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兒子大學畢業即前往美國深造,爾後留在當地娶妻生子自組家庭,十數年過去了,如今即便父母生日或過年也都少有聯絡,更不用說回台探望了。
他們初期雖主動聯繫關懷兒子,久了卻因為沒有共同話題,彼此陌生感越來越重,最終形成一道阻隔親情的高牆。這位在大學當教授的朋友,隨著年歲漸增健康日下,對於逐漸隱去的親子情,只有與日徒增的傷心。
親情是與生俱來嗎?還是跟愛情或婚姻一樣需要經營?又要如何經營?不同於兒時與父母是情感依附的自然連結,成年子女無論在家或是離家都已成長為獨立個體,親子的深入交流、關係的連結,可能因觀念或距離而漸行漸遠。
我兒子高中畢業後赴日就讀大學,隨後留在日本就職;上次見面是3年前赴日參加他的畢業典禮,之後就因新冠肺炎只能藉由視訊聯繫。與兒子分離的7年期間,我們最長的相處,只有他大三時一趟為期2週的歐洲旅行。
時間能改變許多事,離家前他是一個未成年、凡事依賴父母的小孩,7年後已成為一個26歲略偏內向、主觀意識稍強的高所得理工單身漢了。
7年間他獨自經歷大學生活、打工、找工作、換工作、新冠確診、購屋及戀愛又失戀等「人生正負面大經歷」,除了購屋之外,訊息傳到父母耳中時都已是雲淡風輕,若有傷口也早已結痂了。而我們期間實質為他做過的,除了大學及購屋的金援外,就只有兩次偷偷寄了幾片口罩過去(當時日本極缺口罩,台灣也禁止口罩出口)。
我們擔心越來越少生活交集,會演變到前述朋友一般的狀況,於是發想了去日本探望兒子的「陪伴之旅」。
2個月的陪伴之旅,為遠距親情重新加溫
終於等到疫情不那麼風聲鶴唳,我們去年暑假便飛往東京。久違見面母子深深擁抱,小時候放學回家時彎腰擁抱他的記憶瞬間湧上,只是如今他已經是個身材個頭都比我高出許多的年輕人了。雖然如此,我著實沒把握能否和7年沒有一起生活的26歲孩子融洽相處2個月。
在東京期間,我們經常進行全家人都喜愛及擅長的自行車夜騎,如同村上春樹《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威士忌》的感受,「夜騎」便是這段親子共享美好夜晚時光的語言。兒子前導、爸爸殿後、媽媽居中,一起瀏覽東京這個巨大城市的場景成為我們的語言,啟動彼此心靈的交流。
兒子住在26層樓、400多戶的大型高樓社區,室內約18坪的2房1廳小屋,我們暫居期間,兒子便在書房打地鋪,同時也為了我們白天的自在,而將原本可在宅工作改成到公司上班。
早上我們一起吃早餐,晚上準備晚餐等他回來一起開動,或是相約附近外食。沒有外出夜騎的日子,三人蝸居在客廳連書房的小空間一起看電視、聊天及説說工作情事(父子都是理工男)。雖然空間及生活上必須有所犧牲配合,但親子情感卻是點點滴滴在膨脹厚實。
對於回家就有媽媽的晚餐,兒子也坦言很享受,說小時候放學回家喊餓,就有點心及晚餐的畫面,又從記憶中化為現實場景。原來獨居的他下班就累了,首先做的就是按下暫停鍵放空自己,直到8點多肚子實在餓了,才會考慮晚餐的事,長久以來晚餐併宵夜不但不健康,更導致體重直線上升。
成年觀點彼此交流,親子之間更親密
同住期間,我們夫婦二人有幾次外出旅行,以紓解兒子「身邊一直有父母在」的壓力,藉由離開幾天放他自由;另外也安排了一趟3天2夜的親子之旅,以延續中斷許久的親子旅遊習慣。而這趟旅行,創造了新的、不同於過往的親子溝通模式。
那次旅行,我們住在一間日式獨棟老屋,夜晚親子三人喝著小酒、配著小菜,氣氛自然隨意,期間聊到兒子未來及我們老後的打算等,這些話題若是分隔兩地,應該是少有機會開口的。
此外也談到投資相關議題,客廳剛好有面大白板,三人認真對投資標的之利弊得失理性地發表意見,兒子將內容及數據一一寫在白板上,最後大家討論形成共識,由兒子總結論。
這樣的時光、這樣的話題,這樣的大人之間深入的討論方式,對兒子和我們都是全新的互動。過去由我們決定他的許多事,大學之後由他自行決定有關自己的事,但這晚我們都了解到彼此經歷及意見的珍貴,更理解也享受了能一起討論交流、共同決定有些事的愉悅和價值。
雖不是刻意的經營,但2個月的親子時光已在各自心裡埋下更親密、更理解、更信任的種子。在兒子心裡,原本單純的親子關係適度擴張,成為可以信任、面對面談事情的朋友關係;而身為父母,也因為看見孩子的成熟成長,可以放下憂心。
一場爭執改寫關係,心態改變、彼此尊重
然而這趟旅程並非沒有風暴,考驗在第3天就開始了。剛來時看不慣兒子住家的髒亂,我們便開始全屋大清掃,也做了點較順手的移位,並將櫃子裡隨意放置散亂的文件、書信一一歸類。兒子回來時我們還開心展示成果,豈料兒子瞬間變臉,大聲斥責我們勿隨意動他的東西,更負氣不說話。
這時我們才意識到,跟已是獨立個體的成年孩子相處,不能再用以前的習慣或模式。我們跟兒子道歉,也說了不會再隨意動他的東西;同時兒子也認知到,自己的反應就像一不高興便直接生氣的小孩一樣。
在那之後,即便有相處上的小爭執,兒子也明顯修正了自己的態度。經過此事,雙方都意識到親子相處,彼此要加一點尊重,將關係的一部分調整為「朋友」,相處起來能更加融洽。也慶幸有這件衝突、而且是一開始就發生,讓兩代都有機會及早調整心態。
2個月的幸福親子時光,是感觸滿滿的相互陪伴之旅,看似我們去陪伴孩子,但實際上更是孩子陪伴了我們。
主動參與子女生活,互動的愛要及時
回台後感覺親子間的聯繫頻繁了些,兒子也更願意分享身邊發生的事,或許是「開口」不再讓他感到陌生及沈重。
「陪伴之旅」讓我深深體會到,親子雖然有血緣的聯繫,但一樣需要交流經營,而遠距離親情和遠距離婚姻一樣,都需要維護。
與其被動盼著假期孩子回來,也不妨思考如何主動、適當參與單身成年子女的生活,並深化「新關係」。這段時光或許會成為雙方最親密、最能溝通交流的一段寶貴時光,因為兒女結婚後,關係勢必得再調整了。
否則一旦隨著時間及距離增長,親子關係就有可能「有頭有尾」—有養育、有送終,但中段卻是令人傷感的「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的無限延續。
許多幸福熟齡的論點之一,是要活得獨立、活得開心,若是和子女關係如前述大學教授的朋友一樣,那麼再怎麼完美規劃的大人生活,心中終究有一片傷心海。
作者簡介》盧亞屏,民國50年生,大學主修數學。大學畢業後國內外工作經歷30年。55歲退休、56歲進入淡江大學日文系研究所,畢業後在母校兼課。60歲進入政治大學博士班就讀,研究日本科技發展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