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想不起來,是「失智」還是「老化」?莊宜芳醫師:從年輕開始存腦本,掌握40%機會遠離失智

老是想不起來,是「失智」還是「老化」?莊宜芳醫師:從年輕開始存腦本,掌握40%機會遠離失智

台灣步入高齡社會,據台灣失智症協會數據顯示,65歲以上老人每13人有1人失智,80歲以上每5人有1人失智,未來20年台灣失智人口約每30分鐘增加1人。「如何預防失智症?」根據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公共衛生所副教授、亞東紀念醫院精神科醫師莊宜芳分析,雖然失智有60%來自於老化、基因等因素,但仍有40%機會可透過早年、中年、老年不同階段的生活及健康習慣養成,扭轉失智風險,打造健康的老後生活。

「失智症早期徵兆與正常老化頗相似,皆以記憶力衰退為主。」莊宜芳分享,訪問當天早上門診來了一位老太太,因家屬發現她這幾個月記憶快速退化,認為她罹患失智症。進一步詢問後,發現近幾年老太太記憶力就有逐步下降現象,但家人不以為意認為只是正常老化。莊宜芳表示:「失智初期確實較難判斷,在醫學上會對患者進行量表測驗,透過相關工具檢視認知功能,確認是否罹患失智。」

 

至於在生活中,該如何辨別失智前兆或正常老化?莊宜芳建議,從忘記事情熟悉程度判斷,同時注意「想起來的時間」和「遺忘的頻率」,若常忘記每天固定行程,或最要好朋友名字,尤其過了很久都想不起來就該留意。莊宜芳也提到,長輩到一定年紀,可用「流水帳日記」追蹤自己的記憶力狀況,她分享,自己的媽媽也是失智症患者,幾年前感覺記憶力大不如前,開始每日流水帳記錄每日行程,不只訓練大腦,家人也可透過紀錄,檢視她記憶力退化的程度。

 

而造成失智症的原因很多、病程也不一,像是阿茲海默症,一般都是晚發型,但也有部分原因造成早發型阿茲海默症,「像美式足球員腦部常反覆受到撞擊易有腦傷,或是中風、代謝異常者,都可能罹患早發型失智症。」

 

莊宜芳也提醒,若身旁有人罹患失智,盡量不要常改變他們的生活環境,像是輪流住子女家中、頻繁改變日常居住環境,「失智者,對環境適應能力逐步下降」維持生活的穩定及規律,有助減緩症狀加據。

 

究竟有多少機率能預防失智?「四成!」莊宜芳表示,六成造成失智症的因子無法預防,像老化不可逆、基因不可改,但剩餘的四成是我們可努力的,在早年、中年、晚年三階段,可做不同的預防:

 

早年:多方學習及閱讀、培養腦本。研究顯示,教育程度越高,對大腦保護力越好。

中年:建立良好生活習慣、注重身體健康,避免心血管、肥胖、高血壓等問題,可遠離失智因子。

晚年:如上述中年時期同樣要避免慢性病上身,遠離菸酒、多參加社交活動,提醒自己不斷地動腦。

 

最後莊宜芳強調,對新事物保持好奇心、勇於嘗試、結交新朋友,對大腦都是好的刺激與挑戰,有利遠離失智風險、有助維持優雅老後生活。

 

「不要覺得老了就沒辦法,其實我們的大腦非常有潛力和彈性,希望大家都能老的耳聰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