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婚姻是一個愛的問題!家事他可能會做也可能不會,起碼比你指責他結果好得多

中年婚姻是一個愛的問題!家事他可能會做也可能不會,起碼比你指責他結果好得多

誰做飯、誰洗碗,一個問題道盡了多少家庭的辛酸。無盡的家務,洗衣、做飯、收拾房間,家務怎麼做,誰來做,怎麼分配。

這些曾經以為都是家庭主婦的工作內容,在新時代已悄然變遷,使得無數婚姻中的人們,尤其是女性痛苦不堪。當然,我相信很多女人會遇到居家好男人,做飯居家,買菜挑選,樣樣在行且疼愛有加。她們無疑是幸福的,可是卻依然有很多婚後的女人,在默默承擔著太多。

 

我聽到了太多類似的故事:她承擔了家裡所有的家務,他不聞不問。她做飯,然後一起吃飯,吃完她要他去洗碗,他不去,髒了的盤子堆了太久,最終還是她去洗。

 

她讓他去洗衣服,他不去,髒衣服堆了很久,最終還是她去洗。然後她就帶著許多的委屈:「婚姻是兩個人的事情,家務應該兩個人分擔,憑什麼要讓她一個人全做」,而他就懶惰到任何事情都不做。

 

然後她指責或者壓抑。她越發催促、指責,他越是不想理、不想做,甚至會不耐煩而罵人。她委屈壓抑,默默自己承擔著,他反而覺得理所當然。似乎無論她怎麼做,使盡了全部力氣,都沒有辦法讓他去把碗放到洗碗機裡,更沒有辦法讓他把髒衣服丟進洗衣機裡。最後,她痛苦地抱怨,甚至,結束了這段勞累的關係。

 

這不是一個人的故事,我已經無數次聽到類似的故事。我理解她們的委屈,也替她們罵這些懶惰的老公。同時,我也會告訴她們,要麼妳去改變他,要麼改變自己。如果妳不能改變他,就改變自己,然後讓他改變。

 

對伴侶有期待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問題是妳怎樣處理這些期待,是強求對方去做,還是用合理的方式實現期待。


在這些故事裡,她們扮演了受害者的角色,同時我也相信,任何受害的故事都不是一個人單方面造成的,任何一方的改變都會造成整體的改變。

 

我會嘗試著邀請她們去思考,為什麼最終都是自己在做。沒有人天生喜歡做家務,都喜歡自己什麼都不做,然後有人全部都做完了,這方面大家都一樣。可是為什麼受傷的往往是女人?她們是付出最多的人。

 

洗碗事小,但洗碗呈現著兩個人的關係互動模式。一個人的委屈絕不是對方不洗碗這一件事導致的,而是一串類似不洗碗的事累積出來的。愛情落地後,就是柴米油鹽,就是細細數錢,就是誰做飯誰洗碗,每件瑣事,都在呈現著兩個人的互動模式。

 

洗不洗碗本身不是問題,問題是兩個人如何處理不洗碗的問題。在感情裡,你要去思考的是:你做了什麼讓他不洗碗,或者你做了什麼讓他持續不洗碗。當我告訴她們的時候,她們會有些不理解。因為她們的觀點很明顯:「因為他太懶唄,什麼都不做,全讓我做,憑什麼呀?」

 

我並不是在替那個不洗碗的人開脫,而是你要找到自己的這部分責任,那就可以去拿回掌控感,讓關係往你期待的方向發展。

 

他有他的原因,被指責也是應該的。嬌生慣養,男權主義,懶散邋遢,不知道心疼女人,不知道居家生活,如果要改變,當然他能先改變最好。

 

可是他不願意改變,那就只能你去改變了。這個改變,不是要你去接納這個事實繼續去忍受,不是縱容他就是這樣的人,然後承擔起所有的家務繼續委屈。而是你可以換種方式要到你想要的東西,而不再是透過委屈、壓抑或者指責、催促。

 

當然,如果你透過抱怨和指責可以改變關係,那也沒有問題。但實際上無數次經驗證明,這不可以,因此你要試著換個角度。

 

在親密關係開始的時候,兩個人是相愛的、一致的。她愛他,所以她願意為了他去做,看他吃著自己做的飯,就感覺到很幸福。他也愛她,偶爾會幫忙洗洗碗,會送些小禮物,會稱讚她的手藝,會表達他的愛。

 

可是後來,她做著做著開始委屈了,為什麼她這麼累的時候他都不幫她做一些,再後來就是為什麼一直都是她在做。後來,他也習慣了做好飯就吃,洗好衣服就穿,然後理所當然。

 

