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溝通,需要的不是講道理!賴佩霞:換個方式表達關心,找回彼此最舒適的關係

家人溝通,需要的不是講道理!賴佩霞:換個方式表達關心,找回彼此最舒適的關係

「同理心」是非暴力溝通的核心,其中又涵蓋了兩個彼此相關的層次:一是「同理自己」,也就是先懂得體諒自己的感受及需要,二是有了同理自己的經驗之後,才有辦法「同理他人」,體會對方的感受及需要。

這是我常常舉的一個例子。一早起床,太太跟先生說:「我頭痛,我想我是感冒了……」先生回了一句:「我昨天就跟你講了,要多穿點衣服,你就是不聽!看,現在果然感冒了!趕快,下午趕緊去掛號,去看醫生……」

 

這樣的對話,熟悉嗎?我猜我們都跟最親密的家人這樣說過。跟這位太太一樣,先生說這麼一大串,句句當然都是關心,然而,都不是太太想要得到的回應。太太最想要的,是先生的安慰與疼惜。

 

這就是同理心,同理自己及他人的感受與需要。

 

我們先換位思考。想想看,如果換做是先生跟太太說感冒了,會不會想聽太太說什麼「我早就跟你講了,你就是不聽」這樣的話?我想應該不會,先生應該也希望獲得安慰與疼惜。

 

首先,先生只要花一些時間,感受一下自己曾經生病、四肢無力,當下多麼希望太太能泡個茶、拿個枕頭,有包容、有耐性、有品質的給予溫暖。單單一個從主觀切換到客觀的小小動作,就能讓對方從懊惱提升到跟我們有親密連結。

 

換句話說,也就是養成一種新的習慣,設身處地去體會一下對方的需要,說穿了,就是意識上的轉換。就這麼一個小小的切換,就能夠讓我們從一個只想下指導棋、數落對方的狀態,躍升到讓對方感受到我們真切體諒的品質。

 

只要有一次深切對同理心的體悟,自然就不會再用以往的表達方式了。或者這麼說好了,萬一不小心又犯了毛病,也會知道要從哪裡著手改善關係了。

 

有一次,女兒Aggie的IG被網路駭客入侵,鎖住了幾十萬的粉絲,駭客要她付幾百萬台幣,才肯把帳戶還給她,但Aggie知道自己不可能也不應該付這筆錢,於是她非常沮喪。

 

換作過去的我,很可能會直接以母親的口吻,試著開導她:「只是IG帳戶而已,沒關係啦,反正網路上那些東西沒了就沒了,不值得你這麼難過……」之類的。我一定會試圖安慰她、勸她,或者乾脆直接告訴她:「這沒什麼大不了的,再弄一個就是了,小事一樁!」

 

由於我教學講究實證,這正好給了我機會去印證非暴力溝通的效力。我想,如果只套用最基本的方法,不知效果如何?於是,我耐住性子,仔細聆聽女兒的敘述,同時不斷從她話中的線索,試著去了解「這是什麼感受?她的需要是什麼?」,希望能找到我要的答案。

 

撇開以往的習性,我一直很仔細聽、專心聽,開口前我整理了一下自己。

 

「你一定很難過喔!花了這麼多年的時間,累積這麼多的粉絲就這樣沒了,一定很沮喪、很懊惱!」我用很慎重的語氣,慢慢的、穩穩的說。

 

結果出乎意料,她先看了我兩三秒,居然一反先前的哀怨,反倒安慰我說:「其實也沒關係啦,反正我也在想,像這種IG社交媒體,到底有什麼意義……」

 

她回答得很平靜,情緒似乎也穩定了下來,然後,沒事了!

 

我不禁想,還真神奇,從邏輯上來看,我明明才提醒她花這麼多時間累積的粉絲就這樣沒了,她應該更沮喪才對,結果反而沒事了!相反的,我猜如果我用平常慣有的方式,勸她看開點,表現得這一切都不算什麼、不重要,她一定會更生氣,覺得我一點都無法體會她的心情,甚至跟我嘔氣也說不定。

 

這就是同理心奇妙的地方。坦白說,我只是用了傾聽及觀察,重複她說過的內容,僅此而已。

 

同樣的方法,我也曾經用在與母親的溝通上。

 

我非常幸運,以往在美國念高中時就修過心理學,現在回想起來,那幾堂課就是我心理學的啟蒙。

 

年輕時,一度我母親住在美國,而我人在台灣。她經常打電話給我,特別是晚上。提醒一下,那是個家家有電話、人人沒手機的年代,如果到了晚上十一點打來我不在家,第二天通上電話,她就會一直叨念:「女孩子這麼晚還不在家,像什麼樣子,一個人在外面,人家會怎麼看你?晚上那麼晚跑去哪了?你那些朋友難道沒爹沒娘……」

 

通常我不是把話筒移開,當作沒聽到她在電話那頭的數落,就是回嗆她:「好了啦,你每次都講一樣的話,可以了啦!」其實心裡想的淨是:煩不煩呀!

 

當時的我當然還沒開始學非暴力溝通,但是那一天,我突然想到心理學提到的同理心,決定換個方式跟媽媽互動。

 

我對她說:「媽,我發現你真的超愛我,整天滿腦子都在想我!你這麼愛我,我真好命!謝謝你耶!」

 

她突然停了下來,我可以想像母親在電話那頭愣住的表情。她的語氣快速從急躁和緩了下來,我甚至能聽到她因為放鬆而輕緩的舒了一口氣。她當下覺得被了解,她在「了解」上充分得到了滿足,而我也因為她不再碎念,心情跟著平和許多。

 

兩個人的互動立刻就像汽車換了檔,從原來的R倒退檔換到D的前進檔,明顯開闊了起來。

 

從人與人的相處來看,「愛」是非常重要的基本需求。母親的需要,是讓我知道她很愛我,因此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醒我。以往當她覺得我沒有把她的話聽進去的時候,就會氣急敗壞,而她越生氣,我就越不想聽。後來,當我選擇把她的話聽進去,並且明確說出她的感受及需要時,她覺得我懂她的心意,對她而言,這樣的連結就足夠了。

 

同理心的培養,可以取代想要開導對方、跟對方講道理的習慣,並逐漸發現想改變或開導一個人,真的很消耗能量。倒不如先把自己理清楚、講明白,最後讓對方自己去做判斷,看看能否為我們的關係做出更好的抉擇。

 

有時候我們說的道理,或許有些人真的不明白,但也有很多人不是不懂,而是不願意配合。很多學員在碰到問題時,心裡往往會冒出這樣的想法:「憑什麼要我配合你?」

 

例如家人吵架,可能會勸其中一方說:「你就好好跟他說嘛……」但他卻回嗆「我才不要!」也就是說,他其實知道怎樣可以讓另一方釋懷,但就是不情願那麼做。

 

這個時候,就可以思索:「他渴望什麼?需要什麼?」

 

或者換個方式,這個時候,就是我練習同理他人及同理自己的機會。我們可以回頭想想,問問自己:「如果我是他,我為什麼這麼不情願?我有什麼感覺、什麼需要沒有得到滿足?」

 

(本文摘自《我想跟你好好說話:賴佩霞的六堂「非暴力溝通」入門課》,早安財經出版,賴佩霞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