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精神

顯示第 11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北市65歲以上人口破57萬,6都「最老」!長照「喘息+短照」抒解照顧者壓力,最高補助12萬

tCol 2025-04-01

郭美懿整理

北市65歲以上人口破57萬,6都「最老」!長照「喘息+短照」抒解照顧者壓力,最高補助12萬

台灣已進入超高齡社會,六都中又以台北市「最老」,65歲以上人口已超過57.6萬人、占比23.2%。台北市衛生局提醒,當照顧者需要休息或短暫喘息時,可撥打長照專線1966申請「喘息服務」;而若聘僱外籍看護工休假,導致照顧需求無法銜接,也可申請「短照服務」,兩者合計最高給付12萬元,並有社區、居家、機構住宿等3種模式供選擇與搭配。

閱讀更多

兒子罹癌,他四肢水腫、坐輪椅來探望:最近吃得好不好,怎麼又更瘦了?要多少溫暖,我都給你

tCol 2025-04-01

林維君

兒子罹癌,他四肢水腫、坐輪椅來探望:最近吃得好不好,怎麼又更瘦了?要多少溫暖,我都給你

我在護理站左等右等,好幾次擋住護理師推著行動護理車經過的動線,就像一個移動路障。當路障的時光真的是度秒如年。

閱讀更多

羅志祥66歲母親罹「阿茲海默症」…醫:1飲食法「逆轉腦齡7.5歲」,這些傷腦食物要少吃

tCol 2025-03-31

郭美懿

羅志祥66歲母親罹「阿茲海默症」…醫:1飲食法「逆轉腦齡7.5歲」,這些傷腦食物要少吃

藝人羅志祥日前揭露母親罹患「阿茲海默症」已3年,引發外界廣泛討論。其實林志玲的母親疑似也罹患此症,並在女兒結婚後快速惡化,林志玲就曾提到願意「用很多日子去換一天『媽媽還記得我』。」兩位星媽都是65歲上下就罹患阿茲海默症,且目前無藥物可治癒,不過卻能靠日常飲食延緩失智發生,如「麥得飲食」能減少50%阿茲海默症發生的風險,逆轉腦齡7.5歲。

閱讀更多

66歲媽罹阿茲海默症!「腦海被按下重啟鍵」每天重新認知…羅志祥:只盼時間橡皮擦別快抹去記憶

tCol 2025-03-29

郭美懿

66歲媽罹阿茲海默症!「腦海被按下重啟鍵」每天重新認知…羅志祥:只盼時間橡皮擦別快抹去記憶

藝人「小豬」羅志祥與66歲母親感情深厚,曾花百萬帶媽媽跟親友到沖繩孝親之旅,只為哄媽媽開心。但週五(3/28)小豬卻突然在臉書透露,這2~3年來有些朋友跟他媽媽聊天相處,都會覺得羅媽媽看來正常卻又有些不對勁,小豬說:「今天,我想親自告訴大家答案,是的,我媽媽是阿茲海默症患者。」

閱讀更多

早上起不來、晚上睡不著…是「壓力荷爾蒙」在鬧!醫:5招學會管理皮質醇,30天遠離焦慮失眠

tCol 2025-03-28

劉博仁/營養醫學博士、醫師

早上起不來、晚上睡不著…是「壓力荷爾蒙」在鬧!醫:5招學會管理皮質醇,30天遠離焦慮失眠

編按:你是否經常感到早上無精打采,晚上卻輾轉難眠?其實,這可能與你體內的壓力荷爾蒙——皮質醇的節律失調有關。皮質醇應該在早晨達到高峰,幫助我們清晨醒來,白天保持精力充沛,晚上則應逐漸下降,促進放鬆和睡眠。然而,當這一節律紊亂時,無論是焦慮、失眠,甚至代謝問題,都可能隨之而來。營養功能醫學專家、醫師劉博仁提供幾個方法可以幫助你調整皮質醇,恢復健康的作息與活力。今天,讓我們一同了解如何透過簡單的生活習慣調整,找回平衡,告別失眠,每天更有活力!

