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1小時送來3個腦出血病患」!低溫是心血管病患最大殺手…醫曝:這「2時段」最危險

「急診1小時送來3個腦出血病患」!低溫是心血管病患最大殺手…醫曝:這「2時段」最危險

入冬最強冷氣團襲台,北部今晨低溫僅9度,但中央氣象局預報會越晚越冷,新北、基隆及新竹局部地區更有6度以下低溫發生的機率。天氣急凍易誘發心臟病、急性中風,臉書粉專「急診男爸one」表示,光是週二(12/19)短短1個多小時,就送來3個腦出血患者,示警未來幾天氣溫持續下探,腦血管與心血管疾病的病患就醫人數,「應該也是會直線上升」!

其實受輻射冷卻效應及冬季晝短夜長影響,「清晨5~6點」及「晚上8~9點」是最容易引發血管收縮、血壓變化的危險時段。國健署提醒,如果習慣晨運,建議低溫時期晚點出門,並注意自身保暖,以漸層式穿著隨溫度變化穿脫,維持體溫穩定。而且運動前一定要充分暖身,適度補充溫熱開水,增加身體血液的流動性,最好結伴運動,相互照應。

 

連日低溫造成不少心血管疾病患者不適,急診醫師粉專「急診男爸one」發文指出,這幾天氣溫驟降,許多病患因血壓升高造成不適來急診就醫,腦血管疾病患者也明顯變多。急診室短短1個多小時就陸續送來3名腦出血病患,分別是50歲男性、64歲女性與47歲男性,分別有單側肢體無力、口齒不清等症狀,其中一位甚至昏迷。

 

「監視器因為血壓飆高,噹噹噹一直響不停…」急診男爸on指出,接下來幾天氣溫持續下探,腦血管與心血管疾病的病患就醫人數,恐怕也將直線上升,若本身有高血壓的患者,天冷氣候務必要注意保暖,避免溫差造成的不適感。他也提醒,三高患者一定要按時服藥,早晚規律監測血壓,以避免高血壓相關的急症!

 

 

無獨有偶,上週日(12/17)台北馬拉松開跑,正好遇上大陸冷氣團來襲,近3萬名選手中,就有3人OHCA(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另有1人中風,4位都是男性,年齡分佈在26~50歲之間,幸好緊急送醫後都恢復心跳呼吸。

 

對此,台北市衛生局局長陳彥元也提醒,當溫度降低時,血液濃稠度就會增加、血壓容易不穩定,易誘發心臟病、急性中風,呼籲民眾一定要加強保暖。如果突然出現胸悶、胸痛、呼吸困難、臉部表情不對稱、單手無力下垂、口齒不清等症狀,應該要儘速就醫接受治療。

 

心血管疾病發生與氣溫變化息息相關

  

尤其是「清晨5~6點」及「晚上8~9點」,這二個時段除了氣溫低,也因為晝短夜長,容易導致血管收縮,引發血壓的變化。

 

而除了定期量血壓,控制脂肪及鹽分攝取量、戒菸、少喝酒、控制體重及適量運動等;避免過大情緒起伏,保持心情愉快,作息正常,避免熬夜也是不二法門。

 

特別是許多人喜愛在冷冷的天氣泡澡、洗溫泉,但泡湯時應避免溫度過高、浸泡時間過長,或冷熱池快速交替入浴。

 

心臟病徵兆:

 

臺大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虞希禹指出,心肌梗塞最大的特徵就是「突發性」的胸悶、胸痛,患者往往形容胸口像是被大石頭重重壓住,甚至像是「被大象踩到」。再加上心肌缺血、導致肺積水,使得喉嚨會感覺緊縮,「像一口氣卡在喉嚨呼不出來!」

 

綜合來說,胸悶、呼吸喘、暈眩、盜汗,都是心肌梗塞的基本症狀;有些人則會出現輻射性疼痛,如下巴、左手、左胸、左肩疼痛等。

 

這些症狀若持續5分鐘以上,就很有可能是心臟病急性發作,應該要立即就醫接受治療;有冠狀動脈疾病史之民眾,一旦出現上述症狀,最好立刻平躺休息,服用舌下含錠(硝化甘油片),「如果一次不行,隔15分再(服用)一次,如果2次還是不行,就要趕緊叫救護車,不要再撐!」

 

虞希禹強調,心肌梗塞的治療首重「及時」,「最好能在發病30分鐘內送到醫院,60分鐘內將血管打通!」而每延誤30分鐘,死亡率就上升8%,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搶命戰爭。

 

延伸閱讀:

56歲衛福部司長睡夢中猝死!太太凌晨驚「他全身冰冷」,疑天冷致心肌梗塞…重症醫揭6大危險習慣

 

中風徵兆:

 

當身邊有人不舒服時,可請對方做以下動作:

 

(1)微笑:是否有嘴角歪斜臉不對稱。

(2)舉手:平舉雙臂,是否無力下垂。

(3)說你好:是否說話不清楚。

 

如出現以上任一症狀,不要自行開車,應立刻撥打119,並記下發作時間,3小時內迅速就醫,把握黃金治療期。

 

延伸閱讀:

警值勤突癱軟,友喊「你中風了」急送醫搶回一命!醫「3小時打通血管」:萬中選一幸運

 

 

另外,許多長者即使不跑馬拉松,也有晨運習慣,國健署提醒,出門運動要把握「保暖、熱身、補水」3要訣:

 

1、保暖:出門運動時,從頭到腳都要保暖,尤其頭頸部不能輕忽。

 

2、熱身:運動前要「充分」暖身,以提昇肌肉溫度,促進血液循環,還可以增加關節活動度與肌肉延展性,以預防運動傷害。

 

3、補水:身體水分不足,可能導致血液過於黏稠,流動性不佳,造成一定的風險,而運動時要適時補充溫熱開水,多次且慢慢喝,可以避免大口喝水造成胃脹等情形。

 

戶外活動中,每15分鐘飲水200~300毫升;若活動超過1小時,則需補充含低濃度碳水化合物及電解質的運動飲料,避免飲用含高糖分、咖啡因或酒精成分之飲料。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