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有過與人分享心情的經驗,但有時候分享後卻發現心情更糟。如果你現在試著回想過去自己和他人分享的經驗,對方的哪些回應讓你覺得被支持、被理解?哪些回應反而讓你更難受?
當我想起過去那些讓我反而更難受的回應,當對方試圖要我的感受縮小或扭曲,像是告訴我:「哎呀,沒那麼嚴重啦,這沒什麼好難過的吧?」「沒關係啦,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我上次也是發生類似的事情(然後開始講事情經過),我比你慘多了。」「你想太多了啦!」「不要再想這些負面的事情了,至少你還有……」
這些話語讓我感受到對方並沒有真正接納我的感覺,反倒像在糾正我:「你這樣感覺不對。」然後要求我照他覺得對的方式去感受。
我們在與人分享時,或多或少都聽過上述這些回應,甚至,有時候我們就是說出這些話的人。
就算身為一位諮商師,在和親友相處時,我也要常常覺察自我,不要脫口而出這些看似安慰人,卻讓人更難受的話語。
我想起前陣子一個寒冷的冬天早上,我在系館的辦公室準備半小時後要授課的內容。系上的辦公室有好幾位博士生共用,過不久,另一位博士生艾瑪進到辦公室,我們聊了聊近況,她分享了上禮拜去參加的一個聚會,聚會上許多人詢問她:「你念博士班,這樣你的孩子怎麼辦?」
艾瑪媽是一位新手媽,也是一位博士生,而這兩個角色常帶給她許多評價與指責。
許多人告誡提醒她:「你知道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嗎?」「你知道現在是陪小孩最重要的階段嗎?」許多人在得知孩子年紀這麼小就每天被送到托兒所後,還會眼睛瞪大,臉上流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彷彿在對她說:「天哪,你這個媽媽是怎麼當的?」(有趣的是,她先生也在聚會中,卻沒有人對他說這些話。)
念博士班的繁忙,讓艾瑪已經充滿內疚和自責,認為自己不是個好媽媽,沒有時間好好陪伴孩子,而周遭人對她的評價或是建議,更讓她加深這些自責感。
當我聽著艾瑪分享時,我感受到她的痛苦,這些情緒讓人不舒服,我意識到本能上很想逃離這些不舒服,所以腦中冒出的第一個回應是:「沒關係啦,事情會越來越好的,你之後就會漸漸適應博士班的生活。」
還好,當腦中出現這個回應後,我就覺察到這個回應只是在幫助我推開這些不舒服,並不是真正的傾聽。
想要逃離痛苦是人類的本能,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在面對別人顯露情緒時,會立刻拋出那些「安慰人的話語」,為的是想趕快結束自己的不舒服。
有很多人會問:「到底說什麼才是安慰人最好的方法?」事實上,面對一個處在痛苦中的人,往往不是你的「回應」讓他感覺好起來,能夠讓人覺得好受一點的,是人與人間的連結。
現在回想起來,我很高興當時的我選擇了同理與連結。我把電腦螢幕關掉,靜靜傾聽艾瑪,試著和那些痛苦情緒待在一起,不需要多說什麼。
同理是一個選擇,而且是一個讓自己脆弱的選擇,因為當你同理另一個人,你也得跟著去感受那些情緒和痛楚,但就算如此,你還是願意選擇和別人的情緒待在一起。
這些人與人間的同理與連結,會累積成信任。信任並不是來自另一個人做出什麼偉大的事,而是來自日常生活中的微小互動。
每一次的互動中,你選擇同理與連結,就能慢慢累積兩個人之間的信任。
每一個人的生命中,都需要有這些贏得你信任的「對的人」——那些有能力同理、聆聽、不評價的人。這些人可能是你的伴侶、家人、朋友、同事、心理治療師、老師、教會人員……等等,這些「對的人」才有資格傾聽你的故事,看見你的脆弱。
除了需要找到「對的人」之外,我們也要讓自己成為別人生命中那個「對的人」。
(本文摘自《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 留佩萱著,遠流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