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6
楊雅馨
你一天跑幾次廁所,每次上完是否就急忙沖水,卻從不仔細觀察尿液呢?但你知道,透過觀察尿液的顏色、泡沫⋯⋯等細節,可以盡早察覺腎臟問題。
閱讀更多
2022-01-12
整合傳播部製作
2021年陸續發生寒舍餐旅董事蔡伯府(註1)、「再現劇團」團長黃民安(註2)、金鐘影帝龍劭華(註3)等名人因心血管疾病不幸昏倒猝逝的消息,早逝死因的緣由最有可能是來自於高血脂症。
閱讀更多
2021-01-08
照護線上
民眾平常解尿的時候,若看到很多泡泡,大家心中都會緊張,擔心是不是敗腎或腎臟出問題,而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可能傷害腎臟的因素,究竟應該如何「顧腎」,又或是罹病的慢性腎臟病患者,平時應如何自處呢?請腎臟專家醫師來為你解說。
閱讀更多
2020-12-16
李易紓
冬天氣溫偏低,容易刺激心臟收縮力增強,是心血管疾病好發的季節,當出現頭暈、胸悶、心悸等症狀時,就要小心是心臟病發作前兆,若是突然頭暈、頭痛或手腳協調困難,則是中風前兆!醫師說,民眾應確實做好保暖再出門,以免微血管收縮導致血壓上升,容易有出血、梗塞情形發生。
閱讀更多
2020-11-11
李易紓
王教授過去在大學授課,已屆齡退休,10年前身體開始感到輕微搔癢,也出現銀白色的皮屑,就醫後馬上被確診為乾癬,但因為症狀較輕微,在不影響日常生活下,王教授有一搭沒一搭的治療,甚至不規律回診。殊不知,即將退休前夕,王教授在工作與家庭的龐大壓力下,病況直轉直下,全身關節開始腫痛、手指關節變形,甚至連帶血糖、血壓、血脂等通通亮紅燈。除了被告知已併發乾癬性關節炎外,更被警告恐有心血管阻塞危機……。
閱讀更多
2020-08-10
林芷揚
血尿是常見的病症,無論是年輕人或老年人都有可能發生,常伴隨疼痛、尿急、頻尿等症狀,但也可能是無痛性的。值得注意的是,無痛性血尿較常見於老年人,可能是泌尿道有腫瘤,需進一步檢查才能確診。
閱讀更多
2020-07-24
楊雅婷
天氣熱,泌尿道感染病人也多了起來,其中又以婦女急性膀胱炎所佔比例最多。病人通常感到解尿疼痛、急尿、頻尿、下腹部疼痛、嚴重一點的甚至出現厲害血尿;若未適當治療,病菌可能上行導致腎臟感染,甚至引發敗血症。
閱讀更多
2020-06-16
林芷揚
衛福部今(16)日公布108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惡性腫瘤(癌症)、心臟疾病、肺炎居主要死因前三位,癌症依然高居第一,且多集中於55歲以上之族群,占8成5。此外,十大癌症的死亡率仍以肺癌為最高。
閱讀更多
2020-03-24
林芷揚
55歲、171公分的王女士,長年受92公斤的體重苦惱,想要減重,又擔心市售減肥成藥的安全問題,因此尋求中醫師治療。9個月下來,她總共瘦了11.8公斤,從中度肥胖變成輕度,褲子尺碼也從40號降至32號,令她相當開心!
閱讀更多
2019-11-18
國健署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呼籲重視肥胖對健康的危害。比起健康體重者,肥胖者發生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及血脂異常的風險超過3倍,發生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膝關節炎及痛風也有2倍風險。此外,依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所作的調查,肥胖者會增加子宮頸癌、胃癌、膽囊癌、大腸直腸癌、腎癌及乳癌,若體重超過理想體重的40%,則在男性會增加33%罹癌的機會,在女性會增加55%罹癌的機會。
閱讀更多
2/ 5
第 2頁,共 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