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不娶不嫁過得也很快樂!50後必須孤獨,才能帶給你內心平靜、獲得真正幸福

終身不娶不嫁過得也很快樂!50後必須孤獨,才能帶給你內心平靜、獲得真正幸福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達志

孤獨會帶來幸福。

 

這麼說可能有人會覺得驚訝。但如果說是前面提到的積極的孤獨會帶來幸福,我想大家就能理解。

 

本書開頭引用了叔本華《孤獨與人生》其中一個章節,這本書也有另一個日譯本,書名翻譯成《關於幸福》。換句話說,對於跟叔本華一樣期望「安靜、平穩、盡量沒有誘惑的生活方式」的人來說,孤獨才能帶來幸福。

 

的確,叔本華一輩子都維持單身。他認為獨居生活是不幸的這種想法本身就是一種偏見。

 

有人就算與家人一起生活,也像身處煉獄一樣。即使沒這麼嚴重,但追根究柢來說,結婚、擁有家人會變得幸福的想法,充其量不過是社會強加給你的印象。現在終身不娶不嫁的人過得也很快樂,反而有家室的人還會羨慕他們。

 

少子化、晚婚化之類的字眼,不得不說就是站在「增產報國」的國家角度來看待這些人所產生的。

 

把這樣的偏見拿掉後,一個人生活應該就不會等於不幸了。

 

即便如此,一個人生活也不能說就與幸福劃上等號,還是有很多幸福的家庭與情侶。

 

重要的不是跟你在一起的人數。一個人對幸不幸福,重要的是心靈充足與否。

 

我能想到的關於幸福的論述,基本上也持相同論調。

 

古希臘的幸福觀(eudaimonia),就是要過著純粹觀照生活。意即,靜心觀物便能照見真理。

 

之後到了希臘化時代,伊比鳩魯學派提倡內心的寧靜,斯多葛主義推崇精神萎靡,兩者皆追求內心的平穩安靜。

 

只是,兩者的落實方式不同而已。前者透過快樂的滿足、後者藉由禁慾的作為去落實,但所追求的心靈狀態,都是一樣。即便快樂,但不停歇的追求,只會帶來不滿。

 

凡近代或現代出現的幸福論,皆以內心充足為訴求。

 

被譽為「三大幸福論」的阿蘭、羅素以及希爾蒂筆下的《幸福論》,也訴求著同一件事。當然,也各有各的特色。

 

至於日本哲學,著重「心靈充足才能幸福」這一點更是明顯。禪的思想便是其典型,想透過坐禪冥想到達的境界,只此無他。

 

如果幸福就是內心平靜的狀態下所獲得的充足感,那麼很清楚地,藉由積極的孤獨就能手到擒來。

 

不,正確來說應該是,真正的內心平靜,只能藉由孤獨獲得。因為跟他人在一起時所獲得的內心充足,不一定能帶給你內心的平靜。

 

或許有人跟相愛的人在一起時內心平靜,但大多時刻都是心跳加速吧。就算跟家人在一起的時候內心安穩,但嚴格來說,自己的心還是處於飄在誰誰誰身邊的狀態。也就是說,在意別人,心思無法集中在自己身上。這種情況就不能稱之為真正的內心平靜。

 

 

為了獲得真正的幸福,必須孤獨。就算孤獨的時間很短,只要讓孤獨時感受到的幸福延續下去就行。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摘自《你可以不要怕孤獨,要從孤獨中產生力量:7個孤獨的效用,積極孤獨的7大步驟》,天下雜誌出版,小川仁志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