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積背後藏心事,失落創傷是根源
所謂的「囤積症」或「儲物症」,是指患者透過蒐集、囤積的過程來滿足心靈上的不安,即便這些物品沒有價值,也因為缺乏自覺要丟掉,所以越堆越多、甚至造成了他人的困擾。
振芝心身醫學診所周呈叡醫師指出,囤積症的成因相當複雜,往往是多重因素交織而成的結果,「從心理層面來看,重大的失落經驗常是觸發囤積行為的關鍵點,例如有些患者在失去至親後,會開始執著地保存對方的遺物,透過實體物品來維持與逝者的連結關係。」
除此之外,創傷經驗也同樣可能誘發囤積症的養成,例如曾經歷過經濟低潮的人,可能會因為對未來缺乏安全感,而開始過度囤積物品,藉此來降低對未知的擔憂。
另外對於長者來說,囤積症可能是認知功能退化的一種表現,因為難以辨識物品是否還有保留的價值,決策能力退化難以下決定丟棄,因此持續堆積物品在家中,影響生活甚至於影響家人。
3方式避免囤積衍伸成症
周呈叡說,囤積症對生活的影響往往超出你我想像,嚴重時不僅將影響個人生活品質,更可能危及到健康安全,要避免甚至克服囤積症,第一步可以先從自我改善開始。
他建議,可採用以下幾個法則來進行改進:
●小步漸進:每天固定撥出10到15分鐘進行整理,從最不具情感連結的物品下手,例如過期的傳單或報紙。
●三箱法則:準備「保留」、「捐贈」、「丟棄」三個箱子來分類物品,對於具有紀念價值的物品,不妨以拍照方式保存回憶,適時放手實體物品。
●一進一出:在購入新物品時,就處理掉一件舊物品,避免物品持續囤積。
如果上述提到的自我改善方式成效不彰,也可尋求心理專業的協助,心理師通常會採用認知行為治療,幫助患者探索並改變對物品的不合理想法,同時也會採用暴露反應預防療法,協助患者逐步面對丟棄物品時的焦慮感,進而達到症狀緩解。而對於嚴重囤積症的患者來說,服用血清素回收抑制劑(SSRI)等口服抗憂鬱抗焦慮藥物,也可以逐步改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