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家人

顯示第 27128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新冠肺炎疫情升溫,離世個案65歲以上長者占90%!疾管署:應積極接種新冠疫苗

tCol 2024-07-03

林暐鈞

新冠肺炎疫情升溫,離世個案65歲以上長者占90%!疾管署:應積極接種新冠疫苗

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國人應注重身體健康,遠離病毒侵擾!據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於2日表示,上週(6/25-7/1)新增932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較前一週(6/18-6/24)新增815例上升,累積併發症中65歲以上長者占79%;另上週新增64例死亡病例,較前一週新增40例上升,累積死亡個案中65歲以上長者占90%。年紀大者死亡風險較高,宜多加防範注意,積極接種新冠疫苗。

閱讀更多

豬肉攤老闆三餐都用「這種油」,兒才10歲就高血壓!譚敦慈建議烹飪用「3種油」:千萬別一油用到底

tCol 2024-07-02

翁申霖 整理

豬肉攤老闆三餐都用「這種油」,兒才10歲就高血壓!譚敦慈建議烹飪用「3種油」:千萬別一油用到底

油除了是料理不可或缺的原料,也是身體必需的燃料。不過,一直以來,要用什麼樣的油進行烹飪是許多人心中的問題,舉凡豬油、沙拉油、橄欖油等都是常見的油品,究竟哪種油最好?「無毒教母」譚敦慈分享過去經手過的案例,她表示曾有一 家人 3餐都使用豬油烹飪,殊不知孩子才10幾歲便罹患高血壓,家中還有2、3位成員中風,譚敦慈直言,用豬油偶爾增添風味無妨,但若餐餐如此恐怕為身體埋下健康的不定時炸彈。

閱讀更多

「在宅急症照護」試辦上路!免等病床、放寬在家打抗生素…懶人包一次看懂哪些人、什麼病適用?

tCol 2024-07-02

聯合報/ 記者 沈能元

「在宅急症照護」試辦上路!免等病床、放寬在家打抗生素…懶人包一次看懂哪些人、什麼病適用?

今周刊編按:台灣將在明(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為了減輕家庭照顧者往返醫院照顧的負擔,健保署推動「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放寬因肺炎、尿路感染、軟組織感染的病患,可以選擇留在家裡或照護機構內接受抗生素治療,將「急性照護服務」直接送到家!預估受惠人數約5,400人,健保挹注3.5億元。衰弱與多重慢性疾病的長者常因肺炎、泌尿道感染反覆住院, 家人 需於家中與醫院往返奔波,身心俱疲。長期住院的長輩常因改變環境與照顧者,而鬱鬱寡歡、食慾不振,又加上住院的活動空間受限,讓長輩衰弱加劇,甚至導致譫妄發生。健保署署長石崇良指出,「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由醫師、護理師、藥師及呼吸治療師組成照護小組共同提供照護,病人可在熟悉環境中接受治療和照護,減少院內交叉感染風險,也減輕民眾的負擔,讓長者就地獲得全人全程的照護。

閱讀更多

破解保證菌數的迷思 營養師:挑選益生菌該注意的7個關鍵指標

tCol 2024-07-02

廣告企劃製作

破解保證菌數的迷思 營養師:挑選益生菌該注意的7個關鍵指標

為了吸引消費者的目光,市面上開始出現越來越多標榜極高菌數,甚至是保證菌數的益生菌產品,但…益生菌真的越多越好嗎?保證菌數真能保證功效嗎?就讓專家告訴你事情的真相!

閱讀更多

不科學!93歲嬤「血管年齡20歲」,親揭健康秘訣:常活動、多吃蛋白質、每天洗澡踢腿500下

tCol 2024-07-01

中時新聞網 吳映璠

不科學!93歲嬤「血管年齡20歲」,親揭健康秘訣:常活動、多吃蛋白質、每天洗澡踢腿500下

日本岩手縣滿頭白髮的阿嬤佐藤秀已高齡93歲,但外表看起來只有70、80歲,更令人驚訝的是,她的血管年齡只有20歲,身體年齡約30多歲。佐藤秀表示,自己不坐電梯、只走樓梯,吃肉類、魚類等蛋白質及蔬菜,不吃油炸食品。特別的是,她洗澡時還會踢腿500次,另外,她說許多和 家人 同住的長者不太活動,因此很快就變得虛弱,雖然獨居,但她和周圍的人一起快樂生活,不認為自己孤獨。

