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核可13種有效美白成分 你知道幾種?

衛福部核可13種有效美白成分 你知道幾種?

近來坊間販售標榜「美白」作用的化妝品種類繁多,但食藥署提醒,消費者在購買前,應先認明衛福部核可的13種有效美白成分。(圖/ingimage)

百貨公司週年慶開跑,眾多美白商品祭出優惠,消費者該如何挑選?食藥署表示,近來坊間販售標榜「美白」作用的化妝品種類繁多,容易吸引消費者目光且大肆購買,但食藥署提醒,消費者在購買前,應先認明衛福部核可的13種有效美白成分,才不至於讓美白需求及荷包兩頭皆空。

「美白化粧品」中的美白作用成分,主要分成「抑制黑色素形成」或「兼具抑制黑色素形成與促進已產生的黑色素淡化」兩類。現行核准使用的13種美白成分中,除「Ascorbyl Tetraisopalmitate」使用濃度3%為「含藥化粧品」管理外,其餘12種都是一般化粧品使用成分,消費者在選購此類產品時,可依需求參考產品標示。

食藥署說明,美白化妝品濃度越高效果不一定越好,美白成分越多也不見得越有效;使用美白產品後「黑妞也能變白雪公主」,其實也是錯誤迷思。美白產品主要是改善色素斑,並非讓原本膚色變得更加白皙。此外,也有部分消費者想趁曬後使用美白面膜進行美白,但曬後肌膚較脆弱,久敷面膜反而恐造成肌膚紅腫發癢。

美白偏方一籮筐,但使用後果恐不堪設想。有些民眾以荖花葉敷臉美白,導致皮膚受到破壞,產生網狀黑色白色交織的斑點;甚至有人以雙氧水自製面膜美白,因而不慎灼傷臉部肌膚。食藥署呼籲,想要擁有白皙肌膚,應詢問專業皮膚科醫師的建議,千萬別盲從偏方,免得讓自身權益受損。

最後,食藥署提醒,使用美白化粧品時,應避免使用於發炎部位,若曾有過敏經驗,應先確認過敏成分,或先做皮膚過敏性測試,確認安全後再使用。如想了解更多化妝品資訊及知識,也可至【「TFDA化粧品安全使用」FB粉絲團】查詢瀏覽,以便掌握最新的化粧品安全選購及使用資訊。


 

 
 
【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原文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