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保坂隆、譯/張玲玲
不攝取蛋白質的人容易老
四十歲是年輕人的老年期、五十歲是老年人的少年期。(雨果)
為了保持生活過得青春、有活力,必須注意擁有健康的腸道環境、充分的骨質、年輕的心情和適當的運動量等要素。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你是否擁有充沛的生命力?
不過,年紀漸長,人變得不像年輕時那麼有衝勁,越來越多人有「做任何事都提不起勁」、「沒有開始行動的動力」這樣的想法。或許你把一切歸咎於「年紀老了」,其實「有氣無力」或許是因為大腦老化所產生的現象。有沒有幹勁,很可能跟心情有關,那是大腦控管的領域。
不論做什麼事,都提不起勁;對工作或嗜好越來越沒熱誠,很可能是因為大腦功能下降的緣故。多巴胺負責提高生命力和幹勁,大腦如果多巴胺足夠,就會有想做什麼事的衝動;不足的話,就會提不起勁。
那麼,該怎麼做,才能增加多巴胺呢?首先,必須充分攝取多巴胺的主要原料蛋白質。
可是很多人因為意識到年紀,越老越不敢吃肉,導致產生優質蛋白質不足的現象。由於吃魚和肉是攝取蛋白質效果最好的途徑,請一邊考慮卡洛里及脂肪含量,一邊多多攝取魚肉吧。
另外,以多巴胺為首,腦內神經傳達物質的合成,跟許多營養素有關。在攝取蛋白質的同時,攝取其他營養素,非常重要。例如,維他命B12可以促進腦部血液循環,有改善腦神經作用的功能,也可以去除導致動脈硬化的高半胱氨酸及活性氧。
據說現在六十歲以上的人,大約百分之二十,維他命B12不足,應該積極攝取海鮮類、肝臟類等富含維他命B12的食品。
或許有人不愛吃魚和肉,那麼,請留意盡量攝取富含胺基酸的食品。胺基酸裡面有一種酪氨酸,有增加多巴胺的功效。建議你多吃酪氨酸含量豐富的食品,例如納豆、香蕉、酪梨、杏仁、鰹魚等食材。
同時,綠茶中含有的茶氨酸也可以增加多巴胺的含量,建議每天喝幾杯稍微溫熱的綠茶。少許酒精可以幫助身體放鬆,也有增加多巴胺的效果。當然要小心別飲酒過量。偶爾悠閒地品嘗一杯好酒,也是人生一大樂事。
還有一點千萬別忘了,那就是隨著年紀變老,肌力會衰退,為了維持肌力,也需要蛋白質。老年時肌力下滑,無法從肌肉生產足夠的熱量,因此體溫會隨之降低,使得免疫力下降。
因此就抗老化的觀點而言,不讓肌肉消失,是非常重要的一環。特別是,人的肌肉有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在腰部以下,因此多多鍛鍊腰部以下的肌肉,這一點非常重要。同時有報告顯示,刺激大腿的粗大肌肉,相對可以刺激腦部運作。請時常刻意多加鍛鍊被稱為「第二個心臟」的腿部肌肉吧。
若想常保青春,除了充分攝取蛋白質,更要勤加鍛鍊肌肉。這兩大重點請千萬不要忘記。
節省過頭,忘記重要的事
人不是為吃而活,是為了活而吃。(蘇格拉底)
「好不容易過節約的生活,卻沒有人誇獎我。」
有位跟我一起做某件事的人,曾經針對節省一事,對我發牢騷。當時,他似乎正在花心思為老年做準備,並且開始過不浪費的生活。結果家人紛紛跟他反應:「你最近變得好小氣」、「爸爸,我們家是不是沒錢了?」,搞得他意興闌珊。
我有點好奇,便問:「你怎麼實踐節約生活?」他說,在廁所張貼「每次只能用三格」的字條,規定衛生紙每一次的使用長度;全家人陸續泡澡,每個人最多只能泡十五分鐘。的確,浪費衛生紙是不好的行為;全家一個接一個泡澡、縮短泡澡時間,也可以節省電費和瓦斯費。不論對家用或環境,生活上都更經濟環保。
然而,執行計畫需要全家每個人有志一同,這一點很重要。一個人悶著頭嚷「要節約能源」、「省一點」,只會遭其他人白眼。如果不先建立「自己帶頭做,再擴及全家」這樣的概念,肯定推動不了。再好的點子,如果是被人強迫,都會引起反感。
過度節省,會遭人詬病「小氣鬼」。特別是剛開始實行節約生活時,容易做得太過火,這一點請務必留意。想清楚「節省」和「吝嗇」兩者有何不同,然後確認你的方向。翻字典查「節省」和「吝嗇」的字義,節省是指不做無謂的浪費;吝嗇則是連必須花的錢,也捨不得花。兩者的區別重點在「有沒有過分」。
想清楚「節省」的目的。沒有任何目標或計畫,只是以「不花錢」為原則的話,就會變成十足的「小氣鬼」!
