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30
微粒 (Willie)
曾幾何時,經歷了很多人事物,遭遇了很多的無奈,工作激情慢慢冷卻,也開始慢慢重視自己的健康和家人的狀況,後面幾年真正感覺到是用時間在換取 薪資 。
閱讀更多
2020-03-25
陳明宏(金豐保險經紀人公司總經理)
當職業災害發生,必有勞資爭議,因為勞工想要拿到更高的金額,而企業當然能少給就少給,甚至於躲避應該負的職災補償或賠償的責任,更有些勞保黃牛推波助瀾,造成高發性的勞動爭議事件。其實企業只要能夠了解職災的相關法律,正確投保勞保並做好補充職災的商業保險,就可以用正確的保險風險轉嫁規畫,大大的減低企業的職災風險,也可以讓發生職災的勞工家庭獲得應有的保障。
閱讀更多
2020-03-24
林芷揚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4)日公布,國內新增20例COVID-19(武漢肺炎)境外移入病例。
閱讀更多
2020-03-19
林暐鈞整理
新型冠狀肺炎病毒(武漢肺炎)來勢洶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召開記者會宣布,自19日凌晨0時開始,所有入境者,必須實施居家檢疫14天。面對疫情嚴峻,許多人不禁問,「我該居家隔離、居家檢疫,還是自主健康管理?如果因為防疫隔離關係,我該如何請假?如果請防疫照顧假,薪水( 薪資 )方面有保障嗎,請假的薪水( 薪資 )該怎麼領?防疫補償金申請如何領取? 」。針對相關防疫之請假、勞工薪水( 薪資 )與防疫補償金申請等相關權益,本文將一一解答,同時也呼籲民眾留意以利全國共同防範疫情,共度難關。 #防疫視同作戰,自己的家園自己來守。
閱讀更多
2020-03-19
雪兒Cher
旅行回來後,才明白台灣不是鬼島,是充滿生命力的寶島,千萬不要小看自己。還記得剛開始踏出國旅行,真的很羨慕日本的乾淨,曼谷的便宜,香港的多樣化,紐西蘭的自然美景,想著想著就開始自卑,想著想著台灣的不是,旅遊初期常常會矇蔽自己的眼睛,只看見那個城市的美好,只想著家鄉城市的缺憾,事實上羨慕別人生活容易,成為當地生活難。
閱讀更多
2020-03-12
麥可.勒巴夫
我們所獲致的成果反映出我們自己的期待。如果期待高、目標高、辛勤工作,得到的就多。若是認為自己是受害者,世界與你唱反調,就是自毀成功的機會。如果相信自己做得到,上帝與人性和你同在,就會完成目標。
閱讀更多
2020-03-07
周品均
女人的自信是溫柔的力量,不需高傲更不必逞強。讓這些思維存在自己心裡,反覆慢慢咀嚼,漸漸成為自己的思想。懂得取捨,是一種成熟,更是一種智慧。
閱讀更多
2020-02-14
Winnie散漫遊
編按:本文作者Winnie 30多歲就退休、開始環遊世界。她和美國籍先生Jeremy本來是科技業上班族,下定決心減少物慾和開銷後,存下超過七成的收入,終於實現提早退休的願望,而他們的故事也多次登上國內外多家媒體。
閱讀更多
2020-02-03
島田裕巳
編按:生,老,病,死,是每個人必經的生命歷程。一般來說,台灣民眾花在治喪的費用,包括棺木、告別式、靈骨塔位的安放等,粗估約30萬元。當然,有些人認為儀式簡單隆重即可,有些人對靈堂佈置要求較高,根據家屬的需求不同,治喪費用將會有所增減。傳統觀念認為,父母的喪葬費用是子女的義務及應盡的孝道。隨著社會變遷,有些父母選擇簡化自己未來的葬禮,現在甚至還有「靈葬」的觀念;而這些新時代的治喪方式,對子女來說也能從過去沉重的負擔中得到解放。
閱讀更多
29/ 30
第 29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