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03
島田裕巳
編按:生,老,病,死,是每個人必經的生命歷程。一般來說,台灣民眾花在治喪的費用,包括棺木、告別式、靈骨塔位的安放等,粗估約30萬元。當然,有些人認為儀式簡單隆重即可,有些人對靈堂佈置要求較高,根據家屬的需求不同,治喪費用將會有所增減。傳統觀念認為,父母的喪葬費用是子女的義務及應盡的孝道。隨著社會變遷,有些父母選擇簡化自己未來的葬禮,現在甚至還有「靈葬」的觀念;而這些新時代的治喪方式,對子女來說也能從過去沉重的負擔中得到解放。
閱讀更多
2020-01-25
呂揚
年紀愈大,愈要到處走走!林宗聖以身作則,不但帶領學生認識台灣之美,還要愈玩愈健康,愈健康愈要玩!
閱讀更多
2020-01-21
小虎文
「我不是一個太樂觀的人,我認為『『規避風險』,才能幸福』,退休與財務有關,財務規劃很重要,不然就別退休。萬一『被退休』,就要趕緊找份工作,因為真要說到『貧富差距』或『階級對立』,老後會更加明顯。」
閱讀更多
2019-12-20
呂揚
「西藏得春天去,這樣才可以看見滿地開著各色野花;稻城亞丁要秋天去,這樣才能看見祖母綠的湖水和金色的山谷;至於新疆,最好是6月去,機票便宜,又是花季,除了野花,薰衣草也很漂亮。」
閱讀更多
2019-12-03
呂揚
72歲的陳金泉,自64歲退休後,便與妻子廖英智搬到山區,夫妻倆一起開民宿、用有機法養殖雞隻和種植蔬菜,過起自給自足的鄉居生活。不但圓了自己的農夫夢,還意外重新收穫了健康!
閱讀更多
2019-11-09
林芷揚
「這年紀了,吃得下,拉得出,笑得大聲,睡得安穩最重要了,國家興亡,兩岸局勢,年輕人未來,交給能人去吧,別瞎操心,別想太多,看看不爽就罵幾句,自己生命真正相關的無非就是一口氣吧,其餘多是身外事,不相干的。」
閱讀更多
2019-10-24
島田裕巳
編按:一直以來,喪葬費用算是不小的經濟負擔。據統計,在台灣大約需要30萬或者更多……隨著台灣人對「身後事」的態度轉趨開放,台北市政府統計,民國103年起,參加環保葬人數漸增,樹葬最多、當人生的終點到來,讓一切「歸零」,也是葬儀方式的另一種選擇。
閱讀更多
2019-09-24
楊育正、楊惠君
編按:前馬偕醫院院長楊育正抵抗癌症,從「淋巴癌」中重生,讓病態消失。他指出,能抵抗癌症重生,多虧自己在當醫師時,教授的抵抗癌症處方,以及朋友、家人的陪伴,才能在淋巴癌的魔爪中,將自己救出,重新再活一次。
閱讀更多
2019-08-08
udn聯合新聞網
今年是莫拉克颱風十周年,近日因小林村國賠案高雄市府不上訴確定,讓社會再度聚焦小林村。十年光陰流轉,高雄、屏東、嘉義當年歷經風雨的原住民,有的住進永久屋組成新部落安身立命,也有村民不適應山下生活、找不到適合工作,重返山上務農,期待找回有歸屬感的部落生活。
閱讀更多
2019-05-03
時刻旅行
「請問宜蘭人,你有去過馬告生態園區嗎?」「有呀,怎麼了。」「就是有個行程,想問一下在地的,那裡到底值不值得去。」「那裡很像是精靈會出現的地方。」就衝著宜蘭在地友人的最後一句話,我就去了馬告生態園區,那個精靈可能會出沒的地方。
閱讀更多
6/ 11
第 6頁,共 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