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2次崩盤教我的事!熊市真是怪東西:你能用最低廉價格買進最好股票,擇時不管用,必須堅持下去

經歷2次崩盤教我的事!熊市真是怪東西:你能用最低廉價格買進最好股票,擇時不管用,必須堅持下去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達志

我可以坦誠的告訴你,股市在1987年10月19日大跳水時,一天下跌508點我也有些動搖。我們在一週之內損失了我們花了一年時間賺進的收益。這種感覺就像是遇到車禍後在醫院醒來,發現自己失去了一條腿。

你無法相信自己會遇到這種事。

 

我當時其實很擔心我們的世界確實改變了。我擔心這只是開端,隨之而來的將會是漫長而糟糕的熊市,或者嚴重的經濟衰退。

 

長遠來看,股市會反應出真實世界發生的事。有時候,股市反應出的是正在發生的事,只不過這件事的規律還不太明顯。還有些時候,股市能預先警告即將發生的事。

 

我擔心的是,在我想要籌措現金時,多數小型公司股票都找不到買家。正如我在日誌中清楚描述的,雖然當時我想賣出國外股票,但卻沒有用:所有市場都遭受重創。

 

事情不該是這樣。我們過去一直很確定,跨國多樣性能降低投資組合的不穩定性,但全球各地的投資人都同樣遇上慘跌。學術理論也不過如此。

 

我不斷尋找所有能動用的現金,在過程中使用了木匠系統。也就是不斷尋找凸出來的釘子並把它猛力錘進去。我賣掉了所有看起來相對不錯的股票。

 

當然了,我當時其實沒有必要那麼擔心。沒過幾個月,市場就彌補了所有虧損,創下了新高。我賣掉了許多我應該繼續持有的優秀股票。

 

但至少我也買了其他股票,而且這些股票的價格往往低廉到荒謬的程度。熊市真是個奇怪的東西:你可以用最低廉的價格買進最好的股票。

 

我認為1987年帶給我們的教訓其實是有益的。像1987年10月的超級戲劇化事件,甚或是更長期的低報酬率趨勢,其實從長遠看來都沒有太大的影響。

 

無論如何,你都無法預測糟糕的時機會在何時出現。有多少權威人士在1996年底高聲疾呼股市漲幅太高,投資人應該準備好1987年10月的重現?

 

接著道瓊工業指數在1996年一飛衝天,上升了29%,到了1997年又上升了24%。你也同樣沒辦法預測股市會下跌多久。那麼,倒不如就維持投資吧。

 

有些擇時投資人在那年夏天與初秋就高聲警告崩盤即將到來,他們因為10月崩盤變成了英雄。但多數人終究在失敗後恢復原形,如今已經沒有人記得他們的名字了。

 

有幾個我認識的投資人,原本持有資金量不低的投資組合,但卻被1987年的崩盤狠狠的嚇了一跳,便趁著隨後的股市上漲,把股票全都賣掉了,再也不想和股市扯上關係。

 

他們錯過了有史以來股市報酬率最高的其中一段時期。我們從中學到的另一個教訓是市場擇時不管用。你必須堅持下去。

 

不擇時,但在低價時買進

 

1973年至1974年的痛苦熊市則和1987年截然不同,不過兩者帶來的教訓卻很相似。1973至1974年的熊市很奇怪。我近日曾回過頭去查閱資料,發現1973年沒有任何一天的市場下跌超過2%,簡直和恐怖的1987年10月發生的事情完全相反。

 

股市以緩慢卻穩定的速度逐漸衰退。

 

1973年至1974年帶給我們的其中一個教訓和1987年很像:熊市是適合買進股票的好時機。在1974年第三季,股市跌到了谷底,以1974年的預估盈餘來計算,橡子基金投資組合的加權本益比只有4.3倍。

 

照理來說,股票應該不會更便宜了。但在悲觀主義橫行時,沒有人會在意這一點。這種狀況令人再次想起斑馬與獅子的比喻。

 

 

我在1974年的第二季後寫信給股東:「除非你相信『世界末日』即將降臨,否則身為投資人,遇到股價這麼低的狀況,你應該要渴望買進股票。」我們距離股票最低點只有三個月的時間。

 

這是個好決定,也是個幸運的決定。我不相信市場擇時。我相信在低價時應該買進。

 

