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是現代社會的常見疾病,一般以藥物治療為主。但研究發現,至少有25%的患者服用抗憂鬱藥物後效果不佳,需要更多治療方法協助改善症狀。
相較於西方社會,台灣民眾多半在憂鬱症狀造成日常生活功能大幅下降以後才會就醫,就醫時症狀較為嚴重,也因此增加藥物治療的困難。
許多新研究指出,對藥物反應不佳的這類憂鬱症患者,其腦部的特定區域會出現活性功能低下的狀況。如果這是憂鬱的原因,那麼直接針對功能低下的腦區加以活化,是否就能改善憂鬱症狀?
▲李政達主任示範經顱磁刺激術。(圖/北榮提供)
台北榮總社區復健精神科主任李正達表示,「重覆經顱磁刺激rTMS」就是治療憂鬱症的新方法,原理是透過磁波,誘發出一個微小電波來重覆刺激功能低下的腦區。
這是一種非侵入性、不需麻醉、不用住院,每次治療只需要30分鐘的新式治療方式。
連續治療2週後,約有50~60%的患者情緒改善一半以上。連續四週治療後,情緒改善的反應會更加理想。
▲李政達主任說明治療原理。(圖/北榮提供)
上述60多歲的吳女士,接受「重覆經顱磁刺激rTMS」治療2個星期後,情緒大幅改善,長年的頭痛症狀也明顯好轉。
還有一位20多歲的黃先生,自小就有情緒低落、過度焦慮導致無法集中精神的困擾,嚴重時甚至無法工作。經過「重覆經顱磁刺激rTMS」治療2週後,整個人變得比較快樂,思緒也更加清楚,工作表現明顯進步。
不過,李正達主任也提醒,由於這種治療方式會活化腦神經,有癲癇病史、酒精成癮,以及其他易誘發癲癇狀態的藥物或疾病、腦部創傷或有金屬植入物(例如,電子耳、心律節律器)的患者,就不適合接受「重覆經顱磁刺激rTMS」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