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無常,還有多少時間可以爭吵?父母一天天老去,這4件事情再不做,小心會遺憾一生

人生無常,還有多少時間可以爭吵?父母一天天老去,這4件事情再不做,小心會遺憾一生

你已經知道如何處理對父母的過度依賴,有許多原則同樣適用於疏離的情況,包括同樣的過程:改變功能不良的角色,解除阻礙改變的隱性聯盟。在抗拒發生時,對抗它,便創造了可以重建關係的情境。

1. 疏離的親子角色

 

疏離可以帶來權力。你愈是把家人擋得遠遠的,讓他們對你的情況一無所知,他們就愈想靠近你,容忍你的怪癖,以防你離得更遠。疏離的家庭角色帶來的權力,讓個體很難放棄。

 

【策略】

 

第一步是權衡「代價」和「獲得」。有時你很難意識到付出的代價,畢竟疏離的症狀之一就是很難專注於自己的感受,因此在檢視疏離的影響時,要特別注意負面影響。回想當你感到失望或受傷的時候,你的疏離是否在其中起了作用,而關鍵在「誠實」。

 

2. 家庭裡的疏離聯盟

 

家庭在處理成年子女的疏離問題時,經常會讓雙親之一擔任「聯絡者」,父母中的另一方與孩子的互動就變得稀少而表面。聯絡者(參與程度較高的父或母)獲得了相當大的影響力,因為所有消息都得透過他傳達。

 

【策略】

 

改變你的溝通模式,可以解除這兩個聯盟。首先,確認是父親或母親成了聯絡者,這通常不難分辨。接著,增加與孤立的另一方直接互動,從尋常的交流開始(比如正在做的工作),然後逐漸過渡到更親密的互動。

 

3. 克服疏離的親子關係中的「抗拒」

 

每個家庭成員都會以自己的方式抗拒關係的變化。對於父母中參與度較高的一方,抗拒表現是選擇性地交流:選擇哪些事情可以傳達,從不洩露太多,小心地維持獨占關鍵消息帶來的影響力。而對於疏離的父親或母親,這種抗拒包括:在關係開始重建時拉開距離,投入工作或沒有家人參與的其他活動。

 

【策略】

 

若父母中參與度較高的一方,開始以會造成傷害的方式操控信息傳遞,你要花些時間陪伴,通電話,一起出門走走……以行動表示,即使你希望與較孤立的那一位重建連結,但你和他的關係同樣非常重要。

 

當父母中孤立的一方以後退作為抗拒時,祕訣是讓他知道,你會持續與他互動,不會放棄,同時掌握好對方的接受程度。在這種情況下,行動比言語更管用。

 

4. 重建親子關係

 

「重建」,只有在兩個前提下才能真正發生。首先,疏離的子女必須真正想要重建與父母的關係,必須願意承擔必要的情感風險。其次,父親或母親必須願意放棄自己身為「聯絡者」的一些影響力,來促進重建過程。

 

【策略】

 

若你想讓聯絡者放心的努力不奏效,這時──而且只有在這時候,你可以與他討論他的恐懼:他是如何看待你的行為改變?他認為如果你跟孤立的父母一方重建連結,會發生什麼狀況?他會被排除在外嗎?還是被攻擊?被忽視?

 

一對一的討論有助於澄清一些誤解。謹慎地選擇時間和地點,在壓力較小的時段,僻靜的場所,做好準備會有悲傷、自責和憤怒產生。

 

最初的討論最好不要讓孤立的父母一方參與,在重建過程之初,同時處理三個人相互衝突的顧慮和擔憂太困難了。

 

掌握樂活資訊,點我加入幸福熟齡LINE好友

 

(本文摘自《適度依賴:懂得示弱,學會從信任出發的勇敢》,寶瓶文化出版,羅勃‧伯恩斯坦, 瑪麗‧朗古蘭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