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長照、親友死別、離開職場...精神科醫師看超高齡社會:熟齡後不得不面對的「70歲危機」

父母長照、親友死別、離開職場...精神科醫師看超高齡社會:熟齡後不得不面對的「70歲危機」

圖片僅示意

我認為在65歲到70歲這段期間,大部分人都會面臨到人生中的許多困難。

無論是照護父母或配偶、與親朋好友生離死別、離開習慣的職場等,隨著超高齡化的發展,70歲可說是人生中全新的一個章節。

如果是年輕時,可能比較容易跨過這種人生中的重大關卡,但到了身心功能都越來越衰退的70歲後,這些難關就會成為相當大的負擔。

本章中我想站在精神科醫師的立場,與大家分享該如何順利度過這些「70歲的危機」。

 

首先,一起來思考看看,關於到了退休年齡而離開職場的這件事吧!

 

在一間公司裡工作了漫長的歲月後,因為到了規定的退休年齡而必須離開職場,這對每個人而言應該都是人生中的重大關卡。尤其是很多男性都會將工作與人生畫上等號,到了這個時刻就像是要重新打造出新的人生一樣,當然會覺得不知所措。

 

再加上工作的期間越長,越會感受到某種失落感,有些人還會因此感到悶悶不樂。

 

如果這些失落感是來自於離開職場後就失去了夥伴,不妨定期找以前的同事們聚會。偶爾跟以前的好夥伴們一起相約喝酒、打高爾夫球,心情也會變得開朗許多。正因為已經退休了,只要與意氣投合的朋友來往就好,生活應該會變得更有趣。

 

問題是萬一離開職場後就覺得彷彿失去了自己,也失去了整個人生的情況。這樣的人往往認為「在公司工作時的我才是真正的我」。可是,這樣的想法不過是錯覺而已。

 

退休後依然對於以前的部長、董事頭銜念念不忘的人,正是陷入了這種錯覺之中。因為失去了這些頭銜後,就彷彿失去了原本的自己,而感到寂寞不已。可是,頭銜跟地位本來就是外在的虛名,跟你身而為人的本質並沒有關連。

 

舉例來說,當你身為部長時原本親密往來的人,當自己離開公司後對方就突然翻臉不認人,就表示對方只不過是看上你的頭銜而與你往來而已。這樣的人際關係真的值得珍惜嗎?

 

應該是認同自己的為人、無論頭銜如何都與自己熱絡來往的人,才能稱得上是好友吧!

 

我們該重視的是自己的本質,而非頭銜等虛名。所以不需要因為離開職場,就擔心自己成為「一無所有的人」。反之,不妨把退休當成是一個可以擺脫頭銜、讓自己獲得自由的機會,讓周圍的人可以針對你的本質做出評論;而你也終於可以認同真正的自己,打造出真正的人際關係。

 

另一方面,當然也有些人是因為在工作時可以盡情發揮自己的能力,認為自己在工作時閃閃發光。比起以往在職場上發光發熱的自己,現在的自己好像做不了什麼大事,而感到沮喪失意。

 

不過,就算離開了公司,以前在工作上努力過的經驗、能力與智慧等,都還在你身上沒有消失。

 

如果是本質的部分,不會因為你離開了職場而改變。所以不需要感到沮喪失意,請思考看看要如何將你所擁有的能力與經驗,運用到下一份工作,或對社會有所貢獻。

 

若是因為退休而沮喪消沉,活動力瞬間一落千丈,絕對是加速老化的一大推手。因此,建議大家不要一直陷在悶悶不樂的情緒中,早點開始尋找新的工作、從事義工活動,或發展自己的興趣吧!

 

作者簡介_和田秀樹

一九六○年出生於大阪府,畢業於東京大學醫學部,現為精神科醫師。曾任東京大學附屬醫院精神神經科助手、美國卡爾梅寧格精神醫學院國際研究員,現在是和田秀樹身心診所院長。身為專為高齡人士服務的精神科醫師,投入高齡醫療領域超過三十年。

本文摘自商周出版《幸齡人生70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