她表面上在抱怨你為什麼不洗碗,內在則有一個更深的需求就是:「為什麼我做這麼多,你看不到?」這是一個付出了很多愛被忽視了的問題。在她的世界裡,做飯是為他做的,這是她在表達。可是他吃完就去看電視了,完全沒有為她的付出做出任何回應。

 

生活還在繼續,可是愛被忽視了。那麼愛去哪了?愛是沒有了嗎?也不是,他知道他還愛她,只是不願做家事;她知道她還愛他,只是覺得委屈。

 

在關係裡,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的東西。她為什麼堅持要他去洗碗,她想要什麼?僅僅是可以不用自己洗碗而輕鬆點嗎?那連飯也不用做了,豈不是更輕鬆?當他不再表達愛的時候,她希望被證明自己還是被愛的。怎麼證明,你去洗碗吧。

 

表面上是洗碗,背後則是你愛我的證明,你願意看見我、為我付出、照顧我的感受、體諒我的證明。

 

他為什麼堅持不洗碗?她抱怨、指責,天天婆婆媽媽、拖拖拉拉,除了指責不洗碗就是指責不洗碗,光聽著就夠煩,怎麼能隨便如她願?

 

他明明可以去洗,現在也不想洗了。他在用抗拒證明,我是一個有自我的人,我不是你說的那麼一無是處,我也需要被愛。

 

於是,爭執一直在繼續、升級、惡化。當初的愛已經淡去,只剩下柴米油鹽裡的爭吵。怎麼辦?

 

除非有一個人願意改變,不然還會繼續升級、斷裂。同時,我們能改變的,只有自己,我們可以期待對方為自己改變,但是萬萬強求不得。

 

對於他,不喜歡洗碗是沒有問題的。當她在廚房翻滾鍋盆,被油煙嗆得咳了一下,如果你在這時候從後面抱住了她,看她做飯的樣子,在吃飯的時候說了句「辛苦了」,那麼很可能,飯後她不會再指使你去洗碗,而是自己洗了。

 

但是如果她在做飯的時候你在看足球,吃飯的時候你在看足球,她在洗碗的時候你還是在看足球,那麼,你就忽視了她,只能被罵。

 

對於她,想讓他洗碗是沒有問題的。當他在看足球的時候捶捶背,說聲「累了一天,辛苦了吧」,在他吃飯的時候多夾幾塊肉,說聲「多吃點」。用你的方式告訴他你的溫柔和愛,那麼很可能,沒吃完他就自動自發去洗碗了。

 

或者你直接表達,我一個人做飯洗碗,覺得被忽視,希望你可以做點什麼,讓我感覺到被愛,那麼他可能也會去做點什麼來讓你覺得舒服。但是如果你在他看足球的時候說醬油沒了,催促他去買,在他吃飯的時候說他都不怎麼做家事,在自己吃飽後打開電視讓他去洗碗,那麼,他可能會無動於衷。

 

我們採用不同的方式去應對事件,就會有不同的結果。在關係裡,對方只是我們態度的一個風向標,我們怎麼反應,他就怎麼做。關鍵是你想要什麼,你的目的是什麼,是只為了讓他洗碗,還是就為了證明自己能使喚得了他,好證明愛。

 

如果是前者,很簡單,換個彼此能接受的方式。如果是後者,就比較難,我們是不是非要用這種方式來證明愛。

 

洗不洗碗本身不是問題,如何證明被愛才是真正的問題。

 

我們都喜歡對方為自己改變,然後自己就享受被愛的過程。然後我們就去要,常常又不得,然後就感到挫敗或者指責。其實我們可以換種方式去要愛,至少有兩種,先把自己的愛給出去,然後再接受;表達自己的需求,讓他明白我想要什麼。

 

我們可以保留著我們的期待,只是換一種方式去完成,那就是以他願意的方式去做。

 

 

並不是所有男人都不洗碗,如果有了一個可以去洗碗的理由,他們都會去做。這個理由不是我們應該公平,你應該去洗碗,而是我很愛你,我給了你我的愛。如果你接收到了我的愛,我希望你也能愛我,希望你去洗個碗表達一下對我的愛。他可能會做,也可能不會做,但起碼會比你指責他結果好得多。

 

就這麼簡單。親密關係無非是一個愛的問題,無論怎麼延伸,誰管家,誰持家,誰吵架,誰讓步。我們可以制定無數的規則來約束對方怎麼做,然後不被履行又受傷。其實我們有更好的辦法可以做到,那就是—愛。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摘自《不是別人不懂你,而是你不懂得愛自己:42篇關於愛的學習課,尊重他人、理解自己,讓你不再感到孤獨》,高寶出版,叢非從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