這5檔ETF、依景氣燈號買賣致富

tCol 2023-12-12

郭美懿

只花5年就月領10萬股息!他48歲提早退休:我都靠這5檔ETF、依景氣燈號買賣致富

理財專家常說「投資越早越好」,事實卻是「千金難買早知道」!存股達人阿福(詹英哲)投入股市20多年,但43歲以前「短進短出」沒賠也沒大賺。直到中年後他開始跑馬拉松,從中悟出「配速持股法」,不再執著高報酬,而是效法巴菲特「價值投資」、長期持有,48歲時已月領10萬股息,財富自由。2020年,他離開工作21年的IBM提早退休,轉進長久夢想的旅遊業,擔任英語導遊、英語領隊。在帶郵輪團的過程中,他看到許多長輩有錢有閒卻走不動,倍覺該趁有體力時走得更遠。因此,他不比拼投資績效、不羨妒1億人生,而是「夠用就好」,努力讓50後「財務、家庭、夢想」3大必修學分,達到均衡。

閱讀更多

不記帳像「睡前沒洗澡」!51歲鍾欣凌靠「2個帳戶理財」買3千萬豪宅:太累時去刷存摺就有力氣了

tCol 2023-12-12

鍾欣凌

不記帳像「睡前沒洗澡」!51歲鍾欣凌靠「2個帳戶理財」買3千萬豪宅:太累時去刷存摺就有力氣了

編按:今年51歲、暱稱粉紅豬的鍾欣凌,曾以《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中的精湛演技,榮獲金鐘視后殊榮。在2023年第58屆金鐘獎,更獨挑大樑主持戲劇節目,以活潑、幽默的主持風格備受讚賞,鍾欣凌不但主持演戲表現俱佳,私下更有自己的一套理財之道。鍾欣凌的父親是一位銀行行員,從小就教導她存錢的價值,然而學生時期,鍾欣凌並未養成儲蓄的習慣,反而將所有零用錢花費一空。直到進入大學後開始打工,才深刻體會父母賺錢不易。大學畢業後,鍾欣凌養成記帳的習慣,多年下來已累積至少40多本記帳本,對她來說不記帳就像睡前沒洗澡,感覺渾身不對勁。鍾欣凌認為記帳有兩大好處,除了能深刻認識自己 支出 模式的方式,也像是一本財務日記。除了記帳之外,鍾欣凌還透過分開兩個帳戶的方式有效控制 支出 。「薪資帳戶」專門用來儲蓄,達到一定金額即轉為定存,刻意使錢變得不易取用,以嚴格約束自己不至於盲目消費。「生活帳戶」則用於家庭開銷和貸款支付,她會控制生活帳戶中的金錢永遠都高於10萬元,不夠再從薪資帳戶添補。這個理財方法,使得她的儲蓄率達到30%,在收入相對較不穩定的演藝工作中,可謂吃下一顆定心丸。身為二寶之母,鍾欣凌透過謹慎儲蓄及精準的記帳習慣,在台北和台中皆擁有自己的房產,雖然買下內湖3500萬房子、月扛17萬房貸壓力很大,但也讓她對待金錢變得更認真,對每一筆 支出 都更加慎重。出道24年,鍾欣凌回顧剛踏進演藝圈天不怕地不怕,靠著舞台劇的磨練,沒有什麼難得倒她的問題,但因為要訪談來賓沒做功課,馬上踢到鐵板,結果一秒鐘都扯不下去,破綻百出。直播時,講錯台詞,明明不是沒有準備,但錯誤還是發生了。接到拍零食廣告,廣告商以為反作用方式來打廣告,結果拍完後卻遲遲未播,原因是怕鍾欣凌的身材會讓觀眾誤會是吃了會胖的零食。演出《雨後驕陽》小甜甜的中年角色,結果網路一片負評:浮誇、好難看……以為自己是好演員,難道十幾年的磨練難道都白費了?鍾欣凌在獲得54屆金鐘獎女主角獎時說:我是諧星,我會演戲。這句感言不但贏得台下熱烈掌聲,也為自己的演藝工作做了「幽默與轉念」的註解。她說:「一直以來,身為諧星很習慣用幽默化解情緒,看事情的角度不要太鑽牛角尖,負面情緒就降低了。」「就像小時候被講大摳呆會很受傷,好像整個世界只剩下這件事,但長大後發現沒什麼大不了,攤開自己的缺點、調侃自己,別人就不會繼續在這個點上作文章。」在角色中遊走,點點滴滴呷苦當呷補,鍾欣凌領悟死要面子,只是鳥事。她慢慢找到幽默是自己情緒的停損點,轉念是壓力解鎖良藥。如果逗人笑是最舒服的表達方式,那麼天生我材必有用。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