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7
聯合報 / 記者梅衍儂/即時報導
67歲台語唱將高向鵬去年跌倒昏迷送醫,5日驚傳他過世消息,他的好友在臉書透露「祝福你在天堂上繼續大紅大紫」,恬娃也在臉書表示「高向鵬兄弟安息了」,目前所屬唱片公司暫時未接電話。
閱讀更多
2022-10-03
優照護
愛運動的爸爸,年輕時就是個運動健將,打球、爬山、慢跑,樣樣來。即使到了60、70歲,他仍舊沒有丟掉運動的習慣,親朋好友看到他,無不讚他氣色好,跟年輕時沒兩樣。直到大病一場後,愛運動的爸爸似乎失掉了他的最愛。
閱讀更多
2022-09-12
陳炯瑜醫師
根據調查數據顯示,台灣人最常做的運動是散步、健走,但天天走路,但真的能夠預防肌少症嗎?
閱讀更多
2022-09-06
優照護
從小,我就是爸爸的心肝寶貝,雖然上面還有個哥哥,但好東西總是我先拿、我先吃,因為有爸爸!功課不好?「沒關係,女孩嫁個好丈夫就行了」爸爸說。愛美愛花錢?爸爸很驕傲,因為我就是他心目中最漂亮的洋娃娃。
閱讀更多
2022-07-29
郭美懿
大眾常用「公主病」來形容女性行為嬌縱、大小姐脾氣,其實醫學上真有「公主病」,也就是所謂的「纖維肌痛症」。患者長年全身疼痛,這裡痛、那裡痛,失眠、憂鬱、記憶差等,但身體檢查卻找不到器官有毛病,常被認為是無病呻吟。
閱讀更多
2022-07-19
聯合報 文/張瀞文
疫情所致的紛亂與動盪感,加上網路社群媒體加速的孤獨感,使得過好日常生活這件事變得奢侈,但偏偏增強免疫力最好的方式是回歸生活的根本,把走路、睡覺、吃飯這些平凡且理所當然的事用心做好。疫情期間如何找回內心的安定與身體的健康?就從好好走路、好好睡覺、好好吃飯開始吧!
閱讀更多
2022-07-08
陳炯瑜醫師
疫情期間,待在沙發上的時間變長、運動的時間變少,開始覺得筋骨容易痠痛、舊傷問題又開始一一浮現,當在家不小心扭到腳、閃到腰,第一時間該如何處置,才能避免演變成舊傷?擁有豐富關節治療經驗的陳炯瑜醫師表示,隨著年齡增長,肌力退化,關節穩定度也跟著變差。對銀髮族來說,看似日常的動作,像是爬樓梯、彎腰搬東西或是手往上抬等等,也可能讓關節舊傷復發。
閱讀更多
2022-07-07
郭美懿整理
台灣已正式進入高齡社會,伴隨高齡而來的肌少症、中風、退化性關節炎等疾病,常讓長輩站起困難、不良於行、甚至需要倚賴輪椅才能做遠距離移行。只是許多照顧者不諳照護技巧,不但常顧到自己心力交瘁,還可能因為「顧得太好」、「做得太多」,反而導致長輩快速退化。
閱讀更多
2022-06-10
HEHO健康網
要活就要動,運動與長壽之間存在著正相關。英國研究發現,運動可以保持我們免疫系統的年輕和效率。有規律運動的人,產生免疫性T細胞的胸腺明顯大於無運動的人,甚至有運動的長輩,胸腺能與年輕人相當。
閱讀更多
5/ 18
第 5頁,共 1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