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大腸癌篩檢 挽救生機

定期大腸癌篩檢 挽救生機

最近一兩個月,20多歲陳先生排便習慣明顯改變,除了時間不固定之外,還經常 腹瀉,原本以為只是吃壞肚子,連續吃了許多腸胃成藥,還是依然拉個不停。到 醫院看了腸胃科門診,做了檢查,居然發現罹患了第二期大腸癌,切除腫瘤後, 必須接受後續化療。

許多民眾都以為大腸癌應該是中老 年人才會罹患的惡疾,年輕人是不太可能罹癌。不過,國內各大醫院近年 來卻經常收治20、30歲的大腸癌患者,顯示大腸癌病例已出現逐漸年輕化趨勢,主要原因與飲食西化,加上欠缺運動習 慣有關。
 
中央健保局最新統計資料顯示,大腸 直腸癌為所有癌症死亡率第3名,更是癌 症發生率第1名。聯安預防醫學機構院長鄭乃源醫師表示,大腸直腸癌前期幾乎沒有症狀,民眾應養成每年定期大腸鏡 篩檢的習慣。 
 
台中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王輝明指出,超過一半以上的大腸直腸癌患者在被確診時,都已到了第三期、第四期,增加治療難度,除了外科手術之外,這些晚期癌症患者都得接受化療。近幾年來,大腸直腸癌患者每年均新增上萬人,為所有癌症之首。所幸,大腸直腸癌前期比較容易治癒,因此,死亡人數少於 肺癌及肝癌。 
 
鄭乃源醫師說,大腸直腸癌前期的主要症狀為腹痛、脹氣,大部分民眾都以為只是腸胃小毛病,很難察覺癌症的存在。往往到了晚期,身體狀況出現異狀,像是嚴重血便、體重減輕,才至醫院求診, 但為時已晚,多數病人這時都已到了第     三期,甚至是末期。 
 
近幾年來,大腸直腸癌已躍居國人罹癌人數之冠,許多民眾心中都有一樣的疑問,那就是「到底多久該要做一次大腸 鏡檢查?」、「是不是等到 50歲才開始做大腸鏡篩檢呢?」
 

多久做一次大腸鏡檢查? 高危險群應每年1次

 

由於做大腸鏡過程,相當不舒服,加上事前的禁食、服用瀉藥,讓許多民眾一聽到大腸鏡就面有難色,能夠少做就少做, 認為不必每年都做1次,頂多每 3∼5年做1 次就好,其實不然。   
 
鄭乃源分析聯安健診資料庫發現,隨著國人飲食逐漸西化,且缺乏運動習 慣,近10年來,接受健康檢查的民眾被驗出腸瘜肉的比例逐年升高。腸瘜肉患者屬於大腸直腸癌高危險群,理應每年接 受1次大腸鏡檢查,早期發現瘜肉,提早處理。
 
國泰醫院汐止分院腸胃科主任楊瑞能解釋,腸瘜肉可分為良性及惡性等兩大 類,如果檢驗結果屬良性,則只要1∼2年 做1次大腸鏡,但如果切片檢查報告屬於 惡性,那建議每半年就需做1次大腸鏡,才能確保健康。
 

等到50歲才做大腸鏡篩檢? 高危險群30歲起可開始做

 

研究顯示,飲食習慣、體型、生活或運動習慣和腸瘜肉或腸癌息息相關,鄭乃源院長指出,過度肥胖、生活習慣不佳、喜歡食用醃漬、燒烤等不健康食物,或是平時缺乏運動,以及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的人,都屬於大腸直腸癌高危險群,最 好提早在30歲就開始接受大腸鏡檢查。
 
楊瑞能則依據門診經驗,整理出4大非做大腸鏡不可的族群,首先是有大腸癌家族史的人,臨床發現,如果父母兄弟姊妹等成員罹患過大腸癌,那自身罹癌風險將明顯大增。例如,父親母親其中一人 罹患大腸癌,則子女罹癌風險增加了1.6倍,如果雙親都有大腸直腸癌,則風險提 高至3倍。 
 
其次是曾被篩驗出腸瘜肉或家族成員中有腸瘜肉的人,以及大便習慣改變,如便祕、拉肚子、排便時間不固定、排便次數增加等,或者是持續出現血便症狀,都應該接受大腸鏡,而不受年齡限制。
為了降低國人罹癌風險,應提早篩檢,我國針對口腔癌、乳癌、大腸癌、子宮頸癌等四大癌症提供免費篩檢。在大腸癌 方面,國民健康局提供50歲至69歲的中 老年人每2年1次的糞便潛血檢查,如果報告結果為陽性,應至醫院接受大腸鏡 檢     查。一般來說,潛血報告如屬陽性, 約有3%至5%的機率為大腸癌。     
 
糞便潛血檢查 可能失準  
 
對於糞便潛血檢查,鄭乃源院長說,「這檢查並不可靠!」臨床顯示,潛血檢查發現瘜肉的比率偏低。許多受檢者大腸直腸中已存有瘜肉,但糞便潛血報告卻呈現陰性反應。就有人看到報告結果為陰性,以為沒事,而沒有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錯失了清除瘜肉的第一時間, 讓瘜肉惡化成腫瘤。 
 
對此,楊瑞能主任也有同感,他指出,糞便潛血檢查只能算是粗淺的篩檢工具,即使結果沒問題,並不代表就一定沒有大腸癌,可能是大腸腫瘤、惡性瘜肉並未出血。
 
遇到什麼狀況,應該去醫院檢查腸胃, 接受大腸鏡?楊瑞能主任強烈建議,4大 非做大腸鏡不可的族群應該每年接受1次大腸鏡,只要經過醫師專業診斷,認為有做的必要,健保都會提供給付,民眾無 需自費。   
 
目前唯一自費項目則是「無痛大腸鏡」,有些人怕痛,可以選擇點滴麻醉,透過靜脈注射,施打麻藥,病患就像是睡了一覺,醒來之後,就已完成檢查。自費 金額約在3,000∼5,000元之間。 
 
除此之外,在腸胃檢查中,還包括下消化道鋇劑檢查,先灌注大量藥水,再透過照相顯影,來檢查腸道是否有瘜肉及腫瘤。不過,準確度有待加強,體積較小的瘜肉、腫瘤,可能難以發現。
 
 
圖片來源:stevep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