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忙工作養家,老了和兒子變疏遠,他婚後難得碰面也講不到幾句話!孩子和我,怎麼距離越來越遠?

以前忙工作養家,老了和兒子變疏遠,他婚後難得碰面也講不到幾句話!孩子和我,怎麼距離越來越遠?

達志(示意圖,非當事人。)

如何改變家庭疏離的氛圍,為親子關係增添幸福的元素?

 

練習對每位家人微笑著說早安

 

如何改變家庭疏離的氛圍,為親子關係增添幸福的元素?

 

●首先,你要懂得照顧自己。

 

.每天撥時間(長短不拘)做自己喜歡(或感興趣)的事。

.先讓自己的生活有幸福感,才有能量傳遞幸福給家人。

 

●家庭疏離的氛圍,大多來自家人相處的某種慣性(如:不習慣主動關心對方)。

 

.不需要刻意打破這個慣性,只需要嘗試「增添」一點新元素即可。

.比如早上起床時,家人通常都忙著盥洗、整裝、準備出門,但今天你決定在見到每一個家人時,微笑著道早安。

 

●想與家人親近,增進彼此的理解,「對話」是不可或缺的方式。

 

.不要把「對話」想得太高深、艱難,尊奉為一門藝術,那只會讓你望而卻步。

 

你家也是「閱兵場」嗎?

 

某回在親子關係工作坊結束後,和一位阿嬤級學員聊天,她感嘆地說:「以前年輕時忙著工作賺錢,跟小孩相處的時間不多,家人在生活中常常都是各走各的路,即使住在一起,一天也講不到幾句話,久而久之,我和兒子也變得疏遠了。他從小就不太對我說他的事,除非我問才會講幾句。他婚後沒跟我們住,見面的機會更少了,難得碰面時還是講不到幾句話。」

 

「所以,你覺得愧疚嗎?」我問她。

 

她說:「有一點。但也沒辦法,當時每天忙得團團轉,實在沒太多時間陪小孩。現在他也有了自己的孩子,應該會體諒我們當時的處境吧!」

 

在講求速度和效率的時代,「忙碌」幾乎是每個現代人的日常,而當這樣的狀態被帶入家庭裡,的確就像這位媽媽所說,家人雖然同住在一個屋簷下,卻各有各的行進軌道。

 

這樣的家庭圖像,薩提爾以「閱兵場」來形容。

 

意即家庭成員間常可見彼此在家中來去、流動,但鮮少有交集,以致每個人都好像站在台上的司令官,看著士兵川流而過,卻是隔著遙遠的距離。

 

忙碌雖是不可逆的現實,但誰也不樂意家庭淪為閱兵場。每當想起那位媽媽略顯無奈又自責的神情,讓我覺得這實在非常值得深思。

 

針對「家庭時間」的管理,薩提爾有三點建議,對於經營家庭及親子互動常覺得缺少時間與心力的我們,相當具有參考價值。

 

一、製造兩個人的時間

 

平常要騰出全家人共聚的時間較不容易,因此可以從「兩個人」的對話著手。

 

每天利用機會,直接與家中的一位成員交談。而不要總是透過第三者的轉述去片面地理解家人,這樣可以避免曲解與刻板印象的產生。

 

我常利用接送兒子去上課或補習的時間,在車上和他閒聊:「你今天在學校還好嗎?我看老師在家長群組裡po了好多美食照。你們班今天辦什麼活動?」

 

「因為期中考快到了,所以我們今天『期中進補』,愛心媽媽買了好多食物來班上,大家都吃得很開心!」兒子笑著說。

 

「哇!你們好幸福喔!我以前讀國中的時候都沒有這種福利。」

 

在車上的對話常就像這樣無主題的閒聊。透過這個機會,我才得以窺見兒子的某些生活情境與細節。

 

雖然時間不長,但可以直接感受到彼此的關心和親近,在車流之中前行,是非常令人享受的「魔術時光」。

 

二、營造全家人的時間

 

雖然全家人連要一起吃頓飯都不容易,但營造全家人共處的時間,仍是非常值得努力的目標。

 

