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收費

顯示第 11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98

電影《婚姻故事》啟示:結婚是溝通,離婚是談判,孩子是談判籌碼?還是共同利益?

tCol 2025-03-24

鄭立德(Leader)

電影《婚姻故事》啟示:結婚是溝通,離婚是談判,孩子是談判籌碼?還是共同利益?

婚姻故事從紐約到洛杉磯:結婚是溝通,離婚是談判──孩子是談判籌碼?還是共同利益?

閱讀更多

80歲夫妻顧103歲媽,「在家住院」行不行?每天訪視、24小時專線待命…新店耕莘把醫院搬到病人家

tCol 2025-03-10

郭美懿

80歲夫妻顧103歲媽,「在家住院」行不行?每天訪視、24小時專線待命…新店耕莘把醫院搬到病人家

至2025年1月底,全台65歲以上人口已達450萬8419人,占全體人口19.27%,距邁入超高齡社會僅一步之遙。為滿足高齡醫療需求,並紓解醫療量能緊縮問題,衛福部健保署2024年7月啟動「在宅急症照護(Hospital at Home,簡稱HaH)」計畫,針對3大適應症提供在家住院服務。高齡患者可在熟悉的居家環境接受治療,又能免去照顧者奔波醫院之苦,以新店耕莘醫院為例,病患留置急診的時間更從3~4天,大幅縮減至6個小時內就能出院。

閱讀更多

陳文茜立遺囑「活人被整暈」!見5規定嘆「無法好好死去」…律師提7解方:讓愛的人事物獲得最好照顧

tCol 2025-01-07

郭美懿整理

陳文茜立遺囑「活人被整暈」!見5規定嘆「無法好好死去」…律師提7解方:讓愛的人事物獲得最好照顧

資深媒體人陳文茜2019年被診斷出肺腺癌後積極抗癌,但去年12月透露癌症復發,且已轉移到肝臟與骨盆腔,之後發現是更凶猛的「黑色素癌」,一下子擴散至多個器官,病況跳至第4期,就連跨年也只能在醫院度過。對於疾病,陳文茜淡然面對、態度隨緣,自述「那不是堅強,而是體悟」——每個人最終都會被疾病打敗,只是何時什麼方式?不過她畢竟是學法律出身,因此仍存在一些理性,想在人生劃下句點前預立遺囑,為視若孩子的寵物狗安排好去處,也想將遺產留給想捐贈的單位。只是看到預立遺囑的繁冗規定,她差點沒昏倒,直呼「活人都可以被整暈!」

閱讀更多

他換環境收入高出30倍給我的啟示:成為業界頂尖,不需在任何事勝出,只需擁有罕見且互補技能

tCol 2024-12-25

史蒂文.巴列特

他換環境收入高出30倍給我的啟示:成為業界頂尖,不需在任何事勝出,只需擁有罕見且互補技能

不同的市場將對你的技能賦予不同價値。比起你的技能較司空見慣的產業,若雇主或客戶認為你的專業能力很罕見或獨特時,他們會願意支付更高費用。關鍵在於情境——你可以向不同產業提供相同的技能,藉此大幅提升潛在收入。

閱讀更多

為何平凡家庭主婦能年收600萬?給自認「沒專長」的你:接副業7個正確觀念,領死薪水也能財富自由

tCol 2024-12-16

今井 孝

為何平凡家庭主婦能年收600萬?給自認「沒專長」的你:接副業7個正確觀念,領死薪水也能財富自由

編按:你是否曾羨慕那些年收入百萬甚至千萬的人,覺得他們一定有什麼天賦或背景?其實,你我都有機會創造財富,關鍵在於你是否擁有正確的金錢觀。作者今井孝是幫助超過3萬人獲得成功的企業顧問,帶領許多客戶從固定收入走向財富自由,他們在學習了正確的金錢觀後,生活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家庭主婦從事收納顧問,年收入超過3千萬日圓(約合台幣633萬)第一次見到I女士時,她說自己只是「極其平凡的家庭主婦」,事實上,當時她已經考取了收納師證照,並且經營了一個自己的部落格。如今她每年都指導近百名學生,傳授收納技巧。• 30多歲普通上班族到月入百萬日圓(約合台幣21萬)的技術專家U先生以前總是把「自己沒有專長」掛在嘴邊:「我只不過是個系統工程師罷了。」當時他經歷了憂鬱症,剛擺脫繭居在家的狀態,而現在他從事自由接案的技術支援事業,靠副業月入百萬日圓,後來自己接案創業,年收入一千萬日圓,而且幾乎都是淨利。請大家放心!創造財富並不需要什麼特殊的才能或技術,就算沒有專長也不要緊。有人原本是派遣員工(現為外商企業員工),副業從事營業額數十萬日圓的英語家教;有人是上班族身兼作家,創造一千萬日圓的年收入;有人原為教師,但在不同地方傳授腦科學知識,一年就多了兩千萬日圓的收入……每個人都獲得了豐饒的成果。無論想要副業斜槓、辭職創業、賺取更多收入,都必須先瞭解「無法創造財富的人的7個思考盲點」,才能突破自我,實現財富自由!

