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4
胡碩勻
李媽媽有一對兒女,她幫15歲的女兒與16歲的兒子各買了1張6年期儲蓄險,年繳保費各50萬,投保時以自己為要保人,女兒、兒子為受益人,6年期滿各可領回300萬。李媽媽原本想用這筆費用作為兒女出國的留學經費,沒想到繳費期滿後,卻接到國稅局要求補繳 贈與稅 38萬,同時還因漏報這筆贈與款項,國稅局再多開罰1倍,總共連補帶罰,補繳76萬。
閱讀更多
2021-06-22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各位好,之前我曾經和大家分享過,在處理遺產分配之前,我們必須要先處理好「遺產稅」!
閱讀更多
2021-05-21
好險網 / 紀佳妘
保險除了能提供保障之外,也有轉移資產、節稅的功能,不過近年來仍有許多保單的身故理賠金,導致國稅局依「實質課稅」原則,追討遺產稅或 贈與稅 ,踩了地雷而不自知,快來一次搞懂保險稅務,常見9種投保特徵,還是可能會被補稅裁罰。
閱讀更多
2021-04-29
鄭惠方(艾蜜莉會計師)
現今房價高漲,年輕人很難自力買下一間新屋,買房往往要靠父母或長輩資助,常見的方式有四種:(1)父母直接贈與不動產給子女、(2)父母贈與現金給子女購買不動產、(3)父母出售不動產給子女、(4)父母替子女購買不動產。其各有利弊,應視個案評估。但要提醒讀者的是,節稅規劃不應短視近利,因小失大。
閱讀更多
2021-04-14
樂透人生─吳家揚
陳先生經商多年,前陣子認賠賣掉豪宅,套現5000萬元。熟識的朋友兒子在當理專,陳先生聽他的建議後,全數買進「投資型年金險」保單,想說之後能固定領息也不錯。要保人、被保險人、生存受益人都是陳先生,身故受益人則是陳太太。只是,陳先生購買時沒有多想,後來卻因為擔心一些問題而來詢問。其實,他和許多人犯了一樣的問題,都是相信熟識的人不會害自己,但卻對商品一知半解。
閱讀更多
2021-01-22
許哲瑝
有的親朋好友會教你如果贈與金額或價值超過220萬元(編按:111年起, 贈與稅 納稅義務人每年得自贈與總額中減除免稅額244萬元。),可以分次分批逐年贈與,將每一年的贈與總額控制在220萬元內,就可以避免被課徵 贈與稅 。原則上沒有錯,但如果事情可以這麼簡單的話,地政士這張牌就顯得沒有價值了...。
閱讀更多
2020-12-23
黃健誠
對於人壽保險金是否為遺產的認定,將成為影響受益人是否要繳納遺產稅的關鍵,因此父母要是希望藉由規劃保單,將財產留給子女,要保人及被保險人若都為同一人,該保單可依法免課遺產稅;不過,專家對此指出,此種以保單避稅的方式,還需「指定受益人」,及考量國稅局「實質課稅原則」的8大樣態。
閱讀更多
2020-10-19
好險網 / 李瑞瑾
想要贈與子女財產什麼時候最節稅?答案是:子女結婚時!疫情後結婚潮湧現,不少人規劃在農曆年前嫁娶,父母往往想在子女婚嫁時贈送財物當賀禮,在子女婚嫁前後6個月內贈與財產,除了每一年的贈與免稅額220萬元之外(編按:2023年 贈與稅 免稅額為244萬元),還有婚嫁贈與100萬元免稅額。
閱讀更多
2020-10-06
好險網 / 李瑞瑾
父母離世後將財產移轉子女必須注意稅務制度,如果未釐清免稅額規範,很有可能被要求補稅甚至罰款。一位父親分別贈予2名子女一人200萬元財產,想說一年有220萬元贈與免稅額(編按:從2022年起為244萬元),但卻還是被國稅局課18萬元 贈與稅 。原來是因為每年220萬元的贈與免稅額度,是以「贈與人」送出去的錢做計算,而非每一位「受贈人」收到的錢分別計算。
閱讀更多
2020-07-21
萬子綾, 黃淑君, 楊婷雅, 蔡麗瓊, 楊香容, 鄭惠文
人生下半場的理財依舊重要,除了穩定守成之外,也要懂得用法律保護財產,才可以在謹慎用錢與享受人生間取得平衡。
閱讀更多
7/ 9
第 7頁,共 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