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3C不離手 年紀輕輕就黃斑部病變

小心3C不離手  年紀輕輕就黃斑部病變

過去曾以老年人或高度近視族群為主的黃斑部病變,也在非高度近視的青壯年族群中逐漸蔓延;他們的共同特徵是,都是3C產品重度使用者。

在已開發國家,55歲以上患者失明的原因主要是黃斑部病變。然而,隨著3C科技普及,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已成為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也導致眼科不少青壯年族群罹患黃斑部病變。

新竹國泰綜合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指出,國內黃斑部病變的族群雖仍以老年人、高度近視為主,但臨床發現有愈來愈多青少年罹患黃斑部病變, 推估是原本的近視度數加深、再加上過度使用3C產品所致。

中央視力模糊不清 愈想看愈看不到

黃斑部位於視網膜的中心點,負責最重要的中心視力,由於它的位置就在光線經瞳孔聚焦後的主要投影部位,因此,當光線對眼底的傷害長期累積且過量時,就會引發視網膜的病變。

陳瑩山解釋,視網膜中有許多精細的微血管,脈絡膜負責提供視網膜養分且運送所排出的廢物,當年齡增長或罹患三高等慢性疾病時,會因長期光線的慢性傷害及血管的老化,令代謝功能失調,這時廢物就會堆積,久而久之便增生新的血管,就是所謂的「脈絡膜新生血管」。

 黃斑部病變的典型症狀包括影像扭轉變形、中央視力模糊不清,這類患者多主訴「想看卻看不到、旁邊卻看得很清楚」。「通常初期會有影像扭曲、直線歪斜等現象,到後期長出新生血管時,血管破掉塞住,會讓視線焦點整個黑掉,這也是與其他眼疾最大的不同,」陳瑩山解釋,其他眼疾造成的失明通常是眼前一片黑,但黃斑部病變則只有中間看不見,只要斜一點、歪一點都能看得到。

及早治療 視力回復不是夢

陳瑩山指出,「黃斑部病變」專指與脈絡膜新生血管有關的病變,至於其他因糖尿病併發症所導致如黃斑性水腫、眼中風所造成的出血,或者是黃斑部視網膜上膜、黃斑部裂孔等與血管增生無關者,則統稱為「黃斑部的眼病變」。

不過,兩者在治療上並沒有很大的不同,初期症狀輕微可透過點眼藥水來緩解,嚴重時則有包含結膜下注射及眼內藥物注射等治療方式。眼內藥物注射會注射在玻璃體內,將藥物直接導入病灶,因此也相對有效,常使用的藥物類型包括抗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及長效型類固醇等。

以黃斑部病變來說,治療上以能使脈絡膜新生血管萎縮為主,而黃斑部的眼病變是以消除水腫、清除出血為原則。

很多人都擔心,黃斑部一旦病變,是否就會造成視力的永久性傷害? 臨床上曾有黃斑部病變患者從病發期視力減弱至0.2, 經過治療後成功回復到原本的1.0,關鍵就在於「早期治療」。陳瑩山表示,愈早治療、且患者年齡愈輕,視力恢復的機率也愈大,反之則預後較差,甚至漸漸走向失明。

光照刺激過久、在暗處看手機最傷眼

黃斑部病變雖有部分遺傳性,但主要的危險因子仍為光照,若光照刺激眼睛過久就容易病變,因此,高度近視及3C重度使用者都是高危險族群, 尤其有特定光照在黃斑部時, 最易造成黃斑部的傷害。「很多人喜歡在黑暗處看手機螢幕,長時間刺激就會造成累積性的光線傷害。」

要預防黃斑部病變,應避免吸菸、喝酒及三高,維持飲食均衡、多吃蔬果及魚類、規律運動等。此外,也要避免長時間觀看3C產品、盡量少拿來當作娛樂用途,陳瑩山提醒,千萬別以為每天看3C眼力似乎沒有變差,因為傷害會累積,累積得愈多,黃斑部病變的治療效果就愈差,不可輕忽。

 

(更多…眼科名醫的護眼處方,請參閱生活i健康<好視力自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