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4
青春向錢看—施昇輝
每年到了年終,或是新年開春,財經媒體最愛報導的主題就是「新的一年的投資策略」,而幾乎大多數的投資達人也都會提出他的年度投資建議。每個人的看法不盡一致,投資人當然就無所適從了。
閱讀更多
2025-01-10
老黑(田臨斌)
編按:老黑,台灣第1代的FIRE實踐家,45歲退休,至今屆滿20年。老黑分享親身實踐「4%法則」20年感想。
閱讀更多
2024-12-02
周冠男
理財是主動的,要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與風險承受能力,積極擬定支出計畫及投資目標與策略。理財規劃主要的工作是資本配置,決定將資金配置在無風險資產及有風險資產的比例,並在合法範圍內,盡量將稅負降到最低。無風險資產包含現金、定存、銀行存款及美國國庫券,有風險資產包含有風險的固定收益證券(即債券)、股票及房地產。債券有國內外長短期國家債券及公司債券,股票則有國內外公司的股票。
閱讀更多
2024-09-29
胡肇芳 整理
投資ETF「該買市值型ETF還是高股息ETF」,一直以來都有著諸多討論,投資專家認為,年輕時可把主力放在市值型ETF,先將本金養大,待退休時再逐漸將資金轉到高股息ETF。只是元大台灣50(0050)、富邦台50(006208),1張動輒6位數,而國泰台灣領袖50(00922)兩萬元就能入手,2023年3月上市以來報酬率贏過加權指數,波動率也小於大盤,可謂是低調的黑馬。知名理財達人怪老子曾分析,市值型ETF會幫投資人選出台灣市值最高、最有競爭力的企業,包括 00922等3檔ETF,都是值得長期投資的標的。
閱讀更多
2024-08-15
嫺人
編按:作者嫺人在金融界工作了20多年、當上高階主管,卻在49歲無奈選擇「被退休」,比她原本規劃的退休年齡還早了6年。一方面基於深怕錢不能撐到老的擔憂,一方面也不希望成為親友眼中的「閒人」,她開始整理財務,讓不工作後的現金流可以安心養老。嫺人重新調整規劃自己退休後的資產配比,成功實踐了退休後依然能有現金流的安心生活。
閱讀更多
2024-08-14
嫺人
編按:作者嫺人在金融界工作了20多年、當上高階主管,卻在49歲無奈選擇「被退休」,比她原本規劃的退休年齡還早了6年。一方面基於深怕錢不能撐到老的擔憂,一方面也不希望成為親友眼中的「閒人」,她開始整理財務,讓不工作後的現金流可以安心養老。嫺人重新調整規劃自己退休後的資產配比,成功實踐了退休後依然能有現金流的安心生活。
閱讀更多
2024-07-15
詹璇依
編按:財經主播詹璇依曾經是理財一竅不通的月光族,剛畢業時月入3萬元,卻把第一筆薪水拿去買名牌包,後來慢慢接觸投資理財,一開始也曾慘賠,直到學會用錢滾錢的「懶人投資法」,在堅持定期定額、逢低加碼下,3年賺到第一桶金。我們都知道,定期定額存股ETF可以走出微笑曲線,但隨著時間增加,難有效降低成本。小資族要怎麼突破這個瓶頸,才能快速壯大資產、達成3年獲利100%的目標呢?
閱讀更多
2024-06-25
郭哲榮
編按:哲哲曾獲經濟日報選股擂台賽多次冠軍,由30年的股市經驗中,體認到個股漲跌是沒有邏輯的,法人和主力要它漲就漲、要它跌就會跌。也別以為績優股不會倒,看看宏達電的例子就知道了。所幸有ETF此金融商品,能買進一籃子股票,有效分散買個股的風險。尤其本書的重點——0050,是買進台灣市值前50大的公司,讓這些大公司的員工幫你日夜工作。更重要的是,買複製大盤的0050不用怕接刀,越跌越要買,因為股市長期只會不斷上漲,所以0050也會繼續創下新高。
閱讀更多
2024-05-16
老黑(田臨斌)
編按:「人在世間,錢已花光」固然悲慘,「人在天堂,錢在銀行」顯然也不是多數人的期望,退休理財究竟該怎麼做? 老黑,台灣第1代的FIRE實踐家,45歲退休,至今即將屆滿20年,不但沒破產還能常出國旅遊。他建議退休理財掌握3個原則──長期穩定、 分散風險 、不碰不懂的東西,就能讓錢一輩子夠用。
閱讀更多
2024-02-29
Marra
如果想要每個月領息,又想要有很不錯的現金殖利率,考量到基金規模跟配息的月份,其實很多人會一次擁有三檔高股息ETF,來打造每個月領零用錢的組合,這三檔ETF 就是: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元大高股息(0056)、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
閱讀更多
1/ 8
第 1頁,共 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