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歲過勞才恍然大悟:慢性病不是得到的,是自找的!陳風河:花錢治病,不如花時間運動

46歲過勞才恍然大悟:慢性病不是得到的,是自找的!陳風河:花錢治病,不如花時間運動

「嚴格來說,我從來沒有真正離開職場!」今年55歲的陳風河,曾經是鴻海精密副總經理、合勤科技副總經理、凌源通訊創辦人及總經理,卻在壯年體盛的46歲時倒下,經過檢查後,病因不明,醫生也只能把原因歸咎於長期的疲勞與壓力過大。

身為多年科技人的他,關注不少竹科人的過勞狀況,他認為,花錢花時間治病,不如花錢花時間運動,於是在邁入50歲前離開大廠,從此當起健康生活的傳教士,努力推廣運動醫學,找到生命的第二春

 

每天工作16小時

拚經濟是唯一目標

 

陳風河是高材生,學生時期拚課業,從成大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畢業、交大機械工程碩士,一路念到交大電子工程博士;29歲進職場後,全力衝刺事業,從此開啟每天工作15~16小時的生活。

 

「那個時候年輕,與每個人一樣,對工作哪有什麼想法?」他說,進入職場只有一個念頭:「拚經濟!」尤其婚後,更是肩負著養家活口的重任,「把家撐起來是唯一的想法!」他就這麼打拼了半輩子,因為一場意外,人生急轉彎。

 

出事的那一天,是他再平常不過的一個日復一日。「回到家大概晚上10~11點左右,我一如往常做運動、跑步。」陳風河解釋:「我從小喜歡運動,一直都打桌球、踢足球,甚至大學的時候還是學校的足球隊!」

 

過勞運動陷昏迷

痛下決心找回健康

 

保有運動習慣的他,即便出社會後,無論再忙、再累,每週都會運動1~2次,只是每次都在下班後,「通常已經深夜!」他說,自以為為了健康必須運動,卻渾然不知,身體在過度疲累的情況下,劇烈運動不是加分而是減分。

 

一切來得很突然,「那一刻,我只知道,我無法呼吸!」墜落感襲來,陳風河陷入昏迷,另一半急忙送他到醫院急診,做遍了該做的檢查,確定沒有任何感染,也看不出任何端倪、查不到任何病因,最後,被醫生判定「過勞」。

 

「我到底發生什麼事?」這一切,先進的西方醫學,沒辦法給他答案,可是,自那一刻起,他很清楚知道,這是老天給的課題,「必須重新思考,是不是應該調整生活型態?身體與心智都應該重新reset(重新調整)!」

 

 

鑽研健康知識

徹底調整生活型態

 

重大轉折,促使人生排序自動重組。他花了3~4年時間調整作息,進行氣功、散步等緩和的有氧運動調養生息,也大量閱讀預防醫學、運動生理等大健康領域知識,恍然大悟,「原來身體早就有警訊!」

 

陳風河笑說:「那段期間,肩膀一直都是緊繃的,怎麼按摩都沒用,而且,頭皮還長出不知名的紅疹,不痛又不癢,檢查不出原因。」

 

「放鬆、紓壓,大家都很會講,但該怎麼做?」從此,陳風河更鎖定關注與健康相關的社會議題。他娓娓道來,日本人稱慢性病叫「生活習慣病」,它是由不良的生活型態導致,尤其因久坐、少動、過度勞動、熬夜、暴飲暴食所造成的身體缺氧,而身體缺氧可以說是萬病的源頭。

 

他常說:「慢性病不是得到的,是自己做出來的;既然如此,慢性病當然是可以預防的。」等到身體真正出現問題,才找醫生治療,其實已經失去預防的先機。

 

厲行健康生活

創業推廣預防醫學

 

深刻的切身之痛,開啟陳風河的第二人生。

 

他厲行健康生活、飲食與循序漸進的運動,目前每週運動至少四天,包含騎飛輪、跑步等有氧訓練與高強度間歇交錯的安排,近年也開始看重肌肉的重要性,安排了重量訓練與戰繩鍛練。

 

不只身體力行,他更在50歲那年創業,推廣預防醫學與健康餘命的理念,「讓不運動的人動起來、讓動起來的人持續動、讓持續動的人動得有效而且安全。」

 

發揮科技人的專業,結合運動、雲端技術與網路社群平台,方便大家各自都有運動的「伴」,一起揪團做運動,讓原本沒有運動習慣的人開始,且持續地運動。

 

目標是讓75%亞健康族群,不往慢性疾病發展並轉換成健康狀態,真正落實「預防勝於治療」。

 

 

致力健康逆轉

開啟美好第二人生

 

上醫治未病。陳風河推行的逆轉工程,是一條沒有前人走過,沒有探路燈、沒有嚮導、沒有軌跡可依循,充滿著不確定性與挑戰的路;這不也是一種壓力源?

 

但他卻說:「Do my best(盡我所能)!不管壓力多重,重點是意義和價值,與心裡認為值不值得。」談笑風生的他,散發了一股,找到了天職,洞悉人生的瀟灑。

 

 

掌握樂活資訊,點我加入幸福熟齡LINE好友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