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西班牙旅行的時候,同行的旅伴是個40多歲的中年女人,兩個女人在一起,時不時會探討育兒問題,關於孩子的成長和性格養成,有說不完的話。
有一次,我們談到一個問題,關於善良是不是一件好事,她和我說了一句話:善良是好事,但不要為愚蠢買單。
她給我講了一個故事,關於她的兒子。
她兒子在大城市長大,高中之後去了縣城。縣城裡的孩子樸實,許多人家境也很一般。她們家境好,她很早就開始辦企業,現在每年的收入也穩定,所以她的兒子在班上,幾乎成了最有錢的孩子之一。
她兒子有一個特點,喜歡借錢給別人,這個同學錢不夠了,借兩三百,那個朋友家裡出了事,就省下零花錢給別人。她說,她覺得這樣的善良是好事,但要懂得兩件事:一、把錢借給真正需要的人;二、如果不是對方家裡非常困難,麻煩一定要把錢還回來。
“借錢給別人,真正的原因是救急。不要因為把錢耗在那些高高在上不想放棄現在的富足,一不小心又維持不了他的開銷,而轉身希望你支撐他一把的人。那不是善良,而是愚蠢”。
一個人最大的能力,是不讓自己的善良為愚蠢買單。
我從小根深蒂固的思想裡,有一種先人後己的意識。所以一直到我上大學之前,我都會悄悄把自己放在最後的位置,總覺得那是一種最大的善良。如果沒有朋友那件事,我大概一輩子不知道“愚善”是多麼可笑。
有一年,我的一個朋友千里迢迢給我打來電話,她那時在外省的一所大學,她說,她只是覺得不知道該和誰講了。他們班上有一個同學家裡很窮,拿著學校的助學金,每次在她面前講述自己家庭的不幸。確實,一直到後來他們翻臉,他們家也還是很窮。
我朋友聽過他們家的經歷,她說,可能是她聽說過的最窮的家庭。但她還是決定每個月從父母給她的生活費中省下300元給那個同學。其實,我這個朋友家境也一般,工薪階層,父母比較寵她,幾乎她說什麼就是什麼了。
但她慢慢發現,自己省吃儉用,那個同學的開銷卻遠遠在她之上,一拿到助學金就開始買化妝品,衣服雖然比較廉價,但也沒過多久就買各種新衣服。食堂裡也很少見她吃飯,她常常和別的學院的人一起下館子,用錢很快。
“她日子過得瀟灑,我倒是緊巴巴的,實話實說,我每個月給她生活費,是因為她貧困,而現在我卻發現,她是因為不夠富裕,才需要我的錢。可她家真的很窮。”我聽到她在那邊委屈得想落淚。
我那時才理直氣壯地說:“我覺得你是時候斷了她的念想。”我說,“如果真的很窮,她可以日子過得節約一點,也可以去勤工儉學,而不是拿著你的錢,四處逍遙。”
一個人最大的問題,是不能“愚善”,你力所能及,但也看他是否十萬火急。人最大的問題,是本來想成為救人於危難的救護車,最後變成了別人搭乘的免費公車,讓他們過上他們想過的日子。
朋友不好意思開口拒絕,只能婉轉地說父母縮減了自己的開支,希望那個同學能夠去打工,因為自己怕是不能給她生活費了。
那個同學自然是不高興,一直到畢業那天,都沒有正眼看過我的朋友。
你的善良,要給真正愛你的人;濫用的善良,就是愚善。
如果他窮困是因為不能降低自己的生活標準,麻煩不要用自己的生活標準去補貼別人。
如果他不高興是因為得到的不夠,麻煩先看看你自己有沒有富足再給予他人。
如果他需要幫助不是那麼焦急,麻煩先問問需不需要讓自己犧牲太大的代價去先人後己。
先富帶後富。最關鍵的是先富,而不是用自己的貧窮去換別人的富裕,用自己的拮据換別人的瀟灑。
這些年,我私底下,也借出過一些錢,但大多不是因為貧窮,而是因為實在十萬火急。
一次是我一個朋友的父母生病,借了一萬塊,半年後歸還的。
一次是我朋友辦結婚酒席,省吃儉用四五年,硬生生差了8000元,然後我借給了他。
但我也拒絕過許多所謂的借錢,翻了好幾次臉。最強的一次翻臉,是我一個朋友想賣掉開了五六年的車子,去買一輛60多萬的越野車,而他的經濟能力並不足以支撐他購買。
他說,能不能借他10萬,因為他想買車。
我說,不好意思,可能我也並不寬裕。
他想了想說,他寫借條給我。
我說,其實,你也可以選擇貸款。
他看了看我,冷笑了一下,貸款?那要你這個朋友做什麼?
我為什麼沒有借他:一、我並不覺得自己已經有錢到了借出10萬元也能隨隨便便的時候;二、我並不認為,買這輛車是他的剛需。
是,我們至今也沒有再來往。也好,如果錢是友情的綁架,我寧願一無所有。
希望你的善良不是因為愚蠢,而你也要保護自己不因為善良而受傷。
聰明是一種能力,善良是一種選擇。
我們總要為了自己,慢慢成長,讓所有的善良都讓自己豐滿,而非血肉模糊。
(本文摘自《別讓你的善良為愚蠢買單》,平安文化出版,謝可慧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