薩提爾提出了「天氣報告」這個工具,建議家人們相聚時,可以針對這五個主題,自由地表達個人的感受或想法:

 

●「欣賞或感謝」。

●「擔憂或困惑」。

●「抱怨和提議」。

●「我的新資訊」。

●「希望或願望」。

 

最近,我嘗試在孩子們就寢之前,邀請全家人圍坐在臥室地板的軟墊上,趁著大家沐浴過後、身心放鬆之際,利用十分鐘的時間,請每個人針對上述五個主題(擇一或複選皆可)自由進行抒發。

 

我先拋磚引玉:「我想感謝大家今天的配合,讓我在忙碌中還能有種從容的感覺。如果大家都在狀況外,我可能會疲於奔命,所以我想謝謝大家的合作。」

 

太太接棒:「我喜歡大家圍坐在一起說話的感覺,希望以後可以常常這樣做。」

 

兒子想了一下,接著說:「國中的考試很多,我對於自己的數理科分數常常很難提升,感到有點擔心,希望能夠找到比較有效的讀書方法。」

 

女兒看大家都講得頭頭是道的樣子,思考了一下之後,說:「我最近喜歡看跟料理有關的書或影片,也會自己試著做。要特別謝謝姑姑買了小廚具送給我,讓我想吃什麼的時候,可以自己動手做。」

 

大家說完之後,突然對於「天氣報告」這個名稱有種會心一笑的瞭然。

 

因為面對面的表達與聆聽,能使彼此深刻地感受到情感與想法交流的溫度,它就像支「溫度計」,可讓人感測到這個家與家人的真實面貌。無論顯示的是冷熱或陰晴,家人們此刻都同在一起。

 

這個小活動,對於情感的凝聚與促進彼此理解甚有幫助,且不耗時,非常值得一試。

 

 

三、給自己獨處的時間

 

為了經營家庭與親情,我們費心規劃了與家人共處的時間。然而在關照家人的同時,「照顧自己」其實也非常重要。

 

尤其許多人在工作一天之後,回家又得馬上肩負照顧一家大小的責任,往往忙得忘了自己,長期下來,不但對個人的身心健康有害,對於夫妻、親子關係的維繫,其實也造成耗損。

因此,每天留一點時間給自己,運動、書寫、閱讀、靜坐……從中補給能量,是非常必要的。

 

太太是國小教師,下班後,常常還在家長群組中傳送或回覆訊息,忙得不可開交。

 

我建議她要設下界線,提醒自己下班了就盡量不要在群組裡宣布事情;也讓家長知道,她在晚上八點之後就不會再回訊息了。如此一來,才能擁有較為完整的晚間時光,與家人、還有自己相處。

 

近來在晚飯後,她會獨自到社區的中庭漫步,或坐在房裡的沙發上閱讀、放空,似乎較能放慢速度、品味生活了。

 

她也覺得以前總認為自己做得不夠多,拚命想超前進度,結果把自己搞得很累。但是自從開始多花點心思照顧自己,允許自己可以慢下來之後,身心真的舒坦多了。

 

面對越轉越快的世界與永遠在追趕時間的自己,有時我們會覺得要再多擠出一點時間,簡直是天方夜譚。然而,若連撥時間照顧自己都覺得浪費,其實照顧家人的品質也不會太好。

 

我從太太身上看到的是,當她懂得每天留點時間照顧自己,其實也是同步滋潤我和她之間的伴侶關係,及她與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因為她的身心舒坦,這個家就會有一個幸福的女主人,而與她同在一個屋簷下的我們也將同步受惠。

 

有覺察,就有機會實踐;能實踐,便可帶來改變與滋養

 

將這三種管理家庭時間的方式運用到現實生活時,或許你會覺得很難每天面面俱到、盡善盡美,但是有覺察,就有機會實踐;能實踐,便可帶來改變與滋養。靈活地運用,增添在家庭經營裡,將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真心地祈願每個家庭都不再是閱兵場,而是大小江河交匯的幸福流域。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摘自《孩子越倔強,我越溫柔:30個關鍵指引,陪孩子、也陪青春期的自己再長大一次》,寶瓶文化出版, 吳孟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