閱讀更多

現金、定存、銀行存款,長期最危險!建議準備六個月到一年的現金需求量,剩下投資這2個

tCol 2024-12-02

周冠男

現金、定存、銀行存款,長期最危險!建議準備六個月到一年的現金需求量,剩下投資這2個

理財是主動的,要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與風險承受能力,積極擬定支出計畫及投資目標與策略。理財規劃主要的工作是資本配置,決定將資金配置在無風險資產及有風險資產的比例,並在合法範圍內,盡量將稅負降到最低。無風險資產包含現金、定存、銀行存款及美國國庫券,有風險資產包含有風險的固定收益證券(即債券)、股票及房地產。債券有國內外長短期國家債券及公司債券,股票則有國內外公司的股票。

閱讀更多

「轉帳備註」會影響個人信用、可能終生不能再辦信用卡?基層行員吐真心話…一文看懂信用評分怎麼查

tCol 2024-10-18

翁申霖 整理

「轉帳備註」會影響個人信用、可能終生不能再辦信用卡?基層行員吐真心話…一文看懂信用評分怎麼查

現在使用網路銀行轉帳相當方便,按個幾下就能匯款,甚至還能在備註中寫要給受款人的話,有些人會為了有趣而留下玩笑話,不過,卻有人在社群平台上發文提醒,聲稱「銀行匯款亂備註會影響到個人信用問題」,甚至影響聯徵的信用評分,造成未來申辦信用卡有困難;過去就有代書經手類似案例,看到備註上頭的字隨即將其塗掉,才送審給銀行辦房貸,對此,有銀行主管分享,包括存、取款和轉帳交易的備註他們都能看到,建議尺度太大的對話最好避免,最慘恐怕會影響申貸狀況。

閱讀更多

到了35歲以後,可能需要試管嬰兒療程?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解析

tCol 2024-03-26

照護線上

到了35歲以後,可能需要試管嬰兒療程?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解析

「雖然生殖醫學很進步,但是若有生育計劃,還是要趁早尋求協助。」生生不息生殖中心院長黃千倉醫師指出,「在32歲以前,自然受孕的機率還不錯。到了35歲以後,可能需要試管嬰兒療程。」

閱讀更多

把爸媽送安養是不孝代名詞?專家4點解析「安養院vs看護」比較:還有這方案可選擇

tCol 2024-01-09

優照護

把爸媽送安養是不孝代名詞?專家4點解析「安養院vs看護」比較:還有這方案可選擇

編按:台灣是全球老化速度最快的國家,據國發會統計,2022年扶養比為42.2,每4個青壯年就要扶養1位老人;而推估至2030年高齡人口增加、工作人口更少,平均每2.7人就要扶養1位長者,到了2050年,扶養者更只剩下1.4人!面對扶養比陡升,一旦家中長輩需要照護,恐怕人力調度成難題。曾有網友表示長輩在家沒人顧,容易發生意外,但想把老人送到安養院,卻淪為「不孝」的代名詞,甚至被指為「遺棄」,引發兩派論戰。網友在PTT八卦版發文,指「不知道曾幾何時開始,在台灣把老年人送往安養院是一件被認為子女不孝、父母丟臉的事情。明明在事實上,是怕他一個人在家,沒人照顧會發生意外,也避免一個人胡思亂想才送去的,何況安養院也是要付錢的,怎麼會淪為不孝的代名詞?」對此,有網友認為把長輩送到安養機構「像是被遺棄」、「餘生在一個不認識的環境、沒有家人陪,你覺得可以嗎」、「如果有能力就請外籍看護,加食宿一個月也才3萬,多站老人家的角度想想吧」。另一派人則認為,「安養院24小時有護士和長照師隨時顧著,不會離開視線,對長輩來說反而比較安全」,而且外籍看護其實也不是很專業,「動作粗魯還要看運氣,求遇到好一點的」。更有人直言:「說要自己顧的,24小時顧個3天就知道了」。難道居家親顧才是「真孝道」?究竟選擇居家照護、安養機構、外籍看護等各種方案時,怎樣做比較好?

閱讀更多

比住養老院便宜!老夫妻賣房搭郵輪環遊世界,爽玩500天免洗碗、鋪床:這才是退休應該有的樣子

tCol 2023-12-01

郭美懿

比住養老院便宜!老夫妻賣房搭郵輪環遊世界,爽玩500天免洗碗、鋪床:這才是退休應該有的樣子

退休後搭郵輪環遊世界是許多人的夢想,澳洲更有一對退休夫妻將住養老院的費用拿來搭郵輪,迄今已連搭51趟航程,在船上度過逾450天。太太潔絲‧安森(Jess Ansen)說,在船上可以享用餐點、看秀、跳舞,「還有哪裡可以讓你一整天做這些事?」先生馬蒂(Marty Ansen)則笑言長住郵輪上不用洗碗、鋪床、做家務,「已經不能適應陸地生活!」

閱讀更多

1/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