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提供:圓神出版社)
一個不斷挑戰自我的怪咖
大概2002年,一個切除腦瘤手術,改變了我後來的人生。經常在演講與許多分享的場合提到這段生命經歷,總讓許多人非常感慨與感動。確實,誰也不願意生病,但這些狀況是不能選擇的,既然找上自己,只能選擇面對。
包括神經嚴重受損帶來的後遺症,讓我一眼看不到、左半邊聽不到,還有顏面失調、身體無法維持平衡,以及吞嚥問題讓我常常嗆到導致無法呼吸,多次在睡覺的時候吞嚥口水造成呼吸困難,從夢中驚醒,甚至我還有很嚴重的呼吸中止症。
有時候也會想,或許有天在睡夢中就走向人生的終點。但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反而在內心建立起非常強大的意志力。既然生病是不能選擇的命運,但我可以選擇面對它、接受它,然後放下它。
其實人多少會面臨一些身體上的病痛,有時候不願意面對,反而造成生活上的困難。我曾經接受過單側聽損協會的採訪,發現台灣竟然多達二十萬人有這樣的問題,含括各年齡層都有。
發生在孩子身上的時候,他們不說,很可能是根本不知道自己聽力有問題,可能因此造成別人的不理解,也造成學習障礙,以為孩子只是調皮搗蛋,不認真學習或把自己的話當作耳邊風。
也有不少成年人會刻意隱瞞耳朵聽不到的問題,因為害怕遭受同事異樣的眼光,嚴重一點,甚至導致工作不保,所以選擇隱瞞而不願面對。回想起來,我也碰過這樣的狀況,因為聽力問題而造成彼此的誤會。
手術以後,我喪失了半邊的視力,聽力也只剩下半邊,但另外聽得到的那半邊,卻總伴隨著非常大的耳鳴,像有個很大的罩子蓋在耳朵上。
有幾次對方在不理解的狀況下,以為我刻意擺架子不理他,酒酣耳熱之際,在我左邊說要敬酒,說了幾次我都沒反應,突然大喊著:「導演了不起啊!」把桌子都要掀起來了。直到其他朋友跳出來說明,告訴對方我的狀況,對方才恍然大悟的連聲道歉,緩和了衝突。
事情過去了,但過不去的卻是自己的心情。在難以調適的狀況下,自己又是B型獅子座,標準愛面子的個性,一方面不想人家誤會,一方面也想到不順利的後果,於是選擇盡量避免那些社交應酬的場合。現在看來,也是某種程度的逃避。
選擇自在,自己要在
▲星雲大師曾經送我四個字 以病為友,對我是很大的鼓勵(照片提供:圓神出版社)
因為重生,了解把握當下更是重要。一路以來,我都是拖著不健康的身體來拍片。星雲大師曾經送我四個字:與病為友。他告訴我既然發生了,便與病症和平共處,像是每當面臨換季,我就會不斷流眼淚,但我試著轉念,將這些痛苦的過程做為自己反向的激勵。
多年下來,我練習專注於想做的事情,那麼就完全不會有病痛的感覺。有時還會自娛娛人的說自己天生勞碌命,只要一休息就會將注意力放在暈眩、耳鳴,以及全身的病痛上。因此,我練習自己讓病痛消失,就是選擇自在。
自在,自己要在,不只是形體上的存在,而是精神、心靈上都能夠讓自己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年輕的時候,我也曾經不斷追求某種事物,但因為人生的經歷,讓我看到更多,感受更多。
我們常說,做人處事,必須先學做人,再學專業。如果追求專業的目的,是為了追求富裕那些私己的欲望,就很難用好的價值觀去做事情。做事之前先學會做人的道理,在當下做真正的自己,才能夠自在,而非為了別人而活。
我常說,自己是一個不斷挑戰自己的怪咖。為什麼想不斷挑戰,就是希望讓自己學習,從「不了解」到「了解」就是學習。許多朋友常說我不按牌理出牌,一兩年不見,馬上又帶來新的東西,不僅在影像攝影的專業,包含生活也是,他們往往用「羨慕」作結,說自己將來也想要用這樣的方式過生活。
實踐的道理很簡單,就是自在,必須在當下「做自己」。選擇去做,就是挑戰;不做,就沒有機會。選擇去做,每一件事的學習都會在心裡扎根。所有成長的過程都是養分,即便失敗,都是最甜美的養分。
不做,就不會改變
▲在影像攝影專業不斷接受挑戰,每一個學習都會在心裡紮根(照片提供:圓神出版社)
老子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經過咀嚼再三,我將他的智慧翻譯成每天多做一點點,長久來看,就能夠進步很多。
我在3D電影車裡也運用這個觀念帶給孩子一點環保的省思。我們可以隨手做環保,做好資源回收,自備餐具,節約用水與用電,以及到山上、海邊不留下垃圾等。如果用365次方代表一年的365天,每天多付出0.01的努力,跟每天少做0.01的差別,第一天的差別可能看起來有限,但在365天之後,差異恐有天壤之別。
環保,迫在眉睫,環境遭遇的問題從不遙遠。
有次我到學校分享環境保育的議題講座,台前一個男學生從開始到結束一直用好奇的眼神看著我,最後問答的時候,他立刻舉起手,問我,一直做一樣的事難道不會累?還要繼續拍多久呢?
對我而言,拍片並不是工作,這是我的志業,也是我的生活。我當時回答:「拍到我不能拍,闔上眼為止。」現場爆以熱情的掌聲。
每一次的演講都是獨一無二,每一個回饋都能激發我再度省思。我也希望透過影片把重要的價值觀傳遞給下一代,比如:熱情,從事他們真正喜歡,並能夠永不放棄的事。比如:環保,如果每個看過3D行動車的觀眾都能多撿一個垃圾,少製造一個垃圾。那累積下來的改變有多可觀?更比如:正面迎接考驗的人生觀,這些台灣超人的故事若能帶給觀影者一點勇氣與啟發,那麼台灣環境一定也能更正向。
(照片提供:圓神出版社)
作者簡介
曲全立
美力台灣3D行動電影院創辦人,台灣首席3D導演。
匯集數位科技、藝術人文、公益文化於一身,以鏡頭閱讀台灣的微觀與宏觀,為土地作傳的紀錄片導演。
從拍攝MV、偶像劇、電影,再從攝影師至導演。在35歲那年,一顆拳頭般大的腦瘤完全改變了他的人生。「半聾半盲」的後遺症並沒有打退他對拍攝的熱忱,「做就對了!」成為日後不可撼動的人生態度,立願以影像專業回饋社會。獲得好萊塢國際3D大獎Creative Arts Award、舊金山SD&A大獎、韓國釜山3D KIFF最佳影片大獎、金鐘獎等大獎,曾為普拿疼、Panasonic 4K電視等國際品牌廣告代言,佛陀紀念館駐館藝術家,拍攝星雲大師3D《一筆字》作品榮獲大英博物館永久典藏,2017年《美力台灣3D》電影獲得年度紀錄片票房冠軍。
放下獎盃,走入偏鄉。期許用這樣的關注投入到偏鄉,結合生命、美感、科技、自然環境的教育意涵,以感動觸動靈魂,用生命影響生命,延續下一代的笑容。
文字統籌∕趙文豪
一九八六年的盛夏初生。在《這世界需要傻瓜》之後,發現傻瓜越多,世界越美。為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博士,出版《寫作門診室》,《通信新聞》詩文集、《都ㄕˋ有鬼》等。曾獲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創世紀詩獎等。
本文摘自圓神出版《傻瓜一直在路上:生命的練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