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7
丁寧
當我專心聽著對方說她的經歷,我可以感覺到她的痛。當我感受到別人的感覺,我相當地感動,原來人生的問題,大家都一樣,換個長相、換個模式而已,這是我第一次開始相信,人跟人是連結的。
閱讀更多
2019-09-12
李開復
編按:對抗癌症,是一條生死之路。他們都曾被癌症找上,卯足力氣對抗癌症。在對抗癌症這條路上,他們感受到了生命的魅力,帶有溫柔力度十足的語氣述說:來人世間這一趟,就該無懼的過日子!
閱讀更多
2019-07-03
大人學
【編按】中年後,不該再虧待自己的3個理由:1. 人生缺乏體驗,沒有真正過好這一生,沒有讓錢真正發揮作用。2. 家人對你的記憶就是什麼都不准,而不是一起開心生活的回憶。3. 扼殺自己的 創造力 、積極性,覺得已經對人生盡力了,尤其對想創業的人不利。
閱讀更多
2019-05-15
洪雪珍
年輕時,沒有底,不知道興趣能不能當飯吃,所以放棄了;中年時,家庭負擔沉重,更不敢率性去做有興趣的事;到了退休前後的年紀,何妨把興趣做成工作,享受人生第一次為自己的快樂而工作的滿足!
閱讀更多
2019-04-17
林雅惠
亞洲流行天后蔡依林,得獎無數,在華語歌壇擁有無可取代的地位。然而,她有好長一段時間不知道如何肯定自己,只知道滿足社會大眾對她的期待,當出現負面評論,她就會開始否定自己。
閱讀更多
2019-04-09
愛長照
很多時候,無論我們多願意將心比心,我們仍是受限於自己有限的知識和經驗,我們出自善意釋放出來的同理,未必常常能命中對方的需求。接受自己的有限和有可能誤判別人的感受,能幫助我們避免盲目的「自我感覺良好」。
閱讀更多
2019-02-26
遠流出版
其實情緒真的可以訓練,所謂情緒維持幾秒,心情維持一天,性情終身打造,所以從情緒著手,改變心情,最後穩定成性情。
閱讀更多
2019-01-30
大好書屋
步入退休生活,我們就成為自己的上司。由於我們以往完成的目標,可能都由他人所設定,或是那些目標,至少都與旁人有關,以至於我們往往不習慣設定只和自己有關的目標。當我們著手練習寫晨間隨筆,或許會發現自然而然就決定目標何在。
閱讀更多
5/ 7
第 5頁,共 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