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家之前來我家玩一次吧。」
幾個月前還只是說說的邀請,沒想到朋友真的買了漂亮的花來我家。距離我們上次見面已經快一年了。
「我知道你每次喝咖啡都會配甜點,所以來的路上買了馬卡龍。」
「你不是在實踐零廢棄,所以不用塑膠袋嗎?所以我不想和店家拿塑膠包裝,打算用家裡的小菜盒裝,沒想到盒子的辛奇味道太重了,我後來還是拿了店家的塑膠盒。但是我沒拿塑膠外袋喔!我做得很好吧?」
「你下次也來我家烤肉吧。啊,但是你現在吃素對吧?」
雖然在和朋友聊天時我沒有表露出來,但是她說的這些話讓我有點吃驚。幾個月前,因為我說要寫部落格,所以她請我傳網址給她,後來經常去部落格留言,我當時沒有很在意。見了朋友後才發現,她非常認真閱讀我寫的文章,透過這些文章,她比以前更了解我了。
在我們聊天時,我不必再加油添醋,也無須再煩惱是否要講某些故事,我能展現出真實的自己,所以覺得很高興也很感激。仔細看了朋友帶來的花,想起來經常在部落格寫自己最喜歡黃色的鬱金香,朋友買來的正是討喜的黃色鬱金香。
我曾經非常在意,也很敏感地計算手機裡有幾個聯絡人,社群媒體有多少好友,在我臉書照片按讚的是誰。因為我認為朋友越多越好,偶爾覺得能稱得上是朋友的人稀稀落落時,就會有點消沉,甚至極端地想:
「我的人生活錯了嗎?大家討厭我嗎?我做錯了什麼?」
有些東西是越舊越貴,我曾經以為朋友也是如此,所以就連偶爾會刺傷我的朋友、只在需要時才來找我的朋友、沒有共同興趣,見面後只說表面話的朋友,我都不會自己先斷絕關係。「畢竟是認識十年的朋友嘛」、「這是從小學就認識的朋友」……我認為一起度過的長時間是友情的保證,所以儘管這些人際關係有時讓我苦惱,仍然無法斷除。
生活環境改變,人的經驗和想法也會隨之變化。小至口味或喜好,大到關心的事、價值觀甚至個性都會改變。每當發生畢業、搬家、離職、結婚和世界旅行等動搖生活的事件時,我都會成為與過去截然不同的人。
二十幾歲時我喜歡在深夜續第二次、第三次攤,並在江南市中心散步玩耍。到了三十歲,比起深夜的派對,我更享受白天喝茶的時間,並且偏好在日落之前回家。如果我還和喜歡深夜喝酒的朋友們聚會,彼此無法愉快相處也是理所當然的。
但是過去的我很難接受這種自然的變化,總是在思考如何抓住因為彼此喜好改變,所以友誼褪色的關係,並且為此費盡心思,在明知彼此不再愉快的聚會中,以開心的假笑填補沒交集對話中的空白。
就這樣結束空轉的聚會後,每次在回家的公車上我都覺得很空虛。
以前的我忍受不了疏遠,也不了解這不是誰的錯,生活中就是會有這種自然變淡的關係,更不知道我可以選擇切斷已經不適合、只會讓我痛苦的關係,長久的關係並不是無條件就是最好的。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越來越常感受到聚會後的空虛。越走越不愉快的空虛回家路讓我明白這種消耗性的聚會是徒勞的。我怕寂寞,所以勉強維持緣分,卻越聚會越寂寞。現在我決定不再這麼做了。我接受這種變化,自然而然失去聯絡並疏遠是最好的分手,我也不再拘泥於人際關係了。
「不阻止來者,不抓住去者」這句話充滿人生智慧。我們有機會與人結緣,並出現能親近的契機,也會有從彼此的人生中疏遠或消失的時候。這樣一想,我就能以更自在的心態對待人際關係。「我們到死都是朋友」、「這份友情會永遠持續」,隨著這些想法和執著的消失,我反而更能竭盡全力對待現在留在身邊的朋友,因為我知道每次的見面都可能是最後一次,所以覺得用「以後、總有一天」來推遲是很可惜的。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我超越了人際關係中遇到的所有困難,我有時仍會受傷或傷害他人,也會期待後失望,或給出真心後覺得後悔,但是我知道舊朋友離開後,新朋友仍會到來,幾年前突然斷絕的關係也可能再次延續,甚至因為填補了裂痕,關係變得更加牢固,所以我決定坦然接受所有的變化。
如果有人問我現在有幾個朋友,我想十隻手指頭可以數完。與擁有許多朋友的時期相比,我完全沒感受到不足。雖然現在我只有少數朋友,但是每次見面時我都會感受到健康的能量和良好的互動,這樣的關係就足夠了。因為我知道人類的孤獨並不是能透過與很多人見面而填補的。
每天早上,當我為插著黃色鬱金香的花瓶換水時,我都會想起幾天前來家裡玩的朋友。我想著她閱讀我的文章,理解我喜歡的東西,並送我禮物的珍貴心意。這真的很寶貴。我當下就打開手機發訊息給朋友:
「我今天早上也幫花換水,每天早上都因此覺得很幸福,謝謝你。」
(本文摘自《某天我的衣架就垮了:日常的卸載練習,你不必再過得廉價而馬虎》,遠流出版,李慧林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