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林柏霖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林柏霖醫師:大家好我是林柏霖醫師。
劉育志醫師:血糖超標時,通常沒有明顯症狀,但是會帶來很多併發症,請問糖尿病對患者,最大的威脅是什麼?
林柏霖醫師:糖尿病最大的威脅,就是對於心血管疾病的影響,它可以分成從腦、心臟跟周邊,包含可能會造成中風、心肌梗塞,甚至會造成周邊血管阻塞,依照比例不太一樣,有百分之二十到三十左右,都有這樣的風險性,所以糖尿病真的會造成心臟血管阻塞,這也是我們心臟科醫師最擔心的。
劉育志醫師:請問什麼是動脈粥狀硬化?
林柏霖醫師:這個名詞最簡單的就是血管阻塞,因為糖尿病會造成我們的血管變得比較小,第二個,可能會有一些膽固醇,或者是高血壓的一些疾病,會造成血管更嚴重阻塞,糖尿病常常會造成全身性血管的問題,通常會分大血管或小血管,大血管就是一些冠狀動脈,周邊血管叫大動脈,或者是腦部的血管,所以糖尿病常常會造成中風、心肌梗塞、周邊血管阻塞,當然也會造成眼睛,甚至造成腎臟動脈的血管,所以台灣洗腎率很高也是跟糖尿病有關。
劉育志醫師:心血管疾病常見的症狀有哪些?
林柏霖醫師:最常見的就是以喘為表現,病人因為心臟血管有一些阻塞,活動力下降,所以病人很常第一個症狀是覺得會喘,但是再不管它時,可能會出現胸悶,所以常常聽見叫心絞痛,心絞痛通常是典型的胸痛,可能是胸痛合併到左肩,這是一個比較典型的症狀,或是下巴,第二個是它的疼痛會因為休息而改善,這是典型心絞痛的定義,但是胸痛到連休息都不會改善時,這可能就進入到不穩定的心絞痛,這時會建議民眾盡快就醫,是比較安全。
劉育志醫師:如果有心血管疾病,會建議調整控糖的藥物嗎?
林柏霖醫師:我想這個答案是肯定的,這是因為目前糖尿病的治療指引,當糖尿病遇到心血管疾病時,可能需要做腸泌素的治療,或者是排糖用藥,提早介入會改善病人的存活率。
劉育志醫師:腸泌素如何控制血糖?
林柏霖醫師:腸泌素是我們吃了東西,食物經過胃到腸子的時候,就會刺激腸泌素的分泌,這是天生就有的賀爾蒙,只是當糖尿病發作時,腸泌素的效果就會變差,變差時就會造成血糖變高,因為腸泌素本身是我們自己的東西,它可以讓我們的胰島素分泌,抑制升糖素,同時可以讓胃排空下降,所以它有很多的方式,可以讓血糖去做改善。
劉育志醫師:哪些族群適合使用腸泌素控制血糖?
林柏霖醫師:以目前所有的研究證據告訴我們,如果今天有一位糖尿病病人,他有合併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包括中風、心肌梗塞、周邊血管阻塞時,這樣子就是最好的適應症,過去很多人都認為體重過重,或者食慾比較強等,目前最好的證據,就是已經有發生心血管疾病時,這時使用腸泌素是最好的時機點。
劉育志醫師:一定要等到口服藥無法控制血糖時,才開始使用腸泌素嗎?
林柏霖醫師:這個觀念從去年開始有大大的變革,過去都以為是這樣,但其實現在只要有糖尿病,合併心血管疾病,在使用雙胍類無效之後,就可以加上腸泌素的治療,因為這個腸泌素治療,在針對糖尿病合併心血管疾病時,可以讓中風、心肌梗塞減少、存活率提升。
劉育志醫師:日常生活中要如何保養心血管?
林柏霖醫師:我想可以用最簡單的口號叫SABCDE,S就是鹽巴,不能吃太鹹,A就是酒精,不能喝太多酒,酒精要適度飲取,B就是體重,體重不能太重,BMI須維持在22-25左右,C就是抽菸,可能要戒菸,因為吸菸確實對我們的心血管不好,D是飲食,飲食的控制,可以往像地中海型飲食去做調整,E是運動,要適度運動,每個禮拜150-180分鐘,規律運動就可以改善心血管疾病。
林柏霖醫師:有一位32歲的男性病人,非常年輕,他得糖尿病已經快十年了,他的糖尿病控制得不是很好,糖化血色素大概9%左右,第二個是因為他的工作關係,他是一位保全,所以飲食時間也不是很固定,也沒辦法固定的運動,所以他的體重一直都在BMI35-38之間,看這樣的病人會不會沒有事情?經過這十年沒有控制好他的血糖、血脂,最後造成不穩定的心絞痛,甚至最後造成心肌梗塞,因為發現心肌梗塞,剛有提到糖尿病合併心血管疾病之後,剛有提到糖尿病合併心血管疾病之後,血糖用藥就使用上腸泌素,後來也會去抑制他的食慾,血糖控制得更好,甚至得到體重下降的效果,對他來說是一個全身性的保護。
林柏霖醫師:目前糖尿病的治療,已經慢慢從過去的只看重糖化血色素的控制之外,慢慢進入器官保護的時代,特別是已經有發生過心血管疾病的人,一定要認真用藥物改變的方式,去治療你的心臟,目前來講很常見的像腸泌素,或者是排糖用藥,它們都有一些針對心血管疾病的保護,可以讓病人未來的中風、心肌梗塞,甚至存活率會大大的提升。
劉育志醫師:感謝林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林柏霖醫師:掰掰!
(本文獲「照護線上」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