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模糊揉眼睛角膜破皮,竟是白內障作祟
水晶體如同照相機的鏡頭,主要功能是負責調整焦距,鏡頭必須清澈透明,透光度才會好,而白內障指的是透光度變差,視線清晰品質下降,就像隔了一層毛玻璃擋在前面。眼科醫師陳逸川醫師表示,臨床上常有病人總是覺得眼睛有淚水或分泌物阻礙視力的清晰,因而不斷想揉眼睛,但久而久之竟把角膜也擦破皮,最後確認是白內障引發的模糊感作祟。
由於白內障造成的視力模糊,引起的是全面視力下降,有時也會造成度數異常,有1名年近50歲的男性原來高度近視800度,1年前突然發現視力變得模糊,以為是眼鏡度數不足,到眼鏡行測量發現度數已飆升到1000度,翌年又往上近1200度,就醫檢查後確認為核性白內障。
依賴3C、過度用眼,導致核性白內障年輕化
以往核性白內障病患以6、70歲為主,陳逸川醫師在近幾年的看診經驗中,發現罹患核性白內障年齡下降至5、60歲逐漸增多,往往抱怨視力模糊、近視度數快速加深,配眼鏡也無濟於事,還有原本1000度近視,最後竟高達2000度,結果一檢查都是核性白內障。
歸納原因可能與現代人重度依賴3C產品、過度用眼有關。
每個人隨著年紀增長、老化,一定會面臨到白內障,只是每個人體質不同,白內障進展的時間不盡相同,可能一眼進展較快,另一眼進展較慢。
白內障是器官的退化表現,其他原因像是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提早導致水晶體退化,還有長期服用精神科用藥、類固醇,或受到外傷撞擊造成眼睛發炎、虹彩炎,及電銲工人、常曝曬於戶外受紫外線傷害等,這些都會造成白內障提早生成。
白內障手術輔助飛秒雷射 3 大優勢 1 次看
白內障不可逆,水晶體一旦混濁霧化後回不到原始狀態,所幸醫療科技不斷演進,現今的白內障手術以微創手術進行,可將混濁的水晶體以超音波吸出,再植入高階多功能水晶體,就能將原有的高度近視、老花、散光一併解決,重獲好視力。
陳逸川醫師進一步說明,目前飛秒雷射輔助應用在白內障手術已是趨勢,能達到「更精準、更穩定和更安全」3大優勢:
▸ 更精準:原白內障微創手術會先在角膜以刀片切割0.2至0.3公分,再將包覆在白內障外層的前囊袋,以手工撕出一個大小適中的圓形開口,即便經驗再豐富的醫師也難以每次都能切出工整的圓形。現在可透過飛秒雷射進入嶄新無刀雷射時代,利用電腦3D掃描、精準定位,以雷射取代實體刀片,可在角膜表面製作一個更精準的傷口。
▸ 更穩定:利用飛秒雷射將白內障外層的前囊袋畫出一個平整且均勻的圓形開口,吸出白內障後會留下一個透明囊袋以置放人工水晶體,囊袋開口愈均勻、受力愈平均,穩定性更佳,有利於精準置放高階人工水晶體,正確定位並彰顯最佳效果,降低因位移而可能影響視力清晰度或失焦。
▸ 更安全:輔助使用飛秒雷射可以將白內障切割成非常細小的碎塊,透過超音波只需低能量即可完成吸出白內障,比起一般單純用高能量超音波吸出白內障,能減少43%的能量消耗,也可降低角膜細胞的傷害及發生水腫的機率。
不論對於視覺品質要求度高,希望視力回到年輕狀態,選擇高階人工水晶體;或是希望術後恢復期縮短,更快回復生活便利性的病患,輔助飛秒雷射可以達到更穩定、精準的狀態,徹底發揮高階水晶體的最佳功能,視力達到更滿意的目標。
至於白內障過熟較困難的案例,經由飛秒雷射也能大幅降低手術可能的風險。
白內障手術後照護避免感染,做好紫外線防護
陳逸川醫師提醒,飛秒白內障術後第1周勿揉眼睛,在洗澡、洗頭和洗臉時,應防水進入眼睛避免感染,並定期回診、點藥水;術後2周避免進行劇烈運動、防撞擊眼睛。
此外,目前認定白內障與紫外線照射密切相關,出外應戴墨鏡、帽子等做好防護,若感覺視力模糊、影響生活,儘早赴眼科檢查,及時處理。
(本文獲「NOW健康」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