我從70年代學到的第二個教訓是,就算在經濟狀況很糟的時期,就算遇到了真正的經濟衰退期,只要你夠認真的思考,你就能找到機會。

 

雖然石油禁運令重創了經濟,但卻使得尋找石油與天然氣的利潤大幅增加。石油的價格從每桶3美元變成每桶9美元,能源公司的利潤一飛衝天。

 

這是一個等著我們投資的主題。我們大量投資了原油和天然氣的石油礦產公司,還有一些開始擴張各種替代能源的公司。到了1973年第三季末,這些股票的資金占了橡子基金投資組合的三分之一,為我們賺進了很多錢。

 

避免崩盤風險的方法是用閒置資金投資

 

未來股市的價值會不會下跌將近一半,再次出現1973至1974年的重創呢?1987年10月19日的狀況會不會重現?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的是,未來一定還會有許多次熊市,正如我們先前看到的,樹木再高也不會長到天上。不過,我沒辦法知道那些熊市會在何時出現、狀況會有多糟、時間會有多長。

 

但有許多人都覺得他們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他們寫書描述為什麼我們已經瀕臨末日,為什麼再過幾個月我們就會再次遇到1929年的經濟大蕭條──我們根本不該擔心1973年至1974年和1987年!

 

如果你到書局的股市投資書籍櫃,仔細觀察這二十五年來出版的書籍──你手上的這本書大概是這二十五年來的第685本──你會發現有很大一部分的書都在預測即將發生的災難,而且其中有幾本還賣的非常好。這些書預測的末日光景全都沒有實現。

 

社會大眾往往能在仔細思考災難的過程中獲得很大的樂趣。這種思考能讓人感到興奮。

 

假設今天有人跑去找名導詹姆斯.卡麥隆(James Cameron),告訴他:「我想要拍一部電影描述造船廠的生活。那裡的工人在建造一艘大船,我將會生動的捕捉這些人孜孜不倦的工作內容──擬訂計畫、組合船隻部件、焊接鋼材、鋪設龍骨──日復一日的組建這艘龐然大物。」聽起來像是一部有趣的電影嗎?「一點也不有趣!」普通的電影觀眾會這麼告訴你:「聽起來無聊透頂。」

 

詹姆斯.卡麥隆不會想拍攝這部電影的。

 

但第二個來找卡麥隆的人則說:「這部電影描述的是一艘巨大的遠洋郵輪沉沒的故事。這艘郵輪撞上冰山,開始下沉,我們將會看到船上的人害怕地跑來跑去,其中有些人在面臨巨大危險時做出了充滿英雄氣概的浪漫舉動。」所有觀眾都會告訴你:「太棒了!我們想看這部電影。而且我想看兩次。」

 

勤奮工作、建造船隻、工廠和摩天大樓很無聊,災難、悲劇、爆炸和戰爭則有趣多了。地震比土木工程更戲劇化。

 

因此,預測經濟崩盤的書會賣得比較好。而且,由於這些書中將會塞滿1929年為何很快就要再次重現的原因,所以讀者也會覺得這些書顯得非常厲害。作者的解釋聽起來條理分明又具有說服力。樂觀主義者說的話則不怎麼吸引人。他們沒什麼好說的。而且他們說的話聽起來太無知了。

 

「你為什麼這麼樂觀?」「因為狀況其實沒有那麼糟糕。整體來說,這個世界正逐漸變好。很多人都在努力工作,打造他們的公司。這些人正在不斷進步,一切都會越來越好的。」哪有人會想要買下一本告訴你「別擔心,快樂過生活」的書呢?

 

不,觀眾想要的是末日逐漸逼近帶來的刺激感。「誰知道呢?」每個人都想著:「說不定事實會證明這些人說的是對的。」壞事發生的頻率確實足夠高。正如我的一位朋友常說的:「今天死掉的這些人過去從來都沒有死掉過。」

 

但就算公司、企業甚至整個經濟體遇到了糟糕的狀況並持續了一段時間,社會整體仍會繼續進步。這些問題通常都會被解決。

 

經濟衰退期終究會結束。國家仍會跌跌撞撞的繼續前進,公司仍會繼續獲利。如果你有一筆錢在未來數年間都不會動用到,我認為股票會是這筆錢最適合的歸宿。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摘自《我只押成長股:美股史上最著名投資奇才拉爾夫.萬格用5原則打造超越大盤報酬率》,樂金文化出版,  拉爾夫.萬格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