閱讀更多

名中醫遊日「突發心臟病」逝!胸悶、冒冷汗…夏天也可能「心肌梗塞」:每升高1度死亡率增3%

tCol 2024-06-28

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 蘇彥伯醫師

名中醫遊日「突發心臟病」逝!胸悶、冒冷汗…夏天也可能「心肌梗塞」:每升高1度死亡率增3%

編按:知名中醫師覺宗宏驚傳猝逝,其所開設的診所也在臉書證實,表示覺宗宏與 家人 前往日本旅遊途中,因突發性心臟病症離世,不少他醫治過的病患皆感到震驚、不捨。而其同業好友徐國峰醫師也發文悼念覺宗宏,為他不到40歲就英年早逝感到心碎。覺宗宏因「突發性心臟病」離世,泰半的「心肌梗塞」沒有前兆,若沒有及時送醫,死亡率高達3成。一般人多認為,冬季是心肌梗塞好發的季節,其實當夏季氣溫特別高的時候,因為急性冠心症而至急診的人數一樣是隨著溫度的上升而變多。在夏季氣溫超過30℃時,發生急性冠心症的風險會漸漸升高,當溫度超過31.5℃,風險會增加接近3成;每上升1℃,整體的死亡風險會增加3%,倘若病人同時伴隨高齡或是糖尿病,過高的溫度更會增加因為冠心病而死亡的風險!

閱讀更多

金曲星光主持人陳明珠:「所有萬全个藥方,毋當人个健康!」 一句耳熟能詳的「預防勝於治療」 絕不能只是口號

tCol 2024-06-27

整合傳播企劃製作

金曲星光主持人陳明珠:「所有萬全个藥方,毋當人个健康!」 一句耳熟能詳的「預防勝於治療」 絕不能只是口號

以「客家妹」形象出道的陳明珠,不只主持過總統就職典禮、金曲獎、金鐘獎星光大道,近年更將觸角延伸到各個領域,演出戲劇之外,還發行個人EP,朝全方位藝人目標邁進。

閱讀更多

成績不好的孩子比學霸更孝順「整條街都他帶去看病」!比起每月給孝親費,陪伴父母更珍貴

tCol 2024-06-24

郝旭烈(郝哥)

成績不好的孩子比學霸更孝順「整條街都他帶去看病」!比起每月給孝親費,陪伴父母更珍貴

父母親不僅需要孝親的金錢,父母親更是需要陪伴的時間。

閱讀更多

室外沒撐傘、室內沒開冷氣…她們體溫飆破40度送醫搶命!中暑嚴重「死亡率逾3成」,注意11警訊

tCol 2024-06-24

郭美懿整理

室外沒撐傘、室內沒開冷氣…她們體溫飆破40度送醫搶命!中暑嚴重「死亡率逾3成」,注意11警訊

端午過後全台持續飆出高溫,中央氣象署今(6/24)晨針對11縣市發布高溫特報,包括雙北、花蓮、彰化以南7縣市為橙色燈號,有連續出現36度高溫的機會。對此,粉專「林老師氣象站」發文提醒,「才剛開始真正要熱!各地每日的高溫炎熱,似乎還沒看到盡頭!」炎熱天氣也使全台熱傷害人數急遽上升,據衛福部統計,今年6月至6/23,總計413人次因熱傷害就診;而今年上半年以來,熱傷害就診人次累計達557人,分別比去年2023年的483人、2022年的355人都還要高。醫師提醒,台灣夏季炎熱潮濕,若長期沒有適當防護,很容易就會發生熱傷害,尤以中暑最嚴重,若處理不當,恐怕導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且死亡率超過30%。若出現中暑現象,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環境、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並以最快的速度就醫。

閱讀更多

退休至少要存600萬!50歲才開始怎麼做?達人教用「勞保勞退年金一次領」,只花5年月領7萬被動收入

tCol 2024-06-24

張泰北

退休至少要存600萬!50歲才開始怎麼做?達人教用「勞保勞退年金一次領」,只花5年月領7萬被動收入

近日看到一篇社團的文,讓我心有所感,文中大致內容是:版主買了高股息獲利很多,也非常好心地宣揚給同事知道,也很多同事跟著買進,並聽說該公司,已經有同事因買某檔高股息,買到財務自由,就退休了!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