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人工受孕仍失敗,她曾認為自己有缺損…「接受自己盡力了」體悟:挫折也是一種人生練習

多次人工受孕仍失敗,她曾認為自己有缺損…「接受自己盡力了」體悟:挫折也是一種人生練習

中年得子的朋友興奮地分享幼兒學步的影片,攀附著沙發沿站起來,搖搖晃晃邁出肥肥胖胖的腳ㄚ子,咚地屁股跌到地板上,跌到了、站起來,站起來、跌倒,然後再來一次。

有一位年輕老闆邀請我到公司,給員工談談如何面對挫折與失敗。我想到了朋友傳的學步畫面,小小孩真是「面對挫折的專家」,不會因為挫敗而影響興致,長大後的我們是如何開始害怕起挫折?

 

明明人生在世就是一連串挫折的串聯,考試失利、失戀、失業,工作不順利、人際出狀況、健康不佳,有時倒楣透頂時,連買便當都會吃到蟑螂腳。挫折發生的機率這麼的頻繁,可是帶來的衝擊,有時仍讓人難以招架。

 

下意識迴避痛苦,掉入挫折循環

 

在大大小小的挫折事件裡所引發的感覺,例如無力、恐懼、憤怒、悲傷、懊惱、羞恥、自尊受損、迷失、困惑等。有時候我們會下意識想要迴避掉這些痛苦,會做出以下這些沒有幫助的行為,陷入惡性循環:

 

因為怕被拒絕之後的尷尬而乾脆不開口,因為顧慮萬一會失敗而不願意投入去做,以不做就不會錯的策略,讓失敗的機率等於零,因此同步拒絕成功的機率。

 

為了捍衛自尊,催眠自己所有問題都是別人造成的。例如考試成績不好是因為老師太爛了,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自己沒有責任。因此,也失去改善與進步的機會。

 

遇到挫折時眼不見為淨,直接採取放棄態度。例如,工作卡關之時,兩手一攤「我就是廢,那又怎樣?」留下一堆爛攤子,隔天人就消失不見。雖然諺語說「逃避雖然可恥但是有用」,但逃避不僅帶來恥辱感,同時也會製造焦慮。

 

從困頓擷取養分,再一次重新開始

 

著名的學者布芮尼.布朗(Brené Brown)為畢業生致詞時說,「面對挫折的態度,決定了人的發展程度,無法直接面對挫折的人,也沒有能力真正去生活。」,她以「站起來,再一次重新開始 」(Get back up ,begin again )為題,鼓勵大家給再給自己機會。

 

的確,人的一生定論取決如何處理經歷逆境,誰沒有經歷起伏,差別是有人遇到困難一蹶不起,有人從中汲取養分,找出成功的方法。

 

培養逆境復原力,關注目標而非失敗

 

不被挫折擊垮,要實踐如尼采說的「凡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堅強」,這是有方法的。

 

增強人際連結、尋求幫助、拓展及善用既有的資源,例如個性特質就是珍貴資源。這些都是培養逆境復原力重要的部分,還有不能輕忽的三個面向:

 

一、接受失敗的事實,並尋找回饋

 

失敗了,就是失敗了,接受事實。好好難過,好好沮喪,好好休息,然後「站起來!」把挫折當成是回饋,看看可以怎麼修正。

 

也許你身上有幾件Uniqulo(優衣褲)的衣服,Uniqulo創始人柳井正宣揚的就是不要害怕挑戰的「一勝九敗」精神,這位把家族裡的男裝店打造成全球連鎖規模、曾踞日本首富的創業家說,「挑戰10次新事物,必定會有9次失敗」。

 

今年的冬季奧運,羽生結弦在挑戰三連霸冠軍時,挑戰滑冰史上還沒有人完成的的4周半跳(4A),這位高人氣的「花滑王子」兩度摔在冰上,螢光幕許多人都哭了。但相較於三連霸夢碎,羽生的敢於挑戰留下紀錄,比起獎盃意義更深邃。

 

如果抱持著只要有挑戰一定有回饋的心情,失敗同時也叫做練習。

 

二、接受無法改變的事實,改變可以改變的

 

廣為流傳的寧靜祈禱文,撫慰安頓了難以計數的人,不管個人信仰為何,困頓時與神對話能夠帶來的平靜,有助於脫困。

 

請賜我寧靜,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事;
請賜我勇氣,去改變我能改變的事;
請賜我智慧,以分辨二者的不同。

 

有一位求子未成的朋友,對此一直耿耿於懷,覺得自己有缺損。但在多次人工受孕失敗後,她接受自己已經盡力了,生理上就是沒有辦法,這是她無法改變的。但是她仍然喜愛小孩,於是抽空到社福團體當志工,照顧更多的孩子。

 

三、改變視角,從解決問題改到聚焦於目標

 

不是不解決問題,而是將目光從問題所帶來的困擾,移動到終極渴求的目標。誠實的問自己「想要什麼?當得到時候會有什麼不同?有什麼資源可以幫助達成目標?現在可以做些什麼來達成目標?」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曾經以為王維所說是心境的淡然與豁達,研究失敗學之後,則感動原來這是積極的行動。沒路的時候,繼續瞎撞只是徒然耗能增加危險。坐下休息,儲存體力,將視野放到雲霧的千變萬化,這是當下的存在。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