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4
Phil Page, Todd Ellenbecker
彈性阻力訓練的作用原理很簡單:隨著彈性阻力帶伸展程度的增加,阻力也會跟著增加。這個阻力會對肌肉產生漸進式的刺激,能夠強化肌力並有助於增加肌肉量。
閱讀更多
2021-04-28
李易紓
很多人誤以為 肌少症 只會發生在老年人身上,其實不然。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顏正中表示,有位40多歲的女性,因為全身無力和體重減輕的症狀來就醫,經過詳細問診與檢查,發現她最近半年因為心情不好,加上疫情影響,待在家中時間變多,三餐不定時定量,也沒有出門運動,就可能是 肌少症 造成症狀。
閱讀更多
2021-03-11
李易紓
老化導致的生理功能退化,不僅會讓熟齡人士的身體活動量減少,也可能導致營養攝取不足,成為 肌少症 的高危險群。營養師表示,年長的民眾或是體型過瘦,都可以透過「增肌餐」來增加肌肉,以熱量足、均衡吃和高蛋白為增肌的三大重點。
閱讀更多
2021-03-02
劉燦宏、黃惠如、黃惠宇、李杰
《慢老》作者黃惠如,結合深耕復健科領域30年的雙和醫院副院長劉燦宏,與營養學者黃惠宇、肌力與體能教練李杰,強強聯手,破除多數人一直以來對肌肉的迷思,練肌肉不是為了外型看起來有線條而已,關係到生命長短,更關係到生命品質,同時本書也提供建立肌肉的運動、營養實際建議。
閱讀更多
2021-02-23
劉燦宏、黃惠如、黃惠宇、李杰
《慢老》作者黃惠如,結合深耕復健科領域30年的雙和醫院副院長劉燦宏,與營養學者黃惠宇、肌力與體能教練李杰,強強聯手,破除多數人一直以來對肌肉的迷思,練肌肉不是為了外型看起來有線條而已,關係到生命長短,更關係到生命品質,同時本書也提供建立肌肉的運動、營養實際建議。
閱讀更多
2021-02-18
劉燦宏, 黃惠如, 黃惠宇, 李杰
增肌要補充蛋白質,但是蛋白質並非吃愈多愈好。聰明補充蛋白質,增肌才能事半功倍,運動前、中、後,怎麼吃最增肌?這篇一次告訴你。編按:《慢老》作者黃惠如,結合深耕復健科領域30年的雙和醫院副院長劉燦宏,與營養學者黃惠宇、肌力與體能教練李杰,強強聯手,破除多數人一直以來對肌肉的迷思,練肌肉不是為了外型看起來有線條而已,關係到生命長短,更關係到生命品質,同時本書也提供建立肌肉的運動、營養實際建議。
閱讀更多
2021-02-08
黃軒/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
那天我和我的正妺,一起在餐廳吃飯,一個很漂亮的女生,在我們的眼前走入餐廳,恰好她選了靠近落地窗旁的桌位,外界強烈陽光普照,折射下,正妹說:「這位年輕女生,這麼那麼有錢來這高檔餐廳?」我搖頭不同意,這個女生,不是年輕人。我的正妹 : 你怎麼看出來呢?她的臉沒有什麼皺紋、她的下巴也無下垂....。我搖頭了,我説她的雙手的運動和手背上皮膚表面,呈現出她是老化的秘密跡象。還有,剛剛她進了不久,想要推開椅子去上廁所,只是這樣動作,她的雙手也已經露出老化現象。
閱讀更多
2021-02-03
李易紓
熟齡民眾常因為鈣質攝取不足,加上運動量少、沒曬到足夠陽光而缺乏維生素D,導致骨質逐漸流失,一旦跌倒,骨折風險機率大增,甚至 肌少症 上身,不僅身體受限,更會增加照顧者的負擔。
閱讀更多
2021-02-01
李易紓
隨著年紀增長,不少人有活動力變差、容易跌倒、關節加速退化這些困擾,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 肌少症 」。 肌少症 2016年開始,在被台灣當作一個疾病來看待,顧名思義就是肌肉隨著年紀加速萎縮,讓人無法好好控制身體、肌肉無法支持關節,導致關節磨損。
閱讀更多
2021-01-08
照護線上
民眾平常解尿的時候,若看到很多泡泡,大家心中都會緊張,擔心是不是敗腎或腎臟出問題,而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可能傷害腎臟的因素,究竟應該如何「顧腎」,又或是罹病的慢性腎臟病患者,平時應如何自處呢?請腎臟專家醫師來為你解說。
閱讀更多
7/ 16
第 7頁,共 1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