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取健康的犯人是誰?

奪取健康的犯人是誰?

健康是任何東西都無法替代的珍寶。如果有人指證妳是竊取如此重要寶物的犯人,妳該怎麼辦呢?

世界級的寶石大盜能夠潛入擁有頂端防盜設備的地下金庫,但就算是這種世界級的大盜也偷取不了妳的健康。

因為只有妳自己握有鎖住健康祕密的鑰匙。

在日本,將慢性病稱為生活習慣病,看名稱就知道這是長期累積了不良生活習慣所導致的疾病,例如不健康的飲食、運動不足、壓力、抽菸、酗酒等等。相信大家都非常清楚這點。

也就是說,慢性病的起因源自於自己的生活習慣,所以並不是去醫院請醫生開藥治療就好。能夠治療這種疾病的只有自己。

許多罹患慢性病的患者沒有察覺罹病的原因,而持續不良的生活習慣,最後付出了損害健康、痛苦、金錢、時間等龐大的代價。

「我又不是喜歡生病。」
「沒想到這樣做對身體不好。」
「我不知道這就是生病的原因。」

許多人生病後就會講這種話。

不過,如果我們知道罹病原因以及預防的方法,就有相當大的機會預防慢性病。知道正確的方法就能夠守護自己的健康,就算已經罹患慢性病,也能夠靠自己的力量改善。

什麼樣的情緒會提高罹病風險?

能夠降低罹患心臟病、癌症、腦中風、動脈硬化、糖尿病等慢性病風險的方法之一,就是控制內心的情緒。利用情緒來預防疾病,這聽起來像是天方夜譚,但請聽我娓娓道來。

舉例來說,當妳生氣時會變得怎樣呢?

像是滿臉漲紅、睜大雙眼、提高分貝說話等等,其實這時妳的身體內部也已經起了變化。

人類的身體會因情緒而導致肌肉、血液、內臟、內分泌腺等產生變化。我們生氣時心跳會加速,血壓也會快速上升。出於防禦的本能,身體為了預防流血而預先做準備,所以血液變得容易凝固,這也就是為什麼生氣容易導致腦中風或心臟病發作的原因。

日文中的「病氣」指的是生病的意思,也就是氣=情緒生病了。

美國心臟內科醫生約翰‧辛德勒(John Schindler)說:「身體的疾病有五○%是因情緒引起的,每種情緒都會引起身體的變化。治療疾病最好的方法就是改變生活方式。」他清楚指出情緒會透過自律神經系統與內分泌系統大大地影響人體。

相對於生氣這類負面情緒,希望、喜悅、勇氣以及幸福等愉快情緒會促使大腦分泌快樂荷爾蒙,繼而影響自律神經使心跳與血壓保持正常,也會令人放鬆而保持血流通暢,對於我們的身、心都會帶來良好的效果。

有句話說「身心連接」(Mind-Body Connection),意思就是由於身體與心靈相互影響,所以保持心靈健康是維持身體健康不可或缺的要素。

謝爾頓‧柯恩博士(Sheldon Cohen)、威廉‧道爾(William Doyle)博士等身心醫學的醫生團隊,針對受試者的情緒模式進行一項長達三週的訪談,然後對受試者噴灑含有流感病毒的噴霧,觀察受試者的身體反應。

實驗結果發現,擁有正面情緒的受試者與正面情緒程度較低的受試者相較之下,前者罹患流感的機率是三分之一,顯示他們對於病毒的抵抗力較強。

這個實驗顯示正向的人(內心免疫力高的人)也有較高的身體免疫力,這表示情緒跟飲食習慣、運動等一樣都屬於生活習慣之一,都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

壓力是疾病的源頭 

提到內心的狀況,與現代人關係最密切的就是壓力了。

要想在現代人中找到沒有壓力的人,恐怕還很難呢。不過,每個人處理壓力的方法應該各不相同吧。

這裡以對照二人組為例來做說明。

某個人總是保持正面積極,就算工作不順利,也把失敗視為獲得成功的過程,從失敗中學習、成長。遭受壓力時,不會產生負面情緒,而會做些喜歡的事情或轉變情緒以釋放壓力。

另一個人遇到工作不順利就會變得焦躁不安,以抽菸、喝酒來排解壓力。為了紓解壓力而去喝酒、罵上司或說些抱怨的話等等,結果陷入更悲慘的情緒。這樣無論在精神或肉體上都會一直感覺疲倦。

一旦感受到壓力,皮質醇這種荷爾蒙就會過度分泌,導致肌肉量減少、血流變差,身體變得容易虛冷或體溫降低。另外,皮質醇也會阻礙膠原蛋白的形成,造成肌肉鬆弛、關節疼痛和骨質疏鬆等症狀。

總之,皮質醇是加速老化的原因,而造成這種情況發生的就是壓力。

此外,壓力會影響控制免疫力主體淋巴球的自律神經,導致人體的免疫力降低。因此,一旦長期感覺到壓力,就會產生慢性的免疫力下降。這麼一來,就容易生病,或是一病就很難痊癒。

預防壓力的方法中,最重要的就是「改變看待現實或事情的態度」。

最重要的是,以正面態度看待事情、積極思考,藉此改變對壓力的感受方式。



(本文選自全書,張若儀整理)

作者:Catsua Watanabe カツア・ワタナベ

出版:方舟出版

書名:任何年齡都美麗 活在當齡,比追求青春更閃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