另一方面,若節省的目的是購屋、子女就學、買大件物品,也就是為了達成夢想和目標而少花錢,才是真正的節省。另外,常被人叫「小氣鬼」的人,有個特色是捨不得對別人花錢。例如,給人的謝禮、送親朋好友的禮物、婚喪喜慶的紅白包,通通要苛扣的話,就是典型的吝嗇行為。
不願支付與人交際的費用,容易給人負面印象,對人際關係也有不好的影響,絕對要小心避免。真正懂得節省之道的人,不但會把錢用在刀口上,也會顧慮周圍的人際關係。吝嗇的人一毛不拔,連讓自己成長的花費都捨不得,怠於自我投資是他們人生最大負債。由於讓自己磨練的機會與可以活躍的舞台變小,最後賺不了大錢,只能斤斤計較於蠅頭小利。
懂得節省之道的人雖然會控制不必要的浪費,但是碰到與未來可能性相關的自我投資時,絕不手軟。畢竟能夠獲得自我滿足與幸福感,比什麼都重要,當然用起錢來不會小氣。假如在你的眼中,金錢比幸福更重要,那就表示你已進入小氣鬼的門檻了。
別只顧著把錢存起來,要知道,錢要用來花,才有價值。接近退休年齡,有些人為了預防未來生活,儲蓄退休金,漸漸不與外界社交,這點絕對要小心避免。現代的人際關係,與未來生活的充實度關係密切。即使有錢,但被周圍的人嫌小氣的話,會被大家孤立,老年生活將很寂寞。
為了不當孤單老人,請先為節省訂定明確的目標。千萬別忘了,節省的最終目的是能夠花用好好存下來的錢,過著幸福的生活。
避免老年失智的祕訣,在「握力與走路的速度」
每天做兩件自己討厭的事,對靈魂是有幫助的。(毛姆)
常聽人說,「年過五十,越來越記不住人的名字」、「影像浮現腦海,嘴裡卻叫不出名字」等等狀況。總之就是記憶力變差。可能有人會懷疑,「這樣是不是得了失智症?」其實兩者是不一樣的。
忘記「早上吃了哪些東西」,屬於健忘;忘記「吃過早飯」,這樣的行為才是失智。還有,健忘症只要有線索或暗示,就會恢復記憶;失智症卻不會。
因此我們大多數人只是記憶力變差,並不需要擔心自己馬上會得失智症。話雖如此,還是希望大家務必知道,如何避免各位念茲在茲的失智症,非常有效的祕訣。
「走路速度遲緩的年長者,比走路速度快的人,失智症的好發比例高出一.五倍。」
「握力強的年長者,腦中風的風險,降低百分之四十二。」
從這份美國波士頓醫療中心的埃里卡.卡馬爾戈(Erica C. Camargo )博士等人的研究,針對二千四百位健康男女(平均年齡六十二歲),觀察十一年,所做的追蹤報告,得到上述的結論。換句話說,走路速度快、握力強的人,與速度慢、握力弱的人,在失智症與腦中風的發病比例上,明顯不同。
因此不妨意識到走路速度,盡可能加快腳步。握力也可以只花很少的錢,就能鍛鍊。例如,在百元商店可以買到類似訓練握力的有彈簧的工具,只要放在手掌握起、打開,反覆練習,就能輕鬆的鍛鍊握力。
加快走路速度、增加你的握力,幫助你遠離失智症和腦中風。
本文選自《50歲後,也可以過幸福日子》,遠流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