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冠宇專欄》要杞人憂天或風險管理?三帖心法教你穩妥掌握幸福

彭冠宇專欄》要杞人憂天或風險管理?三帖心法教你穩妥掌握幸福

「In the words of the Scottish proverb, “Be happy while you`re living, for you`re a long time dead”― David Ogilvy, Ogilvy on Advertising

這句蘇格蘭的諺語:「活著的時候一定要快樂,因為死了以後的時間很長。」是奧美廣告創辦人之一的奧格威及我敬愛的老友孫大偉喜愛的名言。

 

前幾個月台灣地震頻繁,凌晨的淺層地震的晃動教人不知是夢是真,蘇花改道路上的告示「小心落石」形成一個駕駛無法落實的指引,但管理者卻也不能不說,至少完成提醒的工作。

 

該怎麼小心呢?如果人生裡絕大部份的時間都在小心與擔心(更逗趣的是那些小心可能根本無用),那麼我們又有多少精力在進行自我的探尋、跟享受在實踐夢想的痛苦與喜悅之中?

 

每一代的長輩多是碎念到了底,不外乎就是小心二字,難道因為無用就順其自然不加理會這些提醒嗎?卻也不是。

 

惹怒長輩(特別是媽媽)的後果恐怕更糟,因為慘況發生的機率,比意外出現高得多了!

 

理性來說,風險可定義為發生嚴重後果的事故的影響性。

 

也就是把「若事件發生會造成的嚴重程度」乘上「事件發生的機率」(Risk = Consequence x Probability),而所有的新聞個案由此觀之都是少數的個案(Low Probability)被報導出來,以期有警示作用藉以預防再發,但因為對於我們所愛的人,我們承受不起失去的痛苦(High Consequence),所以有些長輩才會使盡全力近乎情勒,實在是因為太愛對方。


我以為有3件事,是細細思考過後跟長輩對應的解方:


1. 連哄再哄,迅速服從:

 

答應會小心,這是處理人類心理層面的舒坦與放心,必先安其心(對實質風險並無太多助益,但對家庭和樂有絕對的幫助),然後帶到其他快樂的場景畫面,否則綿延不絕於耳的疲勞轟炸與衝突恐難避免。


2. 找到模式,趨吉避凶:

 

這是解題的關鍵,找到影響應變數的自變數!白話文就是從問題發生中找到影響的共通原因,比方說下過大雨或地震過後是影響土石崩落的共通原因,那麼當遇到的時候就儘量不往山裡去,行車也儘量避開邊坡多的地方。


3. 珍惜所有,享受其中:

 

當我們細細數算所擁有的恩典及存在於我們周圍的美好的時候,才會發現雖然我們永遠會遇到許多的挑戰,但其實有些情誼與支持永遠存在,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因此更要常想一二、擴大一二。

 

即便步入中年,母親反覆叮嚀的力道從未減緩,或許這就是親子之間那份濃郁又緊密的連結吧?

 

猶記大學時期與初戀的女友分手,假期不想回家,怕被有偵探底的母親發現會擔心,於是乘坐火車到高雄找同學散心,卻又在陌生的城市裡迷了路,慌亂之中想到的還是媽媽,等找到定點後連忙打了那個年代僅有的投幣式公共電話回家。

 

天南地北瞎聊一下,還是在媽媽說要記得吃飯跟睡覺的時候,在電話那頭流下淚來,或許比起許多的山盟海誓不變的諾言,媽媽暖心又嘮叨的話才是亙古不變。


(作者為台積電慈善基金會執行長、國立清華大學職場溝通學教授)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