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歲林姓女子日前因為胃痛與消化不良而就醫檢查,胃鏡報告顯示,胃部只有輕微潰瘍,但上部食道卻有1顆3公分大小的食道腫瘤,確診食道癌,醫師以一般胃鏡順利切除,術後3天即能返家,恢復情況良好。
衛生福利部癌症登記資料顯示,2018年食道癌居國人10大癌症死因第9位,1929人死於食道癌,較去年增加132人,食道癌死亡率增加7.9%。如以食道癌發生人數分析,食道癌位居10大癌症第10名,每年共計新增2500人食道癌患者。
食道癌主要侵襲對象為男性,以2016年為例,台灣男性食道癌發生率為女性15.3倍,且食道癌集中在50歲以上,最高峰則是60至69歲,不過近幾年來,也出現不少40多歲食道癌患者,呈現年輕化趨勢。
食道癌與菸酒有關,近年來醫界證實,食道癌與嗜吃醃漬食物,以及常喝熱湯熱飲等飲食習慣有關,世界衛生組織將攝氏65度以上的熱飲,列為可能的致食道癌等癌症危險因子。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消化科主治醫師范峻維表示,案例中的林姓女子確診為早期食道癌,她母親則是在去年診斷出食道癌,且2人罹食道癌位置相近,均在上部食道,推測可能與共同飲食習慣有關。
范峻維說明,傳統治療早期食道癌,必須進開刀房開胸切除全食道,再把胃提高,接著再做縫合,食道癌患者術後常消化不良,容易嘔吐等副作用,而影響生活品質。目前則以胃鏡做食道癌黏膜下切除手術,效果好且副作用低。
新式手術採用內視鏡電刀切除食道的早期食道癌細胞,身上不會留下任何傷口,也不用開胸切除食道,傷口小,術後恢復快,隔天便可喝水進食,3天即可出院,快速恢復正常生活。
食道癌危險因子為抽菸、喝酒、吃檳榔,以及不良飲食習慣,由於早期食道癌腫瘤形狀平坦,幾乎沒有症狀。
范峻維建議,食道癌高風險族群應該定期接受健康檢查,以達到早期發現食道癌,早期治療。
(本文獲「NOW健康」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