閱讀更多

「妳不怕我死在家裡就去啊!」遇病父情勒而無助,當居服員才知:照護需要學習、休息才能撐下去

tCol 2025-03-27

雲柱

「妳不怕我死在家裡就去啊!」遇病父情勒而無助,當居服員才知:照護需要學習、休息才能撐下去

以前也曾是照顧者的我,有段時間真的好討厭好討厭承擔責任,就算只是去便利商店打工,我也不想做任何需要擔責任的職位,訂貨系統什麼的都不想學,旁人看來就是不思進取吧。那時我也覺得我好糟糕、很消極,怎麼那麼不求上進,只想安穩度日。每每看到發作後的父親,總覺得他變了一個人,好陌生,好無力,我難以獨自面對,但我家當時只有我一個人照顧他,無處可逃,也無處求援,我也太小,不懂得尋找幫助。直到從事居服員和探望獨居老人的工作,進入許多家庭,看到許多情況,了解內情,才自覺那時的我並非偷懶,而是心理方面真的無法再負擔更多的責任……

閱讀更多

有3孩子的我過去是老師寵兒、畢業致詞代表、考上醫學院,40歲後精神崩潰:沒它們不知自己是誰

tCol 2025-03-26

安德莉亞‧歐文

有3孩子的我過去是老師寵兒、畢業致詞代表、考上醫學院,40歲後 精神 崩潰:沒它們不知自己是誰

你害怕停下腳步,是在逃避什麼?──你不需要靠過度追求成功才能存在這世界上。

閱讀更多

恆春首位駐診眼科醫91歲逝!賣診所救偏鄉醫療,翻轉「瞎子村」命運…曾說退休沒期限,身體抱病還看診

tCol 2025-03-25

郭美懿整理

恆春首位駐診眼科醫91歲逝!賣診所救偏鄉醫療,翻轉「瞎子村」命運…曾說退休沒期限,身體抱病還看診

仁醫 精神 永存!91歲恆春基督教醫院榮譽院長陳雲址醫師15日病逝,他在恆春半島開設第1個眼科門診,並自掏腰包捐贈百萬器材,每月深入山區義診,讓許多原住民長者重見光明,翻轉「瞎子村」的稱號。被同仁暱稱「老爹」的他,曾說「只要眼睛和雙手還能動,就要繼續服務病人」,春節年假前仍強撐病體看完1月份最後一個診,終身以行動實踐「在別人的需要裡,看見自己的責任」。

閱讀更多

失智爺遭詐騙,家屬崩潰吼:「我才最可憐!」居服員真情告白:被騙,有時是太寂寞了

tCol 2025-03-25

雲柱

失智爺遭詐騙,家屬崩潰吼:「我才最可憐!」居服員真情告白:被騙,有時是太寂寞了

只要是人,總有狀態不好的時候。 別說罹患失智症的爺爺奶奶,一般人也會提不起勁,不想說話,只想休息。這時我就會安靜下來,默默地做該做的事情,或是牽著爺爺奶奶繼續散步。 然後,觀察並等待。 安靜也很好。 人與人相處並非一味的炒氣氛。爺爺奶奶想聊,自然就會開口了。

閱讀更多

兒搬離家獨立,媽卻電話轟炸還搞突襲…丁菱娟4提點給爸媽:放下控制慾「留點距離,讓心更近」

tCol 2025-03-25

丁菱娟

兒搬離家獨立,媽卻電話轟炸還搞突襲…丁菱娟4提點給爸媽:放下控制慾「留點距離,讓心更近」

「留點距離,讓我們更近」,這是30多年前的廣告金句。一直到現在我還記得這句話,因為我發現這句話適合套在任何人際關係,不僅僅是朋友、同事,甚至親人都是如此。但唯有親人這點最難,尤其長大獨立的小孩仍和父母同住,因為無可避免和父母朝夕相處了前半輩子,界線已經難以畫分,要留什麼樣的距離才算適當,考驗著親子關係。很多我輩朋友,現在正在適應這樣的改變。

閱讀更多

1/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