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齡社會下,正值壯年的李偉文,早已開啟退休進行式!

超高齡社會下,正值壯年的李偉文,早已開啟退休進行式!

從小父母師長不斷耳提面命,告訴我們要用功讀書,考試高分才能上好學校,讀好學校才能找到好工作,有了好工作才能幸福快樂。

撰文/李偉文

 

考試要想高分,就是要訓練自己能夠很快寫出標準答案,多年訓練下來,不知不覺養成了我們看待世界的方法??以為世界上所有事情都有標準答案。

 

可是我們卻忘了,考試的確有標準答案,但人生並沒有標準答案,並不一定因為你賺了多少錢就會快樂,職業多高就會幸福,或是對社會多有貢獻,人生才有意義。

 

我們自己幸不幸福,快不快樂,人生有沒有意義,跟那些可以量化的數字一點關係也沒有,那麼,我們究竟如何才會覺得真正的幸福呢?

 

研究與調查發現,一個人的幸福感真正來源在於他能不能把時間花在自己在乎或自己看重的事情上。

 

人類的渴望與追求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財富、名聲、地位和權力;第二類是朋友、家庭、事業或志業;第三類是知識、藝術、大自然或宗教。

 

每個人在乎的東西都不一樣,沒有什麼是非對錯或價值高低的認定,每個人就是不一樣,當我們能把自己的時間盡量投注在自己看重的事物上,就會覺得幸福快樂。

 

因為有這樣的體會,我這些年做的事情大概都是我喜歡的、我在乎的事,所以我覺得我是幸福的。

 

其實這幾十年來,我的生命重心都沒有改變,若用一個具體的象徵,那就是門??

 

「閉門讀好書,開門迎佳客,出門尋山水」,讀書、交朋友、大自然,這三者是我最看重的事務,就像我的座右銘是「一生玩不夠」,我最期盼獲得的禮物是「慈悲」與「智慧」,智慧的追求透過閱讀,慈悲則靠號召朋友從事公益服務人群來實踐。

 

也因為如此,這些年我益發瞭解到,臺灣即將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人口結構的迅速改變。

 

由於平均壽命延長,戰後嬰兒潮陸續邁入老年,再加上這十多年非常嚴重的不婚或不生現象產生的少子化,在這三個因素加乘之下,臺灣社會老化的速度,恐怕是世界第一。

 

政府的財政能順利支付龐大的老人年金或退休金嗎?健保經費能支撐老年人口的醫療費用嗎?社會產業與硬體結構能在很短的時間內調整成符合老年人生活所需嗎?我們的安養與長期照護的人力準備好了嗎?

 

我個人覺得,絕對無法期待財政愈來愈困窘的政府能夠照顧我們到終老。

 

我們必須自力救濟,在來得及的時候,將能夠運用的資源投入在對的地方,十年、二十年後,才能隨心所欲地安排自己的時間與生活,甚至行有餘力幫助年輕人,照顧晚輩。

 

首先我們要調整心態,面對這個全新的超高齡社會,要以新的眼光看待退休這件事。

 

因為營養與醫療的進步,以前六十五歲退休後似乎就是整天無所事事、頤養天年,但是今日的六十多歲往往耳聰目明、活蹦亂跳,絕對可以跟四、五十歲的壯年人一樣,繼續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中年時也許要支付各種貸款,要扶養孩子,這些責任與負擔難免耗費我們許多時間與精神,所以當孩子漸漸長大獨立自主後,我們的收入付完固定開銷還有結餘時,就得開始為未來的自己而預做準備。

 

準備方向有三個,首先當然是金錢理財方面,第二是養生保健,第三是老朋友。

 

究竟要存多少錢才能安心過退休生活?答案因人而異。

 

對我來說,因為我生活簡單,物質欲望不高,加上不太願意花心思理財,所以除了付自宅的房屋貸款,從很年輕時就單純地繳付定期定額的保單,算是預先儲存自己的老人年金、退休金,年老之後每月有這一筆保險公司給的錢,再加上或許還會有政府老人年金,我也就不太擔心年老後的日常開銷。

 

第二重要的退休準備是保持身體的健康,不要等到身體有問題時才開始吃各種保養品。我個人還主張盡可能吃在地的有機食物,一方面支持在地產業,對環境好,也對我們的身體好。

 

最後,也是我們最常忽略的退休準備,就是貯存一些擁有共同生活經驗與回憶的老朋友。

 

當我們沒了工作負擔,有了大把時間,也有足夠的錢吃穿,快樂與不快樂,最關鍵的就是身邊是否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當然,人生任何時候都可以結交新朋友,但是總覺得朋友一年就是一年,不一樣,否則當我們回憶當年時,新朋友會認為我們老是提當年勇,甚至倚老賣老,只有身邊有共同經驗與回憶的老朋友,才能夠非常自在地聊天抬槓,這種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對生命的意義感是很重要的來源。

 

要有老朋友,當然要從年輕時就開始認識。

 

雖然在工作職場上會認識許多同事、客戶、一些直接或間接的「關係人」,也就是所謂的「人脈」,但是因為工作而認識的人,難免會有利害關係和隨之而來的壓力,我比較喜歡參加公益團體,在為社會義務付出的過程中結交志同道合的伙伴,這些同樣熱情良善的人當然值得成為終生相伴的好朋友!

 

也因此,我在三十來歲時與朋友們一起成立了荒野保護協會,希望能為我們的後代子孫留下美好的自然環境。

 

在這二十年裡,我投入了幾乎工作之餘的所有時間,卻也從大自然裡獲得了許多個人身心靈的成長,同時認識了一大群一起努力的好朋友。

 

當年還是青壯年的我們,現在也即將面臨人生的下半場,創會的老夥伴陸陸續續卸下志工幹部的職務,我們也開始了另一場更緩慢、更自在、更隨興的臺灣漫遊,打算用腳一步一步走進臺灣各鄉鎮,踏遍美麗的自然步道。

 

當然,在這過程中,我們也願意關心或協助在地的民間公益團體。

 

我們也開始著手規劃年紀更大一點時適合的理想住家??不必太大,但必須是有電梯的無障礙住宅。

 

當老朋友一起住時,只要公共空間大,自己的房間就不必留客廳、餐廳,因為大家也不期待兒子、孫子未來能陪在自己身邊終老,所以整個居住與生活的硬體設施也要用全新的眼光來思考。

 

總之,雖然世界變化得很快,但是在面對自己的下半輩子時,我們的確有些很確定的方向可以預做準備,那麼我們不只是活得老,還能夠活得好。

 

 

(本文摘自《李偉文的退休進行式》,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