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檢驗潛規則 消費者吃的是真實還是謊言?

食安檢驗潛規則 消費者吃的是真實還是謊言?

越來越多的食品業者宣稱已自主進行食品安全性檢驗,報告公開於店頭或產品官網,但為什麼食安危機仍頻傳?尤其是長期補充的保健食品,當檢驗報告已成為品管的基本標配,為什麼消費者還是無辜踩到雷?業界宣稱的逐批檢驗,到底隱藏著哪些貓膩?專家來為您揭露保健食品不敢掀起的面紗。

你吃的保健食品,有通過逐批檢驗嗎?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年有6億人食物中毒。在台灣,2019年到2021年間,平均每年執行食品查驗52萬2千件,合格率高達98%。然而,這些數據背後隱藏著令人震驚的反思。2024年臺灣從大批辣椒粉被檢出含致癌物蘇丹紅、寶林茶室蔬食餐廳食客集體中毒造成二死、日本藥廠含毒素的紅麴原料遭保健品大廠採用並販售多年。媒體也報導,有魚油業者因預算考量,沒有逐批、逐項目檢測,而該產品前後批號都有檢驗出塑化劑,並緊急下架。

 

這些案例揭示,食安檢驗潛藏漏洞,業者所謂的食安檢驗,到底是玩真的?還是打假球?

 

食安營養師廖欣儀指出,保健食品業歷經食安風暴越來越重視品管,一般廠商多採取「抽樣檢驗」或「定期檢驗」,但是萬一原料來源變更或是製程受到汙染一樣可能踩到雷,廖欣儀強調:「所有品項逐批檢驗才能防堵食安漏洞!」

 

臺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副教授張正明指出,所謂逐批檢驗是指,原料、半成品或成品,針對某些特定的衛生標準與指標成分含量去做「每批次生產時的檢驗」,確認是否合乎法規要求。「尤其是成品的逐批檢驗,不僅可以保證出貨品質標準,對消費者而言,更能保障吃進去的不同批次都是安全無虞」。

 

業界標榜逐批檢驗,哪些是玩真的,哪些是打假球?

 

然而,逐批檢驗落實到業界,卻藏著消費者難以察覺的貓膩。實際了解後發現,常見有以下NG做法:

 

1.產品標示「通過SGS檢驗合格」但卻沒有公開檢驗報告內容,或是檢驗報告模糊不清。

2.標榜逐批檢驗,卻未公開每一批次的檢驗報告,或是只公布首批卻說自己有逐批。有些甚至只有定期檢驗或是輪替抽驗。

3.標榜逐批檢驗,但檢驗項目不完整,比如魚油驗了塑化劑、重金屬,但重要的戴奧辛、輻射等嚴重汙染物卻未驗。

4.公開的檢驗報告日期太久遠,沒有最新批次的報告。

5.益生菌標榜千億菌數,但未揭露菌數的檢驗報告

6.檢驗報告並非來自公正第三方的實驗室,而是自設的實驗室報告

 

臺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副教授張正明

 

食安問題誰把關?怎麼把關才夠叫高標準?

 

張正明指出,辨別廠商是否玩真的玩假的?也可從「檢驗是由誰來做」判定。他從證據力的可信度,從最強到最弱歸納出六個等級。

 

委託第三方機構逐批檢驗且隨機抽樣:由政府所認可的第三方實驗室到公司抽驗,且每批每項逐批抽驗、逐批公開。對業者來說,成本最高,但對消費者而言,品質最有保障。

 

業者自行送驗,逐批檢驗或輪替檢驗:品牌業者自行送驗,委託由政府認可的實驗室檢驗。方式採逐批檢驗,或是一年內針對不同項目進行輪替檢驗,相較第一級比較省成本。

 

業者自設的實驗室檢驗:實驗室不一定有得到政府的認可,檢驗公信力較第三方實驗室低。

 

依賴供應商提供的檢驗報告:缺點是,供應商不可能提供不合格的檢驗報告,且無法確認報告檢體是否為實際生產的批次。

 

只依賴供應商的切結書:連檢驗報告都沒有,只依賴供應商提供的切結書或保證書。

 

該驗的都沒驗,或根本不知道驗什麼。

 

挑選保健食品 消費者怎麼自保?

 

張正明提醒,保健食品單價比較高,如果業者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食安需求,對消費者不公平。因此他建議,消費者在選購保健食品時可先做幾件事。首先,主動到業者的官網了解是否有公開且完整的檢驗報告,只有公開報告才是負責任的廠商,尤其有出示逐批檢驗報告,且每批次每一項目都完整檢驗更值得信賴。

 

其次,了解檢驗報告的檢驗單位是自設實驗室還是公正的第三方機構非常重要。第三方檢驗機構通常具有更高的公信力,能夠提供更為客觀的檢驗結果。

 

此外,檢驗報告應該定期更新,並留意報告內容是否模糊不清;選擇有公信力的品牌,大品牌通常會更加注重產品質量和安全,並且更有能力嚴格執行品管。相反,連檢驗報告都沒有的品牌或產品,消費者應該特別謹慎,也要避免購買來路不明的產品。

 

保健品牌健康力  最早喊出逐批檢驗挺過食安風暴

 

保健品牌健康力,是全台灣首創逐批檢驗報告公開、且唯一全產品逐批公布的品牌。創辦人暨董事長黃千芬指出,健康力十年前就比別人更早起步食安把關,除了委託第三方驗證機構查廠,也是第一家喊出每項產品逐批檢驗的公司,十年來堅定落實,挺過了數次食安風暴而無傷,安全有效的理念獲得千位醫師推薦。

 

黃千芬強調,逐批檢驗說得簡單,做起來卻不容易。但為了給客戶最安全的保障,再高的成本、再多的困難,她都願意帶著公司落實前行,成為民眾最信賴的保健食品之一。

 

保健食品產業是「良心事業」,業者的責任在於確保每一批產品的安全與功效,逐批檢驗正是這份承諾的具體實踐,從業者的誠信管理,到消費者自我覺醒,台灣可望揮別食安風暴陰霾,擦亮MIT製造招牌。

 

健康力董事長黃千芬,最早喊出逐批檢驗,十年來堅定落實,帶領健康力成為千位醫師推薦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