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首家台版「時間銀行」實踐地——「森呼吸生活館」,由社團法人嘉義縣紫藤婦幼關懷協會經營。他們也是大林幣的「發行銀行」之一,記錄每位換工會員的時數與消費。自二○一八年至今,換工會員累積約百位,累積換工時數超過一萬個小時,已交換的服務時數則逾三百個小時。換工會員就來自社區,有退休教師、照服員、職能治療師、芳療師、廚師及社區幹部等。
大林幣的「養老存摺」不分你我,有人需要實際幫忙,有人要的是喘息空間,甚至一小時的芳療按摩,也能撫慰人心,利他亦累積日後的利我。(攝影/蕭芃凱)
概念》「到咖手」就能換時數、實物、服務
此刻,時間是動態的,也是靜止的,每個人正在儲存著自己的「養老存摺」。像記者思忖著天黑後怎麼回到隔壁村住處?該協會理事長劉宏鈺直爽地說:「這裡就是『以工代酬』,隨便都有人載你回去!」
劉宏鈺表示,森呼吸的工作人員要經過六小時的換工訓練課程,了解「時間銀行」理念才能成為換工會員。然後,依個人才能和興趣排班服務。
「換工的概念來自傳統農業時代的『互助』、『相放伴』;大家只是『到咖手(台語,意指幫忙)』賺時數,賺到的時數可以和會員換取時數、實物、服務等。」台版時間銀行推動者、也是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吳明儒在一旁說明。
他舉例,假如換工會員在森呼吸賺取兩小時時數,剛好家中長輩需要照看或載送,就能利用時數和有空的會員交換照看或載送。「用價值取代價格,用交換方式補充市場購買的服務方式。」甚至,像陪長者聊天,這種市場根本買不到的服務,在時間銀行的框架下,也可交換到時數。
除了填補市場不足外,也能補足長照政策的空缺。畢竟,政府資源有限、長照人力有限。吳明儒說,在人力資源有限下,只有積極串聯在地社區、民間組織和商家,打造互助生活圈。
成效》 讓獨居阿嬤願意走出家裡 攪動社區力
看似很普通的「以時間換時間」的機制,卻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像社區有一名居住在沒有電梯、五樓的獨居阿嬤,因為本身有社交恐懼,加上爬五樓的障礙,鮮少出門。但在換工者的鼓勵下,阿嬤來到了森呼吸。她掃掃地、抹抹桌子也能換時數,無形當中給了阿嬤走出家裡的動力。
「要攪動社區,讓它動起來,長輩、小孩走出來;就跟小時候大家聚在三合院一樣的意思。這就像回到過去農村時代,能兼顧生產、生活、生態的社區。」吳明儒點出「時間銀行」最核心的概念。
走上森呼吸二樓就有一間芳療室,恰好這位換工者退休前是正式芳療師,她在這裡提供家庭照護者喘息空間,也能與人互動。許多退休者在時間銀行運作下,「退而不廢」,繼續貢獻他們的專才。
森呼吸從開張至今,換工會員累積約百位,累積換工時數超過一萬個小時,主要以陪伴聊天、交通接送、頸肩按摩、沖泡咖啡、教導技能、交換有機蔬菜和水果、整理菜園、協助拿藥、包粽子,或是商品優惠進行交換等等。
挑戰》換工時數只存不提?「無形比有形更珍貴」
嘉義各地方也正積極複製同樣的模式,目前加盟推動的發行單位包括中正大學、嘉義縣的家庭照顧總會、上林社區發展協會和莆林庄藝文餐廳等。其中,家庭照顧總會的換工成員超過兩百位。
大林幣發行三年多來,吳明儒看到社區因而更活絡緊密,但是也有發展的小問題。「台灣人很可愛,很會存(換工時數),卻不用。即使是長輩也一樣,都習慣幫助人,卻常忘了可以提領,甚至忘了自己有儲存。」吳明儒認為,老了就是需要別人的照顧,用平常心去面對,「去用時數,能營造被需要的感覺,也是互助的核心。」
時間銀行的概念並不新穎,早在一九七三年,在日本大阪推動,當時稱之為「勞力銀行」,八○年代美國一位教授延伸此概念,結果有了「時間銀行」名稱的出現,讓服務者存下服務時數,日後再提供本人或其指定者提領需要的服務時數,達到個人生命和世代間的各種互助和互動。
只不過在台灣,直到近幾年才有落地的實驗場域。大林幣兌換、紀錄都是紙本蓋章,「難道不擔心紙本不見,未來無法兌現時數嗎?」記者問。累積上百時數的換工大咖莆林庄老闆簡嘉榮笑笑說:「無形比有形的更珍貴。」說的也是,這麼多人只存不提,擔心恐怕是多餘。
能不能變現?流通廣不廣?可不可能兌現?我們習於用市場角度看待年長這件事,但「時間銀行」不正是要翻轉市場概念,換回傳統的社區互助情懷?用我們的韶光替未來的我們鋪滿銀閃閃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