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怕小感冒,訓練孩子的自癒力

別怕小感冒,訓練孩子的自癒力

「免疫系統需要刺激、訓練才會茁壯,發揮足夠的保護力」,江伯倫分析。寶寶滿6個月以前,免疫力來自母親的抗體「免疫球蛋白」,2歲以後免疫系統才會逐漸成熟,因此從出生6個月後到就學這段「空窗期」最容易感染各種疾病,如感冒、過敏、氣喘、腸病毒⋯⋯「孩童的抵抗力夠不夠?要打哪些疫苗?」成為爸媽最重要的課題。

「感染本來就是大自然對小朋友免疫力促進的訓練。」江伯倫直言。撇開嚴重的疾病不談,如果只是像感冒的一般感染,父母不用太緊張,把感冒當作免疫力訓練,盡量不要使用抗生素等藥物來消滅病菌。

現在小朋友在過度的保護下,不常接觸到一些細菌的感染,結果反而過敏、氣喘的狀況會比較嚴重。

過敏是免疫機制失衡

過敏是免疫失衡的一種狀態,免疫力太強或太弱都會招來疾病,惟有平衡才不會讓身體發炎。江伯倫以「衛生假說」(Hygiene Hypothesis)來解釋,醫療進步後,各種疫

苗、藥物可以把體內的微生物消滅,因為感染引起的疾病也大幅下降,但體內與病菌抗衡的微生物被消滅後,發炎引起的疾病也隨之而起。很多疾病都是因為身體發炎所致,如過敏、氣喘、新陳代謝症候群、癌症、第1型糖尿病等。

環境的汙染和飲食習慣的改變,也讓現在的孩子過敏人數急速增加,氣喘和腸病毒等感染盛行,江伯倫認為,人體內的第一型和第二型T輔助細胞已經出現不平衡,導致氣管收縮、血管擴張和黏液分泌增加等過敏症狀。通常過敏體質到了青春期會有明顯的轉變,可能是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及免疫系統的變化及成熟,而改變了對過敏原的免疫反應。

免疫力不全才需打疫苗

從專業的免疫學角度來看,不會致命的疾病是否需要施打疫苗,如流感疫苗是否要全民施打,未來應該可以有更多討論的空間。江伯倫主張,2歲以下的嬰幼兒與65歲以上免疫力比較差的老人,以及已經有其他重病的患者要施打疫苗,但中間階層的青壯輩則可以自己做決定。由於疫苗誘發的免疫力,基本上還是比不上自然感染誘發的免疫力,江伯倫認為用身體的自癒力去培養健康的免疫力,才是根本之道。所以,平常如一般感冒的病原體刺激對健康免疫力的誘發還是有其必要。

從學術上來說, 「免疫力差」指的是幼兒的免疫力缺陷,或是重大的、不尋常感染,才算免疫力不好,例如反覆、經常性的感染,或是一感染就出現肝膿瘍、肺膿瘍等症狀,感染已明顯影響到孩子的生長發育等,醫師才會懷疑是不是有免疫力不全的問題。

對小朋友來說,最重要的保健就是維持健康的飲食、適當的運動,藉以誘發健康免疫力,讓其能正常發展。飲食不均衡(尤其是吃多高鹽、高糖食物)往往會導致新陳代謝失衡,也會影響免疫力。至於其他營養補充品,只要是無毒、經過認證確認其功效,還是可以適度補充。但從研究上可以看出,年紀較大或是正值免疫力下降的人,補充健康食品,才會有比較明顯的促進效果。

BOX/ 我的免疫亮紅燈了嗎?

當免疫力降低時,身體會出現以下警訊,如果有多樣徵兆,建議找專科醫師做進一步的診斷及治療。

□持續有疲勞感

□不斷感冒

□傷口容易感染

□不明原因反覆性發燒

□反覆性關節疼痛

□大量落髮

□反覆性出現嘴巴潰瘍

□伴隨全身症狀的不明皮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