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脈剝離致死率高,醫教一招自我檢測是否為高危險群

主動脈剝離致死率高,醫教一招自我檢測是否為高危險群

▲簡單的3步驟,檢測自己是否罹患馬凡氏症候群。

20210203編按:台積電元老、世界先進行政副總兼代理發言人劉啟光,周一(2/1)突發主動脈瘤破裂,送醫急救後宣告不治,享壽62歲。事實上,主動脈瘤破裂引發主動脈剝離機率大,因此患有主動脈瘤時,更要特別注意身體狀況。

 

藝人黃鴻升(小鬼)猝逝,讓外界震驚不已,近日不少好友也都前往靈堂公開弔唁,黃鴻升的經紀人透露死因為「主動脈剝離」致血管阻塞。台大醫院外科部、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許榮彬表示,主動脈剝離主要是高血壓控制不良導致,由於血壓沒好好控制,長期過高就可能把血管壁衝破,導致剝離,血壓愈高、風險愈高,大多發生在50至60歲中高齡族群。

 

主動脈是身體最大動脈,負責將心臟的血液送往全身。動脈的管壁構造可分為內層、中層、外層三層結構,猶如三夾板,其中的內層會直接接觸到血液,一旦內層破裂,血液便會流入內層與中層之間,緊接著將內層與中層一路剝開,影響全身器官的血流供應,嚴重可能致命,「致死率比心肌梗塞更甚」。

 

最嚴重的情形是靠近心臟的升主動脈剝離,因為升主動脈位於心包膜腔內,一旦發生剝離,容易造成心包膜填塞導致休克,因此高達45%的患者在不舒服的那一剎那就猝死;其餘55%的患者雖有機會送醫急救,但因為每小時會增加1至1.2%的死亡率,因此送醫與等待急救的過程中也面臨生死交關。會誘發主動脈剝離的危險因子包括高血壓、高血脂造成的動脈粥狀硬化、先天主動脈狹窄與馬凡氏症候群等,其中高血壓是民眾最能簡單監測與控制,但卻最常忽略的一個環節。

 

主動脈剝離若發生在年輕族群,則以「馬凡氏症候群」可能性較高,許榮彬指出,這是一種遺傳性疾病,只要父母一方有,孩子就有50%機會罹患此病,患者最大特徵就是身材高瘦且手腳特別長,知名人士包括前美國總統林肯、誠品創辦人吳清友等,這類患者受基因影響,血管壁結構較脆弱,容易破裂。

 

馬凡氏症候群的最大特徵除了手腳細長,皮下脂肪較少,看起來像小老人,另「胸骨凹陷、脊椎側彎、視力差等都是典型馬凡氏症症狀。」馬凡氏症會引起心臟病變及眼睛病變,造成心臟冠狀動脈剝落或破壞,引發猝死危機,也可能造成水晶體脫位,視力變差。馬凡氏症不易早期發現。

 

之前牛道明醫師接受聯合報採訪曾表示,國內馬凡氏症候群的盛行率約五千分之一,並不算低。疾病發病的差異性很大,必須看患者的基因突變位置而定,嚴重者可能剛出生就死亡,也有人完全沒有症狀,絕大多數到了三、四十歲才有明顯的心臟問題。目前只能透過血液篩檢來確定,一旦確診為此症,必須終生服用控制血壓及心臟收縮的藥物,來減少心臟功能病變,且不能再從事激烈運動。

 

根據《 三立新聞網 》報導,家醫科主治醫師陳欣湄透露,可以用以下簡單的3個步驟,檢測自己是否罹患馬凡氏症候群。

 

一、張開手掌

 

第一步驟,將手掌放鬆張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二、將拇指往內凹並握拳,不可用力擠壓,要在最自然放鬆的狀態下檢測
 

第二步驟將大姆指自然往內折。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三、查看拇指是否超出小指,若超過,就需特別注意,最好到醫院接受進一步檢查

 

查看紅圈處,大拇指是否有超過小指。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以上只是簡單自我檢查方法,高血壓是百病之源,40歲後應養成固定量血壓與進行健康檢查的習慣,如有主動脈剝離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應考慮提早監測健康狀況。

 

 

※本文授權自聯合新聞網,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

做聰明用路人!中秋台鐵再開第二波花東加班車

影/醫師籲施打流感疫苗 和COVID-19有差異

秋意上心頭!東北風來襲早晚偏涼 周四鋒面來天氣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