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2
王聖華/任林教育基金會諮商中心所長
我們都以為愛是共享快樂,卻往往忽略了,「真正的親密,是有人願意陪你一起走過痛苦,並且不急著把你拉出來。」夫妻間的爭吵,很多時候不是因為對錯,而是因為「我好痛,但你卻沒看到我」。這是一個深深的委屈,一個很難開口因為可能一開口就會爆發衝突的無力。
閱讀更多
2025-03-14
NOW健康
子宮頸癌的發生通常與持續的高危型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有關,大部分患者在早期並不會出現明顯症狀,因此早期篩檢對於預防和治療至關重要。從今(114)年1月1日起,國民健康署擴大癌症篩檢,增列25至29歲女性每3年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30歲以上女性每年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35歲、45歲、55歲女性當年度1次人類乳突病毒(HPV)檢測服務。
閱讀更多
2025-03-10
郭美懿
台灣末期腎病與洗腎率雙雙位居世界第1,且情況隨人口老化更顯嚴峻。目前國內洗腎患者多採「血液透析」,通常每週須到醫院3次,每次持續4小時,民眾往往抗拒。醫師建議,若希望保有全職工作或彈性的行程安排、喜歡攝取蔬果、希望水分限制較少、不想頻繁進出醫院或診所、害怕打針、合併有心血管疾病、或希望保留排尿能力與殘餘腎功能,「腹膜透析」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閱讀更多
2025-03-06
王聖華/任林教育基金會諮商中心所長
夫妻的世界本該是兩人攜手共築的堡壘,然而當親人的紛爭如狂風暴雨襲來時,這道防線往往會受到嚴峻考驗。親人之間的恩怨、紛爭、利益糾葛…有時會將夫妻拖入戰場,如果處理不當,不僅影響與對方的關係,還可能讓夫妻之間產生嫌隙。那麼,當親人希望你「選邊站」或「介入調停」時,夫妻該如何聰明應對,既保護自己,又能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呢?
閱讀更多
2025-02-12
郭美懿整理
成功大學副校長陳鴻震、台灣大學資工系教授徐宏民遭《鏡週刊》爆料婚內出軌,更驚傳對象是同一人「撞三」。由於兩人在學術界地位崇高,且都擁有「好老公」形象,如今卻被分別被狗仔拍到與女子「十指緊扣」與「摟腰」照片,讓外界一片嘩然。對此,台大表示,事件屬於個人私領域範疇,沒有評論;陳鴻震則於週三(2/12)下午透過成功大學發表聲明,表示的確認識高小姐,「基於科學專業學術諮詢,曾一起吃飯討論,未逾越分際,其餘均屬不實揣測。」
閱讀更多
2025-02-11
王聖華/任林教育基金會諮商中心所長
「你看小王家的孩子,年紀輕輕就升主管了,你們兩個怎麼還在基層混?」「你們怎麼還沒生孩子?不是結婚2年了嗎?隔壁小李家的孩子都會跑了!」這些話,像極了過年飯桌上的「標準配備」。在這樣的親戚聚會中,比較年輕的夫妻們往往成為「被圍攻」的焦點,所有關於事業、收入、婚姻、生育計劃等問題都分毫不差地砸向你。然而當我們離開餐桌後,我們真的就放下這些拷問了嗎?
閱讀更多
2025-01-09
王聖華/任林教育基金會諮商中心所長
過年這兩個字對於許多人來說,喚起的不是放假的喜悅,而是一場艱苦的心理戰。回家過年意味著面對親戚的靈魂拷問、父母的期待,以及家族成員間無休止的比較。這種「回家不是休息,是戰鬥」的感覺,讓不少人萌生了不回家過年的念頭。然而,選擇不回家,內心真的就能輕鬆自在嗎?其實,就算逃離了返家,壓力並不會因此消失。
閱讀更多
2024-12-10
王聖華/任林教育基金會諮商中心所長
上月台灣隊在世界棒球12強賽奪冠後,拿到大會MVP的「台灣隊長」陳傑憲賽後一句「我老婆咧」甜炸,隨後慶功宴上顧小孩的畫面,更被視為「台灣老公天花板」。陳傑憲的暖男形象,被媒體與女性粉絲們大力讚揚,不僅因為他事業成功,更因為他在婚姻中的體貼和責任感。但這也讓我開始反思,夫妻間應該如何溝通、如何在婚姻中維持對等關係?因為,婚姻關係中的挑戰,遠不僅是表面的甜蜜問題,而是一場持續的對話與調適。在異性戀婚姻裡,往往都面臨著性別角色分配的困難與社會期待的壓力。
閱讀更多
2024-12-05
郭美懿
86歲作家瓊瑤4日驚傳在淡水住家輕生,家屬在今天(12/5)下午於瓊瑤臉書發出聲明,表示瓊瑤已如同她所說的「為自己的生命做主,瀟灑揮別人世,開啟另一段旅程。」告別式將不設公祭,也不舉行任何媒體會或紀念活動,不佔用社會資源。瓊瑤縱橫文壇半世紀,多部作品被改編為電影、電視劇,對40歲以上的華人來說,有著跨世代的共同記憶。她的離世引發各界熱議,卻也有人擔心引發模仿效益,特別是高齡者面對這樣一個精神象徵的離開,更容易對死亡有過度美化的憧憬,覺得:瓊瑤都可以這樣自由地選擇離開,為什麼我還要痛苦、辛苦地留在這裡?
閱讀更多
2024-11-07
王聖華/任林教育基金會諮商中心副所長
當我們聽到「靠爸一族」時,常會在心中把對方貼上負面標籤,直覺這個人的一身成就是因其背景,並非自身努力得來。然而,我們每個人都要「靠爸」才能出生、成長,因為從家族系統的角度來看,靠爸的「爸」字不是爸爸,而是家族有形跟無形的傳承。這些內涵不僅僅是個人的依賴,而是一個家族世代相傳的動力,藉由繼承前人的成就、經驗與資產,下一代可以站在前人肩膀上,尋求自我實現並貢獻社會。前陣子時常被提起的張國煒和齊廷洹事件,正是詮釋了如何正向看待「靠爸」的最佳例子。
閱讀更多
1/ 11
第 1頁,共 11頁