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9
中時新聞網 何立雯
編按:第七輪接種AZ疫苗,預約時間自今天8/29上午10時至8月31日中午12時。第七輪預約將提供於7月19日前已意願登記選擇AZ疫苗,且尚未接種過疫苗之29歲(含)以上對象,即1992年12月31日(含)以前出生,及滿 18歲以上 (即2003年9月3日(含)前出生)第九類對象進行接種。預計施打期間預計自9月3日至9月10日止,並視疫苗供應期程調整接種場次,籲請民眾屆時準時前往接種。對於接種AZ血栓的疑慮,部分民眾還是不放心,ICU醫師陳志金在臉書分享,英國44歲女主播打完第一劑AZ三周後腦出血死亡,死因是打疫苗引起免疫血栓性血小板低下症,導致腦靜脈血栓,但打疫苗是利大於弊,陳志金提醒,在接種完AZ疫苗4至28天若出現這7種症狀,盡快就醫。
閱讀更多
2021-07-15
李易紓
新冠疫苗開放 18歲以上 族群意願登記,截至7/15下午五點,第三輪登記莫德納意願的人數高達418萬人,佔總登記人數757萬約55%,而登記AZ的僅18.9萬人,兩種疫苗數量明顯落差,讓外界關注未來第二劑接種,會有開放「混打」的需求。針對施打時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目前暫定未來4周都提供AZ,莫德納會依照疫苗抵台狀況再做規劃。
閱讀更多
2021-07-14
李易紓
日本政府13日第三度宣布贈送台灣100萬劑AZ疫苗,並預定15日運送抵台,再加上本周內還有兩批自購AZ疫苗將到貨,合計新到貨的AZ疫苗量約200萬劑!隨著新冠疫苗量放大,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也往下開放疫苗意願登記年齡層,只要是民國92年以前出生、滿 18歲以上 的民眾,都能到疫苗預約平台做意願登記,疫苗種類可以選擇AZ或莫德納,也可以複選,不過未來會以登記AZ疫苗的民眾為優先施打對象。
閱讀更多
2021-07-13
李易紓
耗時7周,鴻海與台積電專案採購1000萬劑BNT疫苗終於成真!這批由德國直送的BNT疫苗,首批估計約300萬劑,最快9月就能運到台灣,且因爲BNT是唯一能提供12歲以上青少年接種的疫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會保留給學生施打。另外,日本政府13日第三度宣布贈送台灣100萬劑AZ疫苗,並預定15日運送抵台,再加上本周內還有兩批自購AZ疫苗將到貨,合計新到貨的AZ疫苗量約200萬劑!隨著新冠疫苗量放大,指揮中心正式開放民國92年以前出生( 18歲以上 )民眾,可以開始在公費疫苗預約平台登記接種意願,台灣擁有的AZ、輝瑞BNT以及莫德納3種疫苗要如何挑選?何時又能輪到接種到?保護力以及副作用有哪些呢?以下6個QA報你知!
閱讀更多
2021-07-12
李易紓
20210928編按:9/16到貨的108萬劑莫德納疫苗,將在9/28配發各地疫苗接種點,施打對象為「曾打過第一劑莫德納,已超過10周的70歲以上長者,以及60歲以上原住民」,約105萬人符合資格。而COVID-19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第10期,也開放9/30前接種第一劑AZ滿10周以上的64歲至50歲民眾,登記接種意願,並將在雙十節連假前施打。但仍有不少連第一劑都沒打到的民眾,很希望能早一步施打,因此目前 18歲以上 都能預約的「疫苗殘劑」,就成為鎖定標的。有民眾漏夜在北市和信醫院門口排18小時,就為了搶到預約號碼牌,連台大醫護同仁也都在開放時間前,聚精會神蹲在電腦前面、等著為家人搶殘劑有限的名額!哪些疫苗接種合約醫院有開放網路預約「疫苗殘劑」呢?本文特別整理「雙北14家大型醫院」疫苗殘劑預約連結與規則,提供民眾參考。
閱讀更多
2021-07-12
李易紓
新冠疫苗大規模接種速度再加快,目前開放民國92年以前出生( 18歲以上 )民眾,可在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上登記接種意願,而先前已登記意願的50歲以上成人,7月13日至7月15日收到簡訊通知後就能進行預約,7/16起開打,不過,未來3週均為AZ疫苗,第4輪或以後才會接種到莫德納疫苗。
閱讀更多
2021-07-07
李易紓
大規模施打疫苗進度持續加快,40歲以上中年族群,可別趕著去國外打疫苗了!台灣目前到手有518萬劑AZ和莫德納疫苗,自購的62萬劑AZ和日本第二批贈送的113萬劑AZ,也在7/7與7/8抵台,合計超過700萬劑。再加計確定能到手的鴻海永齡以及台積電,專案購買的1千萬劑BNT疫苗,第一批300萬劑最快9月到貨,合計共1704萬劑疫苗,預估不只讓第10順位50歲以上族群都能打到,甚至第12順位的40歲-44歲部分民眾,最快10月就有機會接種。
閱讀更多
2021-06-26
新頭殼newtalk | 張柏源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5日宣布,為有效利用武漢肺炎疫苗,當日最後一瓶開瓶剩餘劑量將開放 18歲以上 成人候補接種,可由接種單位規劃候補名單機制,但很多基層反映沒有做好配套,系統不健全,引發混亂。另外,想打殘劑的人是否可跨縣市預約?還是一定要以居住地或戶籍地為主?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預約的方式將由地方政府或透過鄰里長進行通知或預約,也就是說會交給地方政府來全權處理,會再跟地方政府問問實際執行時有哪些困難,一起解決。
閱讀更多
2021-06-25
翁申霖
雖說國內COVID-19每日確診數有下降的趨勢,傳播力也持續下降,整體疫情明顯趨緩,不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指出,北農群聚仍嚴重,地方政府應加強相關人員篩檢、健康監測。同時,社區篩檢、疫調仍須持續加強,接觸匡列者也要追蹤管理,繼續監測印度Delta變異毒株的動向。
閱讀更多
2021-03-19
NOW健康
引發口腔癌3大危險因子為檳榔、吸菸、喝酒,早期發現並治療,5年存活率達8成。高風險族群應定期篩檢,平日也可在刷牙時照鏡子自我檢查,如發現異常應盡速就醫。
閱讀更多
4/ 6
第 